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的日子惶惶不可终日,生不如死,这也是大多被抓捕后的逃犯的肺腑之言。在此还是奉劝有这样的情况的朋友,不如投案自首,还能争取从宽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一、犯罪逃跑后多少年可以不追究
这涉及到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经过五年;
(二)法定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的;
(三)法定刑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经过十五年的;
(四)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请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如果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后逃避侦察和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二、一般刑事案件的流程是什么
(一)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从最初的立案到最终审判结果的确定,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公安机关主要负责的侦查阶段、人民检察院负责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最终人民法院负责的审判阶段。
(二)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本身情况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采取相应的侦查手段以明确案件的基本事实,待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后,由公安机关撰写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三)案件进入检察院以后,检察院须在一个月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在该阶段,检察院的工作重心系在于通过审核案卷材料是否充分、确实,证据是否确凿以明确是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检察院经审查后确定案件材料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立即将案件移送法院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触犯何种罪名以及应当给予何种刑罚。
-
欠钱跑路”活埋“担保人获刑
107人看过
-
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犯罪了怎么办
120人看过
-
怎么面对欠钱跑路的人
335人看过
-
犯罪都是怎么逃跑的
261人看过
-
欠债人跑路跑路算不算诈骗
68人看过
-
打了欠条的人跑路了怎么办
11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违法跑路和犯法跑路?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利贷是不受国家保护的,因民间借贷的利息最高是不能超过银行利率的四倍的,超过部分无效。高利贷的欠款应由你爸爸个人承担,而不是由你爸爸的家人来承担,这是他的个人债务。高利贷不能牵扯到你们身上,否则他们就是违法,你们可以报警处理。另外,你爸爸的高利贷、吸毒行为,尚没有到达犯罪的地步,只会被处罚,并强制戒毒。最后,一人吸毒毁全家,请谨记这个教训。
-
发生工伤包工头跑路算是犯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23如果之前就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套取开发商或者总承包人信任拿到进度款,然后跑掉,属于 诈骗 。 如果临时起意拿走进度款,而不进行合同条款约定的建设工作就属于民事违约。这个不能算侵占,因为钱是开发商或者总承包人支付给包工头进行项目建设的,支付工程价款是开发商的义务,而进行项目建设是包工头的义务。 若包工头携款逃跑,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较大的,则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打伤人怎么跑路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7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
-
经济犯罪监狱的生活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1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
欠债人跑路了算犯法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9欠债人欠债不还跑了,可能会涉嫌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