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休未休年休假计入什么科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30 16:01:21 350 人看过

一、应休未休年休假计入什么科目

1、带薪休假的财税处理

未休年假报酬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2、带薪缺勤的分类

根据《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我国职工可以享受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和探亲假等休假权利,企业在职工法定缺勤期间,应给予职工一定的缺勤补偿。

二、职工年休假有什么规定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前提要安排好工作,通常单位办公室会有专门表格样式的请假条,填写就好,可以问一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休假相关文章
  • 怎么计算未休年假?
    1、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2、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休完年假可以再请陪产假吗请过陪产假的还能休年假。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023-07-07
    255人看过
  • 年休假的工资怎么算?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工资如何支付
    一、年休假的工资怎么算年休假工资的基本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年休假所依据的月工资标准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标准基本一致。即:前十二个月应得工资总额-前十二个月加班工资总额后的月平均工资。如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得工资为用人单位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资。二、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工资如何支付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于应休天数,应当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平均工资标准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用人单位在与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
    2024-03-27
    225人看过
  • 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无法确保员工享有休假的情况下,需按每日标准工资的三倍予以支付;反之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未能休息,则需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水平进行补偿。其中,对于劳动者每日薪酬的计算方式是将其每月总收入予以除以月计薪天数(现行标准为21.75天)得出。关于应休未休年假工资报酬方面,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大块:其一是指在此期间的日均工资(也就是日平均工资的100%),这部分收入通常会随着日常工资发放而受到相应馈赠;其二则是指日平均工资的200%作为未休年假的实际工资,这笔薪酬,雇主应在劳动者与企业结束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以及在职职工不可晚于当年的12月31日前得到支付。本条信息援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
    2024-04-01
    358人看过
  • 未休年假未休怎么处理
    非职工本人原因而未休年休假的,单位应当根据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向其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标准为每应休未休一天,按照本人当年平均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含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平均日工资收入不含根据住房、用车、通讯等制度改革向职工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以及加班费、餐费补助等。一、年假开除员工,请问怎么算年假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二、公司裁员休年假怎么赔偿公司裁员未休年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公司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
    2023-02-24
    332人看过
  • 公司辞退员工应休未休年休假怎么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一、应休未休的年假工资怎么发《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
    2023-02-14
    270人看过
  • 带薪年休假应该应休尽休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到2013年了,你的年休假休完了吗?过了2012年,剩余的年休假就无法累积了,也就浪费了,过年前给各位员工提个醒:还没休完年休假就就好好利用2012剩余的时间去休假了,这是属于我们员工应有的劳动权益,千万不要抛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不管是外企、民企,还是政府机关、国企,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带薪假期,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对职工应休却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尽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据记者了解,许多地方都还面临着带薪年休假落实难的问题。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从保护劳动者权利出发,年休假的执行应秉持应休尽休的原则。但有时由于工作需要,时间安排不过来,根本就脱不开身,所以他们会主动放弃休假。另一方面,很多人舍不得轻易用年休假,考虑到父母年纪大,子女又小,请假要影
    2023-04-22
    398人看过
  • 婚丧假计入年休假吗
    婚丧假不计入年休假。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一、一个星期天,休息不算工资吗星期天休息算工资,如果公司克扣公司,可以起诉。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有关法律规定,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二、再婚有没有婚假劳动者再婚也会享有婚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资,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克扣。且前述所称的婚假,并未限制再婚群体,即再婚的劳动者可以依
    2023-06-20
    372人看过
  •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是什么意思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与休息日在此类年假计算中是不予计算在内的,换言之就是,当在享受带薪年假时若恰好与法定休息日或休息日重叠,其重叠部分将会被扣除.例如,在连续十天享受带薪年假的过程中有两天为休息日,待假期结束之后,您仍将保留两天的带薪年假处于未尽休状态,可以选择在适当时间再次休息,亦或是直接一次性休息十二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2024-05-21
    313人看过
  • 年休假未休次年可以补休吗
    一、年休假未休次年可以补休吗1.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2.但对于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因此,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这意味着,年休假未休的情况下,次年是有可能进行补休的。二、补休假的规定条件补休假的规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单位必须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才能跨1个年度安排补休;2.补休的年休假天数应与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相等;3.单位在补休期间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职工自己不想休年休假,这种情况下按规定是没有补偿的。三、不安排休假的法律责任如果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
    2024-03-31
    248人看过
  • 年休假带薪休假吗,年休假的计算方法
    一、年休假带薪休假吗年休假是带薪休假。带薪年休假,是指在职工休年假期间,用人单位也是需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支付其年假期间的工资报酬。大家,并不是只要参加了工作就会有年假,一般要求至少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达到了1年及其以上的时间,那么才会有年假。二、年休假的计算方法年休假的计算方法如下:1.在职员工职工新进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可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当年度新进员工符合休假条件的,该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2.离职员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该劳动者休满应休年休假的,按照劳动者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
    2023-05-22
    113人看过
  • 应休未休年假是否给予补贴
    用人单位未安排职工休假的,应当按日工资收入300%支付工资报酬。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用人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一、带薪年
    2023-03-31
    349人看过
  • 未休年休假应付给3倍酬劳
    “我今年的年假还没休呢,恐怕没机会再休了。”19日,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张女士向记者诉起苦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上班族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休年假。律师提醒,按规定,单位对职工应休未休年假应该按天数给予3倍酬劳。上半年想着时间还早,说不定以后有急事需要用到年假,所以不准备休假。到了年中,又让有孩子的同事先休假。“十一”长假,彻底放松了一回,之后就没想起年假这回事。现在一转眼就到了11月中旬,眼看着2012年即将过去,再不休,遇上年终事情多,就更无法休了。11月,不少上班族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我的年假还没休呢。张女士在东街口的一家外企上班,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本来打算近期把年假休了,可部门主任告诉她,年底缺人手。“忙完了这阵再说,缓缓。”主任这么告诉张女士。可张女士心里清楚,12月肯定比11月忙,现在不休,就更不能指望12月了。快递员小李,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这份工作已经做了5年,始终没有休过
    2023-05-03
    254人看过
  • 职工未休年休假有什么规定
    一、职工未休年休假有什么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
    2023-05-09
    463人看过
  • 未能休年休假按什么标准发
    未能休年假按什么标准发一般不休假就是按照正常上班的几倍发放。年假计算方法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带薪休假规定一、带薪年休假的含义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二、劳动者能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
    2023-05-09
    90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休假
    词条

    休假从汉代起就有,源于为了让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休假日又称“公休日”。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 2019年,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 更多>

    #休假
    相关咨询
    • 劳动法规定休假日和休息日计入年休假天数, 但是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
    • 职工享受调休假与应休年休假天数未休的,应当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1、调休是员工在休息日上班后,单位没有支付员工加班费,承诺员工在工作日时可安排休息的一种方法。年休假是属于员工法定带薪假期。员工在享受调休假和年休假没有享受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报酬抵扣假期。2、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
    • 单位休年假应休未休怎么投诉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4
      只有用人单位安排员工休年假,但员工因自身原因书面提出不休年假的,用人单位才能只支付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在其他情况下,单位应当按照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假工资。这意味着即使用人单位经员工同意不安排年假,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假工资。同时,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假,不依法支付未休年假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单位除应当支付
    • 带薪年假应休未休工资如何计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26
      一、带薪年假应休未休工资如何计算 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对于未休的年假天
    • 年休假补贴上哪个科目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01
      带薪年休假补贴,应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补贴”科目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的内容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则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