妨害公务罪与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界限在于:
(1)犯罪的主要客体不同。前者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则属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被拐卖、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
(2)犯罪客观要件不同。前者通常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聚众不聚众均无不可;后者则只是以聚众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至于犯罪方法,则不以暴力、威胁为必要,以非强制手段进行的,也可构成犯罪。对于少数人(3人以下),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应依照《刑法》第242条第1款和第277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3)犯罪的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该罪;后者则是特殊主体,只有在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才能成为其主体。对于其他参与阻碍活动,若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应依法不认定为犯罪。如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则应根据《刑法》第242条第2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138人看过
-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253人看过
-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与妨碍公务罪的界限是什么?
498人看过
-
被收买妇女罪的聚众阻碍解救处罚是什么?
498人看过
-
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是否被聚众阻碍判刑?
67人看过
-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的判刑标准是否公正合理?
186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与妨碍公务罪的界限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251、侵犯的客体不同。尽管二者都可能同为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公务活动,然而前罪还侵犯国家机关的声誉。 2、客观方面不同。妨害公务罪只能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的解救公务,而本罪阻碍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只能是利用职务阻碍,且被阻碍的解救活动。被妨害的公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的解救公务;而本罪既可以是阻碍解救妇女、儿童的公务,又可以是其他公民的非公务的解救活动。 3、主观方面不
-
什么是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其犯罪构成是如何规定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8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2条第2款),是指纠集多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公务活动,同时又包括被收买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其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的侵害,来实现其对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的侵害的。 (
-
聚众阻碍被收买的儿童犯什么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2根据《刑法》第242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应当立案。因为本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
聚众阻碍被收买妇女和儿童罪的量刑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知,聚众阻碍国家工作人员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
聚众阻碍解救妇女儿童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4根据《刑法》第242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就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