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所得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7 19:43:09 239 人看过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一方受到损失,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获得。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

盗窃罪的特征: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三)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盗窃不是不当得利。

一、民法典无证房屋定金是否是不当得利

买卖无证的房屋时,定金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而定金是依据定金合同取得的。如果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担保】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二、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

(二)一方受有损失

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但未给甲带来损失,乙对甲而言不成立不当得利。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形,受损人无须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只须证明若无该项事实,依通常情形,财产当可增加,即为受有损失。也就是说,“应增加”的判定不必以其“必然增加”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况下受损人的利益能增加即为“应增加”。如无权使用他人房屋,不管他人是否有使用该房屋或是否有出租房屋给第三人的打算,都可认为该房屋所有人受有相当于租金额的损失,因为他对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潜在价值受到侵害。

(三)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损失,或损失大于受益,均无不可,它只影响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并且,受损人所受的损失与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态也不必相同。如无权处分他人之物,受益的无权处分人获得的是物的价金,而物的原所有人丧失的是该物所有权,但仍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

(四)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权利或者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6: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送给小三的财产是不是属于不当得利
    送给小三的财产是属于不当得利。在夫妻双方未选择其他财产制的情形下,夫妻共同财产是共同共有,夫妻双方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小三,损害了配偶的利益,属于不当得利。不当所得也就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一方出轨送给小三的财产可以要回来吗钱钟书说,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还是说到这个话题了,既敏感,又热点。前年开始,我们代理了不少原配向第三者追讨赠与款项的案件,也接受不少咨询。当然,咨询或者委托的,都是女性。不排除委托其他律师或者自己起诉的原告中,有男同志。或许,这点可以说明男性更喜欢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存在价值。(个人观点,不喜来喷。)她们带着愤怒、疑问而来,带着欣慰、斗志而去,我知道,这是法
    2023-07-23
    160人看过
  • 盗窃、侵占还是不当得利
    2003年11月27日17时许,被告人郭某在本村王某家看别人打麻将时,站在李某的身旁,见一钱包掉在地上,怀疑是李某的,欲占为已有,遂趁人不注意,用脚将该钱包踢到炕前鞋洞内,并用一皮鞋遮住,后趁李某等人散去之机将钱包盗走,包内有现金4770元。据失主李某证实,打麻将时坐在炕边,钱包装在裤子左边的后兜里,兜未扣好,存在滑出掉地的可能。当晚李某到被告人家中询问是否见到钱包,被告人郭某矢口否认。被告人归案后赃款全部被追回。本案在起诉和审理过程中,对于被告人郭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第三种意见认为郭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符合侵占罪的特征。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一)被告人郭某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客观上采取了秘密窃取的方式,符合盗窃罪的主客观要件。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2023-06-08
    465人看过
  • 犯罪金钱属于不当得利吗
    犯罪金钱不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不是犯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一、什么案件才能定不当得利案由案件构成以下四种情形,可以定为不当得利案由。1、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2、他方受损。所谓受损,是指因一定的事实使财产利益的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即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和应得财产利益的减少。3、一方受益与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受损与一方受益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后者是前者的原
    2023-03-01
    397人看过
  • 不当得利花掉了会盗窃罪吗
    关于不当得利导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失的事件,通常并不能被认定为盗窃犯罪。不当得利是指行为人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或权利基础的前提下,获取了超出本分之外的经济利益,由此给他人带来了实际的物质损失。然而,盗窃犯罪则特指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之心,通过秘密手段窃取他人公私财物,达到了一定数额标准或者实施了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在不当得利的情境中,行为人最初获得财物的动机并非出于盗窃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意图。但是,若行为人在明确知晓自己所获之财属于不当得利之后,仍然拒绝归还,且数额较大,情节严重者,有可能会被判定为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2024-08-05
    450人看过
  • 工资多发属于不当得利吗
    工资多发属于不当得利。离职后工资多发不退还,如果金额较小,通常用人单位不会予以追究,如果金额较大,用人单位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劳动者支付不得当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一、如何认定不当得利首先要证明存在不当得利事实,成立要件包括:1.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2.他方受损。所谓受损,是指因一定的事实使财产利益的总额减少,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即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和应得财产利益的减少。3.一方受益与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受损与一方受益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不受
    2023-03-03
    170人看过
  • 不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
    不当得利的性质。不当得利作为引起债发生的事实,属于行为还是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属于行为,因为尽管不当得利原因很多,但与人的意志有关,属于一种不公正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件,因为不当得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与当事人意志无关。后一种观点为通说。不属于不当得利的情况。(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例如在收养的情况下,养子女对生父母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但是养子女对生父母尽了三年的赡养义务,后来父子反目成仇,则养子女对生父母的赡养不构成不当得利。再如,甲有朋自远方来,甲不在家,邻居乙对甲的朋友予以招待,乙对甲的朋友的招待为道德义务,不形成不当得利。(2)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将丧失期限利益,但债务人不能以此为由而对债权人主张不当得利,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视为自动放弃期限利益。(3)履行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不视为不当得利,而视为债务
    2023-06-08
    177人看过
  • 暗刷流量获利是否属于不当所得
    律师解答:属于不当所得。暗刷流量获利属于不当所得。不当所得也就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4-05-14
    178人看过
  •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
    一、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吗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交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二、拾得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吗拾得遗失物不属于不当得利,因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
    2023-06-26
    80人看过
  • 盗窃罪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一、盗窃罪是否构成不当得利专业分析:盗窃不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因此,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有三: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2024-01-30
    307人看过
  • 捡钱属于什么不当得利
    一、捡钱属于什么不当得利捡钱属于非给付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2、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3、利益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
    2023-05-03
    141人看过
  • 赠与属于不当得利条件
    赠与合同无效的,不会构成不当得利,因合同无效取得财产的,取得人要返还财产,不能返还的要进行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一、不当得利具体特征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受益人
    2023-03-16
    204人看过
  • “免费蹭网”属于不当得利?
    无意中搜索到同一栋楼的无线网络,可分享邻居不设密码的网络,面对摆在眼前的免费上网,用还是不用?蹭网会不会造成侵权?昨日,记者采访律师得知,在网络权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一种不当得利。家住南山区桂庙的李先生最近给家里安装了无线上网路由器。打开笔记本电脑,启动无线信号搜索程序时,他发现,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自动搜索功能竟然帮他搜索到上下楼层住户家的无线网络信号,其中有一个网络信号没有设置密码。带着好奇心,李先生对电脑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后顺利登陆网络,虽然速度没有平时快,但浏览一般网页并没有问题。接连几天晚上,李先生都会带着尝试的心情使用一下免费网络。后来,李先生从熟悉无线网络技术的朋友那获知,房子附近肯定有人使用无线路由器,而且没有设置密码,无线路由器的上网信号覆盖距离通常是在100米至400米,让房屋周围像开通了一个无线局域网,那个开通无线网络的邻居无意间惠及街坊邻居。李先生说,蹭邻居家
    2023-06-08
    321人看过
  • 转错账属于不当得利么
    一、转错账属于不当得利么转错账后若对方不予归还,那么对方将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至九百八十八条对不当得利做出了规定。二、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民法典》对于不当得利的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
    2023-05-03
    69人看过
  • 网上汇错款属于不当得利吗?
    【案例介绍】杨某与景某因业务往来,杨某的银行转账联系人记录中自动存有景某的汇款方式,二人之间的业务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已全部结清。意外的是,在杨某与某案外人发生业务往来准备汇款时,因案外人与景某姓名极其相似,粗心的杨某未加甄别,将12700元汇至景某账户。事后,杨某多次与景某协商追要未果,遂将景某诉至法院。近日,山东省茌平县法院判令景某偿还杨某不当得利款12700元,并负担案件受理费和诉讼保全费265元。承办法官解释称,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案中,杨某因操作失误将款项误转至景某账号内,发现错误后,已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挽回损失,但景某并未主动向杨某返还该款项,且景某取得该款项无法律依据。【法律知识】1、什么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
    2023-06-08
    341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2022年诈骗所得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4
      1、诈骗所得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诈骗所得是属于违法犯罪所得。 2、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并且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
    • 盗窃触犯了不当得利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23
      盗窃的行为在民法上一般构成不当得利,并且行为人如果同时违反了治安管理秩序或者涉嫌犯罪的,有关司法机关还可以依法给予行为人治安处罚或者刑事处罚。
    • 不当得利和盗窃的区别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8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立案标准: 1、实施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扒窃的,属于盗窃罪; 2、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3万元以上不满30万、30万以上,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数额不满2000元,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一)初犯; (二)主动投案,全部
    • 送给小三的财产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31
      送给小三的财产是属于不当得利。在夫妻双方未选择其他财产制的情形下,夫妻共同财产是共同共有,夫妻双方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小三,损害了配偶的利益,属于不当得利。 不当所得也就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 不当得利属于刑事犯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6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