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成消费陷阱“重灾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9:51:05 64 人看过

刘小姐日前在网上团购了一份美容院的护理套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到该店消费时却被告知,网站上所描述的套餐两部分并不能一次性使用。而原本60分钟的脸部护理,却只进行了40分钟就结束了,对此美容院给出的理由是团购的就是40分钟。刘小姐说,在护理过程中,美容院工作人员不停地推销产品,之后还隔三差五地给她发短信、打电话推销美容套装,让她烦恼不已。

相信不少喜欢团购的消费者都遇过类似的情况。记者本身也喜欢团购,而且不止20次,但很多团购都没有消费而白白浪费了。有时候由于太忙,有时是因为预约不上,每次打电话预约都约不上。

据团购导航网站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1月~2月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二、三线城市,团购销售额显著增加,达到3.83亿元,占比46.2%。其提供的服务除了提供少量商品团购外,还提供包括各种美容、美发、美甲、餐饮、酒吧、KTV等消费场所的优惠券。另外,记者了解到,未消费、不退款是目前团购行业普遍的模式,也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因为大多数团购都是先付款后消费,如果你在某团购网站上付了款,最后又没有及时消费的话,团购网站并不会退款,这笔钱就进了他们的腰包。

曾在一家团购网站工作的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建立团购网站的技术门槛很低:买域名和空间、团购网站源代码等的费用加起来不到200元,只需几台电脑、几名懂技术的人员就可以建起一个团购网站。而缺少监管也是导致团购市场混乱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小的团购网站所公布的公司电话、地址虚假,也是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重要原因,更有甚者干脆捏造一个公司名称,消费者发现受骗后很难再找到该公司。

消委会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网上团购需特别小心谨慎。选择团购之前,应先看清团购网站的资质,是否有联系电话、地址以及在工商局是否有相关注册信息。此外,尽量在正规的大网站购物,不要被那些所谓超低价、超折扣花招给忽悠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8日 05: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司名称相关文章
  • 聚焦消费陷阱
    显失公平
    买房是幸福的,买房又是痛苦的。当面对合同,多数买房人一如败军之将,站在谈判桌前只有签字画押的份,毫无商榷讨论权之时,人们不禁困惑:在号称“公平”的市场经济中,购房合同何以能如此霸道?律师许松的两次购房经历,凸现“市场失灵”下的公道不行。“2002年6月,朋友买房,托我帮忙把把合同关。按道理,像房产这样的大宗交易,开发商应该提前几天给买房人看合同。但事实上,买房人在付款签约的时候才看到具体条款。我如约赶到售楼处,售楼先生递过一式7份合同,虽是上海市房地局统一监制的标准预售合同,但一些原本由双方约定的空白条款,全让开发商给填上了。售楼先生翻开合同,往我面前一摊,说:‘签字吧。’上百万元的买卖,怎能看都没看就让签字?我坚持先看条款。“我逐一阅读条款,那才叫显失公平。譬如关乎物业根本的小区平面图,虽然标准合同在提示条款里明定,开发商不得擅自变更,但利用补充条款,开发商将这一条架空,开发商在合同附件
    2023-06-07
    380人看过
  • 茶叶消费陷阱
    消费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茶商求利心切,在销售时布下陷阱,再加上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懂其中门道,难免上当受骗。为此,记者列举出买茶中常见的四种消费陷阱,并请专家指点迷津.陷阱1免费茶盛情难却现在,很多茶商在卖茶的时候,都会推出让顾客免费品尝的服务。但顾客王先生对记者说:免费品茶是未买茶叶先欠人情。如果喝了半天最后还是不买,商家立马会拉下脸来,在这样尴尬的心境下,还讲什么货比三家?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随意进入商家的茶室品茶,也可以事先向商家提出交品茶费。在马连道茶叶街南口,某茶城负责人马武告诉记者,为了消除免费品茶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开始打破买茶免费品尝的行规,茶叶论克销售品尝,尽管这种收费只是象征性的。这样,消费者只需几分钱几毛钱买两三克茶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敞开品茶了,甚至品尝售价两三千元的极品茶叶也不过一两块钱。陷阱2化妆茶中看不中喝根据绿茶制作的国家标准,绿茶不得着色,不得添加任
    2023-06-07
    186人看过
  • 网上团购陷阱和建议
    近期国内互联网刮起了一股团购风,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有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500多家团购网站。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诱导消费陷阱或骗局。工信部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近期接到多起与团购网有关的诈骗陷阱,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和虚假的优质服务来获得网民信任,从而布下陷阱圈套,吸引网民上当受骗。此类团购网站的陷阱主要有:一、克隆网站陷阱。有的网站采用与知名网站类似的名称、界面,以蒙蔽网民;二、商品信息误导陷阱。在网站上团购的照片与实际不一致;三、服务陷阱。提供服务的商家对团购客户另眼看待;四、带附加条件。部分团购信息看似极为优惠,但加上了附加条件,实际带来的优惠幅度明显减弱;五、团购量陷阱。利用虚假的团购人数造成热抢的假象。通过核查发现,团购相关诈骗或诱导消费的花样虽然不断变化,但大都离不了低价和优惠的路子,12321举报中心给网民和消费者提出以下几
    2023-06-07
    56人看过
  • 网络团购电视购物陷阱多
    律师表示,如果一味地求便宜,就有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可能性,如果价格与市场偏离,消费者应该有这方面的甄别能力。在3月16日关于《网络团购电视购物陷阱多消费须谨慎》报道的文字实录。在315来临之际,一些消费者也纷纷向我们反映他们遇到的消费陷阱,在这里我们也列举几种,提醒大家注意。请听报道。今年2月,南昌市民张小姐在某团购网上以45元的价格团购了一瓶XXX护肤霜,该款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180元,网上的价格仅是市场价的四分之一。因为看网上便宜吗,又有这么多人同时购买,再加上网上卖家保证是正品,所以就相信了。结果用了不到一星期,脸上就起了小疱疹,到医院检查说是化学成分过多,导致皮肤过敏。随着网络团购的迅猛发展,实物质劣跟网站图片不符,不兑现全套服务、添加隐性消费条件,虚报参团人数等等欺骗手段不断增多。一位名叫小齐的消费者投诉说:原来参加过一个团购理发,结果剪到一半的时候,理发店居然不剪了,说团购有
    2023-06-07
    112人看过
  • 保健消费老年消费陷阱
    市消协近日发布老年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免费看病、义务诊断陷阱。市消协对相关投诉分析后发现,一些不良企业利用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十分关注、对医疗保健要求十分迫切的心理和医疗知识比较缺乏、防范意识不强的弱点,巧妙设置种种陷阱,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其基本模式为:采用租赁场地开展现场健康宣传的方式,冒用专家、名医名义进行义务诊断、免费看病,故意夸大或捏造病情吓唬老年消费者,在骗取老年消费者信任后向其推荐实为保健食品的高价药品或邀请老年消费者参加各项高额费用的养生活动。最终,老年消费者接受治疗或保健后,大多病情并无减轻,甚至没病反而治出病来。此类投诉除少数经消协调解能获得退赔外,多数结果为老年消费者受骗后遂遭遇所谓专家名医携款潜逃,退货无门。为此,市消协发布三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一要相信科学,选择正规渠道体检或就医,不要病急乱投医,不盲目买药,不轻信游医诱导,摒弃花钱买健康的错误观念;二是购
    2023-06-07
    65人看过
  • 美容院消费陷阱
    美容院违规祛斑的风波还未平息时,又有一位消费者向我们反映,自己在沙市一家美容院办卡消费,却遭遇了被转卡、被消费、被忽悠等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女士是沙市北京路一家美容院的老顾客。今年2月底,美容院的美容师反复劝说张女士购买他们正在推广的新产品。当时张女士在美容院使用的是一款叫MATIS的产品,所以她拒绝了。经不住美容院的反复劝,又是赠送服务,又是赠送产品,还主动提出转卡,让张女士很难开口拒绝,有些被动地的接受了转卡。张女士又在美容院预存了2800多元,共计花了5600元正式成为了新产品——恩地的用户。但她没想到的是,这款产品让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对于张女士的反馈,美容院解释这是更换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建议她多用营养液和脂质。张女士接受了美容院的说法,但两个月后的回访让她有些不舒服了。使用了两个月后的产品,却说配错了,还让她继续购买,张女士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对
    2023-06-07
    481人看过
  • 网购足浴器陷阱:消费者维权成难题
    家住北京的殷先生在马先生的淘宝网店为父亲购买了一台足浴器,因质量出现问题,并发现马先生的店并非像他自己所说的对产品是北京独家总代理,遂要求马先生退货并要求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下称淘宝公司)对马先生做出处罚。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殷先生将马先生和淘宝公司一并告上法院。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殷先生起诉称,2009年4月14日,他在马先生的淘宝网店买了一台足浴器,用以为父亲治疗足跟骨刺。他的父亲使用三、四天后,足浴器的指示灯就不亮了,后又发生打火花现象,殷先生让父亲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马先生退换货事宜。由于所购足浴器为淘宝网消费者保障服务商品,并且所购足浴器在保障有效期内,殷先生向马先生提出退货要求,但被马先生拒绝了。殷先生随即向淘宝公司淘宝网提出申诉。5月6日,殷先生收到淘宝公司希望他们友好协商处理的电子回复。5月7日,殷先生将足浴器快递给马先生。马先生经检查告知殷先生
    2023-07-02
    102人看过
  • 参加购房团要谨防陷阱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近几年,集休闲、养老和投资三重功效的异地置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购房消费方式。规模不等的购房团的出现,迎合了这种消费趋势。在采用购房团方式进行旅游、购房时,应注意四方面问题,谨防陷阱。一要认真了解房产信息。消费者在购房前应尽量对房产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购房程序、开发商背景资料、物业管理、办理按揭的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税费等方面的规定、政策进行全面了解。二要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核实调查。消费者应特别注意房产项目土地的合法性,对所售房产是否有房产开发与销售资质等问题认真了解。三要对房产开发现场进行考察。消费者应认真了解当地习俗、房产的价格、地段、质量、户型、物业服务管理能力和价值投资潜力等情况。四是应谨慎签好购房协议。消费者在签订协议前最好向当地房地产专业律师或房产部门进行咨询,并将销售者所承诺和宣传的卖点信息及易产生纠纷的问题写入协议。
    2023-06-10
    360人看过
  • 消费者上网购物需谨防陷阱
    为帮助消费者减少“双11”期间的网购纠纷,省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以免上当受骗。引起网购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低价误导、虚假宣传和霸王条款。购物网站上,一些产品以低于市场价一半或者更低的价格出售,这种超低价产品往往有可能是二手货或者残次品、冒牌货。有些产品信息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发现与网上看到的相差甚远。还有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的形式,条款中没有退换货说明,有的甚至宣称对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等,导致买货容易退货难。在网络购物时,特别要注意支付方式。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网站、商铺进行购物,在付款前对网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包括网址、联系地址、电话、工商执照等信息。在下单前,消费者应关注所购网店商品的照片及品牌信誉度的评定,对货品质量、送货服务等进行全面了解,最好选择比较熟悉的网站购物。同时,要提防虚假宣传,不
    2023-05-01
    147人看过
  • 节日期间消费警惕购物陷阱
    购物旺季也随之到来,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愉快地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市消费者协会针对节日消费的特点,向消费者发布如下的消费提示:谨慎购物理性消费节日期间,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正规的消费场所。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应到证照齐全、有经营资格、信誉良好的场所。不要贪图便宜,在无合法经营手续或流动摊点上消费,这样的场所容易发生消费纠纷。(二)检查商品包装和标识。商品就有中文标名的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合格等证明,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三)根据实际需要理智购物。节日期间,一些商场或者服务场所会抓住这个节日消费高峰期进行打折、清仓、买一赠一、抽奖等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一些不法经营者甚至采用先抬后降、假赠送、假抽奖等手段大肆兜售过季、质次、价高的商品。在此,烟台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理性购物。注意
    2023-06-07
    336人看过
  • 消费陷阱大揭秘
    购物买200元送100元,你想不想买?花600元到泰国玩8天,你想不想去?免费美容你想不想做?某一天,你突然被告知中大奖了,你想不想要?眼下,诸如此类的好事似乎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这些好事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消委会将近年来受理的有关投诉中涉及好事陷阱分析后发现,这些陷阱主要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陷阱一:放长线,掉大鱼。相关实例:前不久,成都市消费者王女士反映,她在成都市中心一家大型商场购物时得到了200元礼金券。当她再次前去消费时才发现,礼金券的使用有很多的限制,其中一条就是每消费50元才能抵扣5元的礼金券。近年来,不少商场推出买100送100或者类似的促销活动。采取赠送或返还礼金券、代币券等手段钓住消费者,其动机就是想将冲动的消费者引入循环消费的圈套。陷阱二:赔本赚吆喝。相关实例: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而实行特价销售,让利消费者,但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却滥用特价招牌,欺骗顾
    2023-06-07
    381人看过
  • 团购需警惕的三类陷阱
    团购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购物方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参与团购,消费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但同样也存在诸多风险。昨日,西汉正工商所透露,近年来消费者对团购的投诉呈逐年增加趋势。该所近来受理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价格虚假打折。在团购会现场,有的商家通过提供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假价格,然后进行打折,往往使消费者产生商家确实是在促销让利,商品价格已经很便宜、很实惠的错觉,而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甚至是吃亏上当。商品质量存在问题。商家在团购现场提供的样品外观、光泽度、质量都不错,但成交后,真正交付给消费者使用的商品却是另外一回事,样品与实物存在较大差异,商品的等级与标准不一样。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有些团购组织者以盈利为目的,活动结束后,组织者便蒸发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如果有问题,往往是投诉无门,维权困难。昨日,西汉正工商所开始对大武汉家装等市场的团购活动试行监管,对参
    2023-06-05
    195人看过
  • 消费警示:“认购协议”是新的购房陷阱
    消费警示:认购协议是新的购房陷阱2003-06-1300:00:00本报记者荣忠摄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近日发出新的消费警示:认购协议是一种新的购房陷阱。据介绍,目前商品房消费市场出现一种新动向,消费者在未阅读和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前,常常被开发商要求签订认购书、订购书或订购协议之类的认购协议。由于开发商事先准备好的这类格式合同,主要就消费者所选定的房屋位置、面积、单价、付款方式等进行约定,其核心是要求消费者必须交纳少则千元多则万元的定金,并限定在短时间内签购房合同。商品房买卖是大宗消费,消费者有一个犹豫期是正常的,为了体现购房诚意,在选择和比较房屋中双方用书面形式将意向确定下来,无可厚非,但经营者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不受侵犯。一段时间以来,消委在受理的大量商品房投诉中,约有90%都与认购协议中认定的定金有关,消费者在签购房合同时,如因为银行按揭等其他原因
    2023-04-22
    476人看过
  • 汽车市场消费陷阱
    案例1: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损害消费者正当权益消费者颜先生2008年11月初发生交通事故,于当月28日将理赔资料交到某保险公司常德路营业厅。时过半年,未收到理赔款,多次致电该保险闵行支公司均无反应。经调查,该营业厅与支公司在财务往来上有一点问题,有些款项一直未入支公司的帐,这位消费者的保费还未交上来,所以致使公司一直没有赔付。点评:消费者买保险,就是为了在事故发生时得到及时的赔付。由于保险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原因,使得消费者的正常赔付受到影响,无疑对于保险公司的声誉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的内部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案例3:隔热膜变成吸热膜暴利竟达10倍消费者邓先生年初买了辆新车,在赠送的一套大礼包中包括一套价值3000元的汽车隔热防爆膜。不久后,邓先生开车出去办事,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时,挡风玻璃突然发生爆炸,差点酿成惨祸。不是贴了隔热防爆膜吗?玻璃怎么还会爆炸呢?满腹疑问
    2023-06-07
    347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司名称是公司的称呼,作为独立法人的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名称。必须在公司章程中予以记载,是公司登记的绝对必要事项。 公司一般成立的第一年不允许变更名称的,但是成立第一年之后,公司可以根据其具体相关需要变更名称,从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的... 更多>

    #公司名称
    相关咨询
    • XX提醒汽车消费五大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核心内容: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汽车投诉上升27.5%。该市消协工作人员分析,去核心内容:去年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房者售楼书陷阱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4
      应对大楼销售书的陷阱,要注意住宅所有权是否明确,住宅质量是否合格,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是否存在存款不下降的霸王条款,住宅是否被限制交易,是否被列入撤销范围,中介公司是否有暗箱操作等。
    • 购房时注意出售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1
      【买房签合同注意事项】购房时注意出售集资房陷阱单位不征求集资的职工同意出售集资房是指职工所在单位不征得参加集资并已取得集资房的职工的同意,将其集资房另行出售给他人的陷阱。根据我国有关房改的政策和行政法规,职工对房改房含集资房拥有部分或完全产权。防陷绝招:职工对集资房或房改房拥有部分或全部产权,单位无权擅自单方处理房屋,否则构成侵权,职工有权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
      春节期间外出就餐防三大消费陷阱预防陷阱一:不明码标价。在服务人员既未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也未在菜单上予以明码标价的情况下,在结账时被告知要支付“餐前小点”费等费用。预防陷阱二:违规收“餐位费”。一家海鲜大酒楼把自家餐位划分成若干等次,并按等论价,对外卖位,向消费者收所谓的“餐位费”,价格从大堂的2元/人到国宾包房收80元/间不等。预防陷阱三:违规收定金。部分饭店在接受消费者订位、收取定金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