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旅行:交通事故缓刑者能否离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5 00:50:07 176 人看过

社区矫正的缓刑犯需要遵守特定的规定和程序,包括定期报告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地需经考察机关批准等。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缓刑犯遵守缓刑计划,同时保护社区的安全和公共利益。

社区矫正的缓刑犯可以在省内自由行动,但需要得到负责社区矫正的司法所的批准,并且需要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犯省内自由行动需批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需要遵守特定的制度。其中,缓刑犯在省内需要批准后才能进行自由行动。

对于缓刑犯来说,缓刑考验期限是在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和犯罪情节来确定的。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需要遵守特定的规定,如不得进入特定区域、不得从事特定活动等。

然而,对于缓刑犯来说,在省内也需要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自由行动。这是为了确保缓刑犯遵守相关规定,不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保障缓刑犯在省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因此,对于缓刑犯省内自由行动需批准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法律制度的,也是为了确保缓刑犯能够顺利服刑,维护社会稳定和缓刑犯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社区矫正的缓刑犯省内自由行动需批准,这是我国法律制度为确保缓刑犯遵守相关规定,不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保障缓刑犯在省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22: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缓刑人员可以出省吗
    交通事故缓刑人员出省需要报考察机关批准,允许的话,便可以出省。一、判缓刑现在是否能上班了判了缓刑能上班,在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二、7月1日缓刑新政策2020年7月1日缓刑犯罪人员应当遵循的规则为被宣告缓刑即日起,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移,应当上报考察机关,如需要外出打工,则必须通过当地社区部门和派出所进行批准。三、缓刑期间可以坐高铁吗缓刑是指,给予一定的考验期,暂时不执行刑罚,公安机关进行考察,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人接受考验的刑罚。缓刑期间是可以坐高铁的。缓刑是一种刑罚。如果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需
    2023-04-12
    478人看过
  • 港澳通行证跨省是否能签注
    一、港澳通行证跨省是否能签注可以的,需要本人带上身份证原件,港澳通行证原件,在异地办理的居住证原件到当地出入境部门申请办理的,一般7天内可以领取到签注。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异地续签,支*宝在微博中宣布的,从2017年2月21日开始,支*宝可支持国内109个城市异地续签港澳通行证,而且仅需2分钟就可以搞定哦。二、港澳通行证俗称双程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给中国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地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留学等非公务活动的旅行证件。
    2023-05-10
    239人看过
  • 跨省就业是否会影响缓刑?
    缓刑期间不能跨省工作。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开设赌场罪自首是否能判缓刑?自首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必要条件,但开设赌场罪自首不是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适用缓刑行还需要符合的法定条件,比如情节轻微、如实供述、主动退赔获得谅解等等,法院会根据各种条件综合考虑是否使用缓刑。《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2023-07-04
    494人看过
  • 跨省可以查得到车交通事故吗
    一、跨省可以查得到车交通事故吗一般不能在异地查询,必须到车辆户籍所在地的交管部门查询才可以的。二、交通事故的类型有哪些(一)按后果分类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的数额中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截至2012年11月10日,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和15.5%,其中煤矿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35.0%和34.2%。(二)按原因分类1、主观原因。指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本身内在
    2023-05-03
    365人看过
  • 交通事故可以跨省伤残鉴定吗
    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可以做伤情鉴定或者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肇事方给予赔偿,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可以作为伤残鉴定的参考标准。一、去哪做伤残鉴定伤残鉴定是由所在地社保局指定或认可的鉴定中心进行鉴定。一般伤残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等。工伤的伤残鉴定一般去当地社保部门的工伤鉴定中心,而其他情况的可以去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做伤残鉴定。二、伤残鉴定的时间伤残鉴定通俗来说就是受伤程度的鉴定,伤残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伤残鉴定机构呢,因为现在法医学鉴定已经市场化了,所以在选择机构的时候一定要
    2023-03-15
    446人看过
  • 诈骗罪跨省能判缓吗
    诈骗罪跨省可以判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诈骗罪可以判缓刑吗1、诈骗罪是否可去争取到缓刑,看该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2、缓刑适用条件是:(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
    2023-08-02
    368人看过
  • 缓刑释放者如何才能离开省份?
    缓刑者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可以出省。被判缓刑人员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监外执行可以先出省吗监外执行期间是可以出省的,但必须按照程序取得矫正机关的同意。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3-07-22
    429人看过
  •  能否在跨省地区进行法院刑事案件审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只能在案件发生地进行审理,跨省审判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刑事案件,立案也必须由案件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来进行处理。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只能在案件发生地进行审理。因此,跨省审判是不被允许的。另外,对于刑事案件,立案也必须由案件发生地的人民法院来进行处理,而不能在异地进行立案。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审 判 实 践 】 - - 跨 省 审 判 刑 事 案 件 的 具 体 操 作 流 程刑事案件可以异地审理吗?随着近年来对审判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各地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以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对于刑事案件来说,跨省
    2023-10-10
    196人看过
  • 能否将跨省社保进行转移?
    需要办理转移的。社会保险转移流程: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同省异地社保卡要换吗一、同省异地社保卡要换吗1、同省异地社保卡不需要
    2023-08-05
    317人看过
  • 能否在跨省打工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实行缓刑?
    罪犯在缓刑期间外出工作的前提是经调查机关批准。缓刑是指对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设定一定的考验期,对犯罪分子进行调查,并根据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处罚的制度。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进行社区矫正和社区矫正,即要求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回居住地接受监督教育,参加学习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跨省转学籍的流程跨省转学籍,学生监护人应持有效证明材料,向转入学校和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转学申请,经确认同意后,再向转出学校和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转学申请,经确认同意后,转交学籍档案,完成转学手续。跨省或跨省辖市转学,需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3-07-10
    439人看过
  • 跨省社保能否共享
    社保跨省可以查得到。异地查询方法如下:1、首先通过电话查询,参保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消费者可拨打12333,由语音提示来查询,不过需提供参保人的姓名、社保卡号、身份证号,电话还可以查询参保人的养老金明细等,此种方法是十分方便。2、上网查询,可在百度找到参保地的官网。社保跨省缴费的之前缴费作废了吗社保跨省缴费,之前的缴费不会作废。首先,社保跨省缴费是可以申请社保转移的,也就是把社保关系转移到现在工作的地方去,然后接着缴纳社保费用。异地会。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北京的缴费就不能计算,和并不到一起,少计算你的缴费年限,影响你的退休费的多少。因为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很多地区的缴费水平差距比较大,在低水平地区缴费,到高水平地区领取,高水平地区自然就会难以承受。如果想要在异地继续缴纳之前地区的社保,就需要进行社保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
    2023-07-06
    388人看过
  •  缓刑期间能否离开所在省份?
    本文介绍了缓刑考验期间罪犯应当遵守的规定和可以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决的情况。缓刑罪犯参加劳动时应同工同酬,同时判处附加刑的仍需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根据执行机关的批准,罪犯可以离开本省份,否则将不允许离开。如果私自外出的,情况执行的,是可以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期间的义务有哪些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
    2023-10-24
    317人看过
  • 执行局能否跨省拘留被执行人
    可以拘留的。现在全国法院都在加强强制执行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一、检察院不批捕公安机关应该怎么办呢检察院不批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认为该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二、刑事拘留期限多少天关于刑事拘留,拘留期限是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申请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的时间的
    2023-04-11
    315人看过
  • 网上通缉跨省能抓吗
    (一)只要是案件需要,办案单位的警察可以在中国境内任何地方抓违法犯罪行为人。不过,一般办案单位警察到异地抓捕违法犯罪行为人了,会寻求当地公安机关配合的。刑警跨省抓捕的案件肯定是刑事案件。对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在逃犯罪嫌疑人都要进行抓捕,不会分哪类刑事案件的。(二)如果要跨省抓捕,可以持办案单位的介绍信、办案人员的警察证及要抓捕的犯罪嫌疑人拘留证或逮捕证,到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就可以跨省抓捕,不需要专门申请。拘留证由分管副局长审批,逮捕证由当地检察院审批。一、网上通缉会通知家属吗法律没有规定网上追逃要通知家属,网上追逃是公安机关自己内部的行为,与犯罪嫌疑人家属无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上级公安机关也会通知在逃人员户籍地的派出所,让其家人找他争取自首。网上追逃不同于通缉。在刑事诉讼法中,通缉是一种执行逮捕的特殊形式,它的使用对象是应当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而网上追逃的对象不仅包括办理了逮捕法律手续
    2023-03-03
    47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期间能不能跨省转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0
      缓刑服役期间需要接受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监管,根据你的描述是可以申请变更居住地的,但是必须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愿意接收才行,需要提前去司法局申请。
    • 港澳通行证跨省是否能签注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26
      一、港澳通行证跨省是否能签注 可以的,需要本人带上身份证原件,港澳通行证原件,在异地办理的居住证原件到当地出入境部门申请办理的,一般7天内可以领取到签注。 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异地续签,支*宝在微博中宣布的,从2017年2月21日开始,支*宝可支持国内109个城市异地续签港澳通行证,而且仅需2分钟就可以搞定哦。 二、港澳通行证 俗称双程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给中国内地居民因私往
    • 跨省能跨省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5
      1、只要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满足15年以上,就可以在投保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投保地退休养老金待遇;r2、无论你在其他地方怎样缴纳,没有影响。但只能把两地社保合并你才能获得最大利益。r另外给你加一条:社保转移合并,只能转移至户口所在地才能合并。
    • 交警可以跨省处理交通事故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4
      可以的,交警的管辖范围是查处在道路上违章、违法行驶的机动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
    • 刑事拘留,能不能跨省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3
      如果刑事拘留羁押在看守所不能探视,如果行政拘留羁押在拘留所可以探视。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