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规定文盲被骗签合同怎么办?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撤销。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文盲被骗签合同向法院起诉需准备哪些材料?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三、文盲被骗签合同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四、文盲被骗签合同怎么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五、签订合同时民事欺诈和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1、目的不同。
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
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
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
5、法律后果不同。
诈骗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文盲被骗子按手印怎么办?
464人看过
-
根据规定被骗签了贷款合同如何解除?
166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文盲如何立遗嘱才有效
73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盲人犯罪了怎么判刑
320人看过
-
根据规定代理怎么和劳务签合同
436人看过
-
文盲签字合同是否有效
492人看过
-
签订文肓法盲签合同有效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28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代书合同进行约定,以维护你最大的合法权益,以减少你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如需法律帮助或有疑问,欢迎你来电咨询或当面咨询(咨询免费)。
-
根据规定代理怎么和劳务签合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16先由代理人发出签合同的要约,若合同相对方愿意跟代理人签合同,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承诺,承诺生效后即代表合同成立,不过,代理机构和劳务公司最好签订书面的劳务合同。劳务代理合同成立后满足法定条件的才有效。
-
被骗签合同证据不足该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5遇到合同诈骗,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经过审理后发现签订的合同有违反法律条款的行为,法院就会撤销合同或者宣布合同无效。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
-
根据规定修文拆迁纠纷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21一般被拆迁人只能选择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处理拆迁纠纷,但是,被拆迁人如果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房屋征收决定或者征地补偿决定有问题的话,相关的诉求是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的,因为行政拆迁本身就是强制性的。
-
根据法律规定什么是合同倒签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3倒签合同是指合作双方在合同签订生效之前已经开始实际履行合同项目合作,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或在合同履行完毕后补签合同的现象。 合同承办部门对合同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突击实施项目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疏漏,投资计划安排滞后,合同审批时限延迟等是发生倒签合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