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就是拘留,拘留分为三种,包括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首先,我们要知道,刑事拘留是一种针对犯罪嫌疑人强制性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在拘留期限之内,公安机关会进行侦察如果认为犯罪证据确凿,嫌疑人就应当被移送到检察院批准逮捕,而对于证据不足或者情节轻微不构成刑事处罚的嫌疑人,视情况而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或者是无罪释放,无罪释放的当事人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另外,行政拘留其实就是对某一种已经能够认定的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为进行的处罚,所以肯定会留下案底,也就是说会被记入档案。关于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司法拘留,是指由人民法院对于故意违反捣乱司法程序人员的一种处罚,受到司法拘留的人会影响政审。目前在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因此,这些记录都会伴随当事人终生的。根据《档案法》的规定,该案底就会长期保存,这种案底是不能消除的。
一、案底怎么查
案底一般不能随便查询。
治安管理处罚的警告、拘留、罚款不记录档案,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档案留下案底,具体可到公安部门查询。已经记录在案的违法事实是无法消除的,有案底会在在档案里永久保留。
一般公民在公开的网络上是查找不到案底的,必须要到公安内网上才可以查找。
如果要查案底必须是法律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后,盖章带着先关手续才能查阅。
查阅是否有案底也是需要申请,具体情况建议拨打当地派出所电话或者110,申请过程会给予你答复。
二、案底多久可以消除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刑事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任何时间都可以在公安机关系统网内查询到。但未成年人犯罪,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的,实施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除办案需要外,不得对外查询。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治安拘留有案底吗,案底可以消除吗
162人看过
-
如何申请犯罪案底消除
316人看过
-
2022年判缓刑有案底吗,可以消除案底吗?
344人看过
-
监外执行可以消除案底吗
189人看过
-
能不能申请醉驾案底消除
379人看过
-
2024缓刑可消除案底吗?
315人看过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
无前科有刑事案底可以申请消除案底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9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无论犯罪的严重程度、主观恶性程度、是否完全悔改,都有犯罪记录,终身无法消除。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司法机关需要办案或者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查询的除外。依法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保密。
-
拘留后有前科可以申请消除案底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1有前科不可以申请消除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我国案底不会消除,会一直记录在档案里,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
案底人员刑事案底如何申请消除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41.犯罪案底不能消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能否申请消除案底记录?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18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个人犯罪记录或前科履历无法完全被消除。这里所说的“案底”通常是指个人在参与犯罪活动后留下的记录或前科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进行查询。对于曾因违法行为被判刑并缓刑的人员,详细情况也可以在司法局进行查询。 尽管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消除前科记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项记录仅在司法机构及具有诉讼资格的律师处理刑事案件时,经过申请并得到许可后,方可针对特定查询
-
醉驾拘留案底可以消除吗拘留期间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期间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后,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