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同居期间产生的债务分手后怎么办
情侣同居期间而产生的债务,首先要分清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
如果是个人债务,则应由个人进行偿还。如果是基于同居关系期间而产生的共同债务,如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双方应承担连带责任。
二、同居债务纠纷起诉时效多久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债权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同居后分手时的共有财产认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在认定同居共同财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同居开始的时间;
2.同居前的个人财产的认定;
3.同居后同居人共同添置的财产是否是共同出资举证比较困难;
4.涉及一方有婚姻关系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部分用于同居财产添置的处理。
两人分手,首先应对财产进行清点估算,先确定哪些是私人财产或共同财产。其次,应确认每一项财产的产权。双方会共同购置一些财产,如果当时没有做任何约定,理论上讲以谁的名义登记、落户的,产权就归谁,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古董等。不需要登记的原则上谁购买、使用、照顾、保管就归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同居后分手时产生的债务如何分配
145人看过
-
分手后,同居财产怎么分割?同居债务怎么认定?
80人看过
-
同居分手后的债务怎么解决
209人看过
-
同居一起借的钱分手后债务怎么办
170人看过
-
分居期间的债务怎么才能办到离婚手续?
413人看过
-
分居产生债务纠纷怎么办
96人看过
-
同居后分手+有债务怎么样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4-09-24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前提:非婚生子女同样享受抚养权利 如果与另一方分手后,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与合法夫妻离异对孩子抚养权处理方式一致,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抚养权及抚养费,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子女抚养权归属,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也由母亲抚养,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双方可以针对上述
-
同居期间的债务在分手后要共同承担,解除同居关系时,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9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千意见》第11条也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由此可见,解除同居关系时,对于一方个人所欠下的债务,由该方个人负责偿还;对于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务,双方可以协商负担比例和方法,协商不成的,可按共同债务处理,由双方共同偿还。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分割时
-
同居期间产生债务的偿还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9同居期间共同债务的认定和偿还:依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的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认定债务系二人在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共同债务,则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
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分手后怎么分割?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分手后如何分割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5非法同居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原则上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但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 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分手后的分割方式按照“一般共有”即“按份共有”予以分割,也即能够证明是一方合法收入的,归其本人所有,对其他共同购置的财产,则应参照其出资份额予以分割,不能确定份额的,均
-
分手后同居期间债务怎么处理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2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的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时该《意见》第十一条也规定,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