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酒驾: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9 11:51:14 399 人看过

酒后驾驶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一是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操作能力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二是饮酒后注意力及判断能力降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和行车速度,不能准确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

三是饮酒后会使视力暂时受损,视野大大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四是在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

五是饮酒后易困倦疲劳,出现驾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那么,如何防范酒后驾驶呢首先,正确认识酒后驾驶的危险性,不要存有侥幸心理,逞“匹夫之勇”,片面地认为自己酒量好就不会出问题。

其次,当有驾车任务时,要做到滴酒不沾,千万不要受到旁人影响而饮酒,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酒后驾车不啻于自杀行为。

第三,节假日期间、朋友聚会时,身边的人务必牢记切不可怂恿驾驶人喝酒,以致因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要认识到享受的过程在于心态,而不是摄入酒精的量。

经济犯罪的预防措施

1:是重点预防与普遍预防相结合

重点预防于普遍预防相结合可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将重点放在党政机关及税务、工商、海关、商检、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而将其他系统和部门作为普遍预防的对象;二是在某一系统或单位将重点放在易发案件的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而将其他部位和一般人员作为普遍预防对象;三是在预防措施上将重点放在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和改革建制方面。

2是超前预防与事后预防并举

超前预防和事后预防是针对发案而言的,超前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前运用各种预防机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引发犯罪的各种可能性,将犯罪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事后预防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后的预防,针对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超前预防可发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挽救一大批可能走向犯罪的人。事后预防能产生亡羊补牢之效。

3:是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补充

一般预防措施是通过打击犯罪、教育和警戒社会上可能犯罪的分子,使他们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特殊预防是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预防其再次犯罪。

4:是社会舆论导向预防与法律预防相协调

法律预防在遏制各类犯罪中,较之社会预防更具直接性,它包括立法预防和司法预防两个方面,一要加强行政立法,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防范国家行政人员的犯罪;二要加强经济立法,健全和完善经济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违法行为。此外,要建立行政机关的内部控制系统;三要加强刑事立法,进一步完善刑事法律法规。在司法方面,要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执法的严肃性,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和法制宣传力度,抓住典型案例,通过电台、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深入到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21: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酒驾相关文章
  • 安全出纰漏生命难保障
    人身损害赔偿
    上蔡县农民工张某在为雇主安装防盗窗时,不幸被高压电缆击中身亡,该县电力公司也因在铺架高压线路时存在安全隐患,且没有尽到及时告知义务,故被法院判定负有一定的赔偿责任。虽然事后,电力公司进行了亡羊补牢,但对亡者亲属来说,心中那份伤痛却永远无法抹去。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近日,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拿到判决书之后,张某的父亲张某向记者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刘某是上蔡县一名从事防盗窗加工、安装及铝合金门窗销售业务的个体工商户,家住县城附近乡下的张某则是其长期雇用的安装工。2011年9月,居民张新成联系刘某,为其新落成的一幢两层楼房加装防盗窗,刘某便指定张某前往负责安装。安装过程中,张某在拿着钢卷尺爬到窗外给窗户丈量尺寸时,钢卷尺接触到距楼房二楼北墙约1.3米的10千伏高压线上,张某当即被击倒在地,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之后,双方当事人因责任承担及死者的赔偿数额等问题未能达成一
    2023-06-09
    67人看过
  • 避免吸毒,保障行车安全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取得驾驶证后具有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或者社区康复措施三种情形的,视为吸毒成瘾未戒除,予以注销驾驶证;明确持有驾驶证有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予以注销驾驶证。吸毒行为是犯罪吗吸毒行为不是犯罪的行为。吸毒的危害如下:1、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2、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3、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
    2023-07-08
    171人看过
  • 醉酒驾车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法院怎么量刑
    一、醉酒驾车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法院怎么量刑?醉酒驾车的量刑标准是处拘役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醉驾造成哪些后果按照交通肇事罪入罪?(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三、醉驾发生车祸的赔偿标准是多少?车辆交
    2024-01-09
    55人看过
  • 避免空载和超载,保障飞行器安全
    对于机动车超载的情形,是需要分情况进行分析的,驾驶营运客车或者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给予处罚一次记12分;驾驶营运客车、校车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给予处罚一次记3分;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给予处罚一次记6分。超载20%怎么处罚扣几分超载百分之二十,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扣12分。超载处罚:1、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额定成员百分之二十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2、客车、校车载客超过额定乘员半分之二十以下的,处300元罚款,记6分;3、超过额定成员百分之二十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1500元罚款,记12分;4、客车运输超载百分之二十以下的,驾驶员记6分;处300元罚金。各地交通主管部门按照以下第1至第5种情形,
    2023-07-07
    125人看过
  • 醉酒驾驶对生命安全的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并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三)视觉模糊。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少,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而引发交通事故。(五)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2023-07-07
    125人看过
  •  面对恐吓和威胁,如何保障生命安全?
    如果恐吓威胁导致人死亡, 处理方式如下: 1. 如果涉及故意杀人, 处罚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 如果情节较轻, 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如果恐吓威胁导致人死亡,处理方式如下:1.如果涉及故意杀人,处罚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如果情节较轻,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4、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 寻 衅 滋 事 罪 构 成 要 件 与 处 理 方 式寻衅滋事罪是一
    2023-09-17
    377人看过
  • 解酒后多久才能安全驾车,避免酒驾
    解酒之后何时才可以安全地重新驾驶汽车,其实需视情况而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酒精代谢速率都是有所差异的。即便是同一个体所处的不同时间段或所处的环境变化,其酒精代谢率也会产生相应的改变。基于此原则,当驾驶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或达到20毫克时,同时如果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低于80毫克,则将被视为饮酒状态进行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2024-07-23
    425人看过
  • 涉嫌危害他人生命安全
    一、涉嫌危害他人生命安全一、威胁他人生命安全怎么办?这是犯法的,要拘留或者罚款。如果语言威胁他人生命安全,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可以给予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语言威胁有证据,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威胁他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威胁人身安全,属于一般违法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涉嫌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恐吓威胁是指行为人以将来作出一定危险行为来威胁被恐吓人或者近亲属的行为。恐吓威胁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格的会构成刑事犯罪。单纯的恐吓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有些行为也构成犯罪,如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二、威胁恐吓行为怎么处理?(一)处以治安处罚的恐吓行为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023-03-12
    495人看过
  • 酒驾安全驾驶不产生事故,如何避免处罚?
    醉酒驾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吊销驾驶证,醉驾未造成交通事故者如何处罚醉酒驾驶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按危险驾驶罪追究刑事责任。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驾没有事故怎么处理1、醉驾没有事故需要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
    2023-07-03
    491人看过
  • 喝酒是否会影响人的生命安全?
    一起吃饭喝酒,对于醉酒的人,其他的人具有照顾义务,没有履行好该义务的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同时劝酒的人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履行了照顾义务他人死亡是不具有责任的。承担责任的为:1、强迫性酒精劝说,如用“朋友喝得不够”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醉酒且无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劝说对方喝酒、了解对方的身体状况,劝说对方喝酒诱发疾病等、饮酒者已经丧失或者即将丧失自我控制能力,失去知觉,行为无法控制的,饮酒者不安全送医院或者家中4、酒后驾车不劝阻,造成交通事故等损害的。喝酒喝死人了和陪吃饭的人有责任吗?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应由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带有强迫性质的劝酒,比如用“不喝就不是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然劝酒的行为;2、在知道受害人不能喝酒的情况下
    2023-07-07
    67人看过
  • 旅游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使命和责任
    旅游经营者承担的安全保障责任如下:1、旅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游客安全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2、旅游经营者应当对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安全检查、监测和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害;3、旅游经营者组织、接待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旅游者,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旅游经营者的义务规定与对待一般商品的经营者一样,旅游商品经营者的义务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履行的责任。旅游商品经营者的义务同消费者的权益是相对应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1、保证产品质量和履行合同的义务经营者经营的商品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
    2023-07-02
    140人看过
  • 热天啤酒瓶安全隐患,出现问题找厂家,保障自己安全!
    日前,玉田县消协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啤酒瓶爆炸伤人而引起的消费纠纷。消费者孙先生于去年7月份在本村小卖部购买了一箱某品牌啤酒,在搬运过程中,一个啤酒瓶突然发生爆炸,将孙先生的右腕动脉炸伤。孙先生住院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用2300元。事后,孙先生多次找到小卖部和啤酒生产厂家索赔,一直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孙先生只好来到玉田县消协讨说法。接到投诉后,消协马上派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确认孙先生反映情况属实。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消协认定啤酒生产厂家应对该事故负责。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该啤酒厂一次性赔偿孙先生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3500元。特别提醒消费者:夏季来临,消费者在购买和饮用啤酒时,一定要注意酒瓶安全问题。要注意合理存放啤酒,不要剧烈撞击和置于高温环境中,否则有发生自爆的危险。一旦发生啤酒瓶爆炸伤人事故,切记要保存好现场物证,如瓶子碎片等,以便于事故认定及索赔。啤
    2023-07-02
    354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他人生命安全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他人生命安全1、威胁他人生命安全将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是行政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报复的;(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偷的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指哪些危险方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对
    2023-04-07
    168人看过
  •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安医大附院500床病房楼消防整改和安全生产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标兵,年门诊量112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3.5万人次,年大小手术近2万台。医院500床病房大楼是1981年经安徽省计委批准,由安徽省财政自筹资金建设的卫生事业项目,1984年开工建设,198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安徽省卫生事业重点建设工程。该楼内设18个病区和手术室、电教室,是医院重要的医疗场所和计算机网络中心,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条件,缓解了住院难的状况。十多年来,由于医院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加强消防安全教育,配备了消防设施器材,至今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鉴于当初的消防安全标准和技术条件,500床病房大楼设计时没有安装消防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也不尽合理。为了满足病人的住院要求,在病人走廊加床期间,科室为防止病人的财物被盗,对走廊东西两头的消防楼梯通
    2023-06-08
    264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酒驾
    词条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酒驾
    相关咨询
    • 新手驾车如何避免车祸,保护自己和行人和其他车辆。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25
      遇到路口要减速,观察下周围有没有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确定没有的情况下在正常行驶,特别是学校门口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学生突然跑出来,所以一定要降低车速。要与牵扯保持安全车距,现在因为车特别多,为了往前多走一点距离,车和车之前的距离越来越短,有的车甚至会紧挨着,这样是很危险的,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都没有反应的距离了。拐弯的时候一定要降低车速,记得学车的时候教练都会告诉转弯掉头一定不要用2档以下,不然
    • 借来的摩的车酒驾自己丧命,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0
      酒驾导致他人丧命的,其做法冒犯了《刑法》第133条之限定,涉嫌交通肇事罪,依法要承受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职责。即使赔偿了,也要坐牢,但依法能够从轻,不要说不赔偿了。法律链接:《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背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意外,使人重伤、丧命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到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跑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跑使人丧命的,处七年
    • 安全保障义务高空坠物怎么避免?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06
      不主动从高层抛弃物品、注意按时检查房屋、购买高空坠物保险等都是可以预防高空坠物的。高空坠物危害严重,此前经媒体多次报道并有专家用实验证明:人的骨可以承受的极限是200公斤到500公斤,从中高楼层扔一个鸡蛋下来,虽然理论上没有达到骨骨折的极限,但是砸在头上,也可能导致脑震荡或者内出血死亡。
    • 有家暴现象,应该怎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0
      在紧急情况下,遭遇家庭暴力,要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3条的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同时也可以申请保护令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 撞了伤害了他人是否侵害了自己的生命权?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5
      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生命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第一千零三条【身体权】自然人享有身体权。自然人的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身体权。第一千零四条【健康权】自然人享有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