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培训机构骗贷款后该怎么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被培训机构骗贷款后如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1.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提供相关的证明,说明缘由经过,有助破案。
2.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这都是工商监管局监管力度不够,失职的表现。
3.通过当地电视媒体进行曝光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直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起诉这家培训机构的违法行为,从而来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二、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哪个严重
骗取贷款罪为两档,一档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一档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贷款诈骗罪为三档,一档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档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一档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显然,骗取贷款罪的法定刑轻于贷款诈骗罪,且差距不小。
三、骗取贷款罪的追诉期从什么时候算起
骗取贷款一般追诉时效是五年,有特别严重情节或者给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的追诉时效是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的。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立案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n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n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n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培训机构有欺骗行为怎么维权
320人看过
-
被培训机构骗了如何追回自己的损失
150人看过
-
培训机构拒绝退课退款,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321人看过
-
培训机构收钱后关门怎么维权
145人看过
-
被骗多少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265人看过
-
培训机构以招聘为幌子骗培训贷款怎么办
452人看过
-
被培训机构骗了培训贷款第三方怎么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21贷款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贷款有很多的方式,在培训机构的时候是需要有培训贷款。如果贷款被被培训机构骗了的话我们首需要报警处理,然后警方会按照诈骗进行处理,有的时候是需要法院进行处理的,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证据。
-
被培训机构骗贷款是真的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28先摸清贷款的事,贷款没有通过的话,和贷款公司商量不要贷款,然后和教育机构说走人,如果贷款确实通过审核,那你就要赶快和贷款公司商量,把贷款的数额和利息谈妥,然后搞清楚怎么还款。这种事,您只能认栽,千万不要随便走人。贷款公司都是有正规资质的,而且他并没有胁迫您签协议,都是您自愿的。
-
-
培训机构涉嫌诈骗,如何维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5在签署任何相关协议或合同之前,请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其中的各项条款,确保充分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和需承担的责任。如果在签订合同后遭受欺诈行为,请确保确认自己的各项权利和应尽义务,并迅速采取适当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与培训机构充分沟通后,积极地解决问题。在整个协商过程中,请保持冷静,清晰客观地阐述所遇到的状况,并让对方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对方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行
-
被培训机构骗去培训,让我们去惠分期贷款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5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拒绝支付,并有权拒绝支付复利。债权人拖延收款的,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债权人自行承担。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三十一条之规定,过多支付的部分,债务人可以(协商、调解、诉讼)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