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分居签订分居协议的,子女抚养问题由双方协商约定,例如约定子女由谁抚养、抚养费支付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一、争夺抚养权该怎么收集证据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文化学历等一般差距不大,但这并不表示就没有差距,比如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很多时候,孩子特别对于学龄前儿童,不是夫妻一方带,而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对其最为有利一方抚养。
-
如何约定分段抚养子女的权利?
352人看过
-
协议如何规定子女的抚养问题?
470人看过
-
子女抚养权如何在协议离婚中进行分配
170人看过
-
在对子女抚养协议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429人看过
-
抚养费如何在离婚协议中约定?
393人看过
-
非婚生子女如何协议分配抚养权?
467人看过
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在法定分居情... 更多>
-
分居协议未约定子女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11、在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之前父母对于子女都是具有抚养的义务。 2、一般情况下分居协议都会提及子女的抚养方案,当分居协议未提及子女的抚养方案时,一方可以与对方协商子女的抚养问题,在分居协议上面加上一个补充注明。当一方不愿意协商增加补充注明子女抚养问题时,这就需要根据我国法律有关子女抚养的规定来,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给与抚养费。
-
民法通则规定同居协议中子女抚养权如何计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7对于同居生的孩子抚养权归谁,法院一般适用“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原则来确定。 1.同居生的孩子抚养权归谁,两周岁以下的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一是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的;三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
-
遗赠抚养协议中的约定如何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61、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2、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协议的各项规定。 3、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 4、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遗赠人与其子女、扶养人与其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此而解除。
-
如何取得父母分居子女抚养费的子女抚养权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31《民法典》规定父母分居子女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医疗费以及教育费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不抚养子女一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行业平均收入确定。
-
约定的子女抚养协议离婚时不履行该如何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01.一方当事人不按离婚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应当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法判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责任。因此夫妻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 2.当事人可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经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后,当事人依生效法律文书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就孩子抚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支付、增加、减少等纠纷起诉至法院的,应列未成年子女为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