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知识产权权利人、权利受让人、被许可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诉讼主体。例如某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后将该专利权的部分权利又转让给第三人推广实施,该第三人在不同地域,以不同的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在提起侵权诉讼时,专利权人、专利权受让人、被许可人都有可能成为知识产权诉讼的原告。法院在审查起诉时,应仔细审查他们之间的转让和许可合同,并应分别情况,确定诉讼主体的资格。
此外,在知识产权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实往往是一系列的事件或行为,这一系列的事件或行为,经常会涉及多个与该事件或行为相关联的主体,成为同一诉讼中的当事人。例如,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常常会发生多人对某一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侵权的现象以及多个知识产权人被同一侵权人侵权的现象,如王-蒙等六作家诉**互联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以及、袁*朱心女、袁*牧、袁*男诉华而实、**东方影视乐园、**电影制片厂、**温江国威开发总公司侵犯《马路天使》著作权案。这种诉讼主体范围的广泛性是知识产权诉讼的特点之一。
知识产权的来源
知识产权人所以能取得知识产权则是因为他把属于自己的、人类最优质的劳动(包括创造性劳动),与社会的有用信息资源相结合,并且已经向社会的代理人——国家支付了对价——增加了社会有用信息资源的总量或改善了社会有用信息资源的质量,使社会所有的可财产性信息成为私人可以依法自由支配的、社会所有的可财产性信息,从而取得了对特定的社会可财产性信息的、附条件(如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积极传播义务等)的支配权。
在这里,人们利用社会的有用信息,不必向社会支付对价,只有利用社会的有用信息进行发明创造,取得知识产权,才需要向社会支付对价——增加了社会有用信息资源的总量或改善了社会有用信息资源的质量。这样,知识产权人是通过一次交易,从社会取得知识产权的。这是知识产权取得不同于物权取得的第一个特点。第二点不同是,知识产权取得是通过使用价值的交付完成的,而物权取得是通过使用价值(——增加物的有用性)和价值的交付,并以价值为计量工具完成的。这是因为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知识产权授权时无法确定,不能作为计量工具,因而只能通过使用价值的交付完成交易。这个交易的内容是:权利人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是他向社会支付的对价,因而属于社会所有;权利人对社会所有的特定可财产性信息依法自由支配的权利,是社会对他的等价报酬,因而权利人对社会所有的特定可财产性信息依法自由支配的权利,是一种对社会所有的可财产性信息的、类似于用益物权和他物权的权利。在这里,在此将这种权利,命名为“知识用益权”,把社会对可财产性信息的所有权命名为“自知识产权”和“社会的知识产权”。这个交易的结果是:在同一个可财产性信息上,社会拥有“自知识产权”,权利人拥有“知识用益权”和“他知识权”。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内容包括
1、根据技术专家对本领域技术及相关专业技术的了解,并运用必要的检测、化验、分析手段,对被侵权的技术和涉嫌侵权的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的特征是否相同或者等同进行认定;
2、对技术转让合同标的是否成熟、实用,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标准进行认定;
3、对技术开发合同履行失败是否属于风险责任进行认定;
4、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各种技术合同履行结果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有关法定标准进行认定;
5、对技术秘密是否构成法定技术条件进行认定;
6、对其他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技术争议进行鉴定。
-
民事诉讼是否属于知识产权诉讼
107人看过
-
知识产权侵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之辩
306人看过
-
知识产权纠纷民事诉讼案由名称
479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中外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的审查
360人看过
-
民事诉讼基础知识
389人看过
-
知识产权的权益有哪些,知识产权包括哪些?
273人看过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包含的内容如下: 一、商业秘密案件的司法鉴定: 1、权利人主张的信息是否不为公共所知悉; 2、权利人主张的信息是否具有经济性、实用性; 3、其他与商业秘密相关的鉴定事项。 二、专利案件的司法鉴定: 1、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 更多>
-
民事诉讼是否属于知识产权诉讼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3-20知识产权诉讼是指在人民法院进行的,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种诉讼的总称,包括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和知识产权刑事诉讼。从这一角度讲,知识产权诉讼不是一类单独的诉讼类型,其本质仍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及刑事诉讼的总和。
-
民事诉讼证据取证的知识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4民事诉讼证据取证的知识: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六条,除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第十七条,
-
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30。诉讼是指知识产权纠纷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审理,由仲裁机构做出对争议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制度。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裁决或调解书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履行义务,也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审理和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诉讼活动。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履行义务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并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
-
民事诉讼有哪些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需要进行审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3以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为例,有: 1.著作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2.邻接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4.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5.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7.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9.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10.发明人、设计人资
-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法中有附民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3不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八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知识产权表现为智力成果,系一种无形财产。侵犯知识产权罪中既不涉及人身权利受侵犯,也不存在有形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的情形。根据上述司法解释,被害人不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