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依法判处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3 13:10:07 450 人看过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提供通风报信或便利,使其得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这种行为情节严重,一般处拘役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处最高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提供通风报信或便利,使其得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这种行为情节严重。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一般处拘役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处最高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什么?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又称窝罪,是指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为其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司法公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规定,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指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为他人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罪名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2.为其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3.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但并不为其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不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则不成立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属于危害性犯罪,根据《刑法》第13条,非犯罪分子可以构成本罪。非犯罪分子构成本罪,需满足以下条件:1.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2.明知他人不具有犯罪能力或者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3.明知他人没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4.明知他人有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5.明知他人有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并故意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

总之,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一种危害性犯罪,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司法公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规定,该罪名的成立需要满足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为其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条件。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但并不为其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不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则不成立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同时,非犯罪分子构成本罪,需满足明知他人有犯罪行为、明知他人不具有犯罪能力或者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明知他人没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明知他人有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明知他人有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并故意提供帮助、建议、帮助,或者提供资金、财物、交通、通讯等便利,帮助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条件。因此,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00: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的立案依据
    对于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案件,我国公安机关应当适用以下刑事立案标准: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露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等。符合什么条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会立案首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不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该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露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3、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露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根据上述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以上
    2023-07-31
    264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具体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要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2、本罪的客观要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后,也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前。所谓通风报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关查禁犯罪活动的情况、信息,如查禁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计划、部署等。其既可以当面口述,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书信等方式告知,还可以通过第三人转告。所谓提供便利条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住处等隐藏处所;提供钱、物、交通工具、证件资助其逃跑;或者指点迷津,协助其串供、隐匿、毁灭、伪造、篡改证据,等等。无论其提
    2023-03-08
    456人看过
  • 论证如何认定犯罪分子帮助逃避处罚罪的有效性
    我国的刑法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认定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认定:1、行为人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触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属牵连犯罪,会择一重罪从重处罚;2、行为人和犯罪分子事先通谋,出于共同故意而在事后帮助的,触犯所实施的犯罪,属牵连犯罪,会择一重罪从重处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认定标准有什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立案追究:1、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3、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有查禁
    2023-07-01
    221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既遂最新司法实践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逃避商检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犯此罪的,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逃避商检罪是指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
    2023-07-20
    417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1、徇私枉法罪属于渎职犯罪。“职务范围内的作为或不作为,渎职罪的立法本意就是处罚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徇私枉法罪客观上就是渎职行为在司法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2、徇私枉法罪的本质及其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为损害了司法公正。从其构成要件上看,行为人主观动机是徇私、徇情,目的是使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或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行为方式是枉法,而要满足行为动机,实现行为目的,其枉法行为只能是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国刑法在犯罪构成上的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因此,在认定徇私枉法犯罪时应当审查行为人“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或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行为是否是利用本人职务之便实施的,如果与本人职务无关,不能认定构成徇私枉法罪。3、通说认为,徇私枉法罪中的利用职务之便,行为人“利用其主管、办理或经手刑事案件的便利条件”。但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在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
    2023-02-24
    67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第417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2、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3、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翻供的;4、其他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
    2023-04-13
    139人看过
  • 认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一、认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后会被怎样判刑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存在严重情形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属于行为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司法工作人员在查禁犯罪活动中,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采取伪造、隐匿毁弃证据的方法掩盖犯罪事实,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不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构成徇私枉法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情节严重”有哪些(1)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2)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3)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因此在判断是否属于
    2024-01-22
    186人看过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构成:(1)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2)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4)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一、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如何构成的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分子给予保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这些犯罪分子既包括尚未被抓获而潜逃在外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已被抓获的已决犯和未决犯。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实践中,如果明知其人是公安机关正在追捕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案犯,而仍向其提供资助或
    2023-03-11
    5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1、本罪的客体要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2、本罪的客观要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行为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后,也可能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发现前。所谓通风报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关查禁犯罪活动的情况、信息,如查禁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计划、部署等。其既可以当面口述,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书信等方式告知,还可以通过第三人转告。所谓提供便利条件,是指向犯罪分子提供住处等隐藏处所;提供钱、物、交通工具、证件资助其逃跑;或者指点迷津,协助其串供、隐匿、毁灭、伪造、篡改证据,等等。无论其提
    2023-03-07
    60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判刑时间通常多长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判刑时间通常多长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构成要件有: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在主观方
    2024-03-24
    232人看过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刑最新规定有哪些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刑最新规定有哪些1、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刑最新规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加重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逃避处罚包括什么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提供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为使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向犯罪分子及其亲属泄漏案情,帮助、指示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及串供
    2023-06-14
    259人看过
  • 一般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既遂是怎么处罚的?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向犯罪分子泄漏有关部门查禁犯罪活动的部署、人员、措施、时间、地点等情况的;2.向犯罪分子提供钱物、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隐藏处所等便利条件的;3.向犯罪分子泄漏案情的;4.帮助、示意犯罪分子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翻供的;5.其他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能
    2023-03-08
    42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帮助单位一起逃税,帮助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怎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1
      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对罪状中的“犯罪分子”如何解释,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意见,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实际上本法条中的“犯罪分子”反而不应包括“帮助时”已被法院生效判决宣告为有罪的人,因为判决宣告为有罪的人已受到法律追究,
    • 帮助罪名逃避处罚如何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5
      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必须是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不论行为的结果如何,只要行为人利用其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便利条件,实施了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只是量刑轻重问题。
    • 辅警帮助犯罪分子逃避罪会接受如何的处罚?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26
      所谓通风报信,是指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关查禁犯罪活动的情况、信息,如查禁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案、计划、部署等。通风报信,既可以当面口述,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书信等方式告知,还可以通过第三人转告。如福建省永泰县公安局原文职人员任某,利用协助看守所民警监管犯罪嫌疑人的便利,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帮助黄某等多名犯组织卖淫罪的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最终被法院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处有期徒刑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22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情节严重,可能涉嫌伪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罪名,要负刑事责任。关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交通肇事逃逸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处罚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28
      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