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制止斗殴行为却致人死亡行为人构成什么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4 08:56:20 64 人看过

一、帮助他人制止斗殴行为却致人死亡

被告唐某接到自家汽修厂吴某电话,得知自己母亲被青年邹某打了耳光。唐某立即赶到现场质问邹某。邹某以挑衅性的语言说“打了又怎么样”。唐某被激怒,双方扭打起来,邹某吃了亏。后来,唐某主动放弃了殴斗。邹某于是跑进修理厂找到一根粗钢管,朝唐某打了一钢管,被唐某闪过。唐某乘机在邹某胸前抱住邹某,并对周围群众喊了:“帮忙”。吴某遂上前夺过邹某手中的钢管,并朝邹某头部打了一棍。邹某因颅内出血过多死亡。

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本文认为唐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且没有超出必要限度。

(一)唐某与邹某的行为起初属于相互斗殴行为,没有造成轻伤后果,仅仅属于民法上的人身侵害行为。在这过程中,唐某明显的放弃了殴斗意图,并停止了殴斗行为。然而,邹某拿钢管追打唐某的行为使得攻击加剧,严重威胁到了唐某的人身安全。因而,唐某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

(二)表面上看唐某抱住邹某和呼救行为与邹某死亡后果存在因果关系。然而这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为唐某抱住邹某和呼救的行为是在自身受到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发出的,他的行为本身也不会对邹某造成伤害。只是由于在唐某合法的自救过程中,介入了唐某意志以外的因素即吴某的个人行为才造成邹某死亡。吴某打击邹某的行为在当时情况下唐某是无法预见,也无法抗拒的。邹某的死亡对于唐某来说纯粹是意外事件,唐某不应该对此负刑事责任。

(三)唐某始终不存在伤害的故意。在到现场之前,唐某与吴某没有任何犯意联络,而是单独赤手空拳去和邹某理论;在殴斗的前后,唐某也没有使用凶器以及串通他人去伤害邹某;在邹某攻击加剧时,也没有任何证据和事实显示唐某是叫人来伤害邹某的。相反,唐某对邹某的死亡结果不是希望和放任,而是积极排斥的。在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时,需要结合全案来看。在没有证据证明时,也要根据“无罪推定”原则来做出有利于被告的认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7: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
    一、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如下分析:1.如果偷东西数额比较小,就属于一般违法行为;2.如果盗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如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则属于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
    2023-08-24
    413人看过
  • 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
    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至于是成立二者之间的什么罪,关键要看行为人对其不作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男子在明知道同伴不舒服,且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因不想付治疗费也没有联系其家人,就扔下同伴在车内就走了。在交通,时间,空间等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男子明知道自己不救助的行为可能导致同伴的死亡,仍然不采取救助的行为,然而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最后导致同伴死亡。男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致人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
    2023-08-18
    237人看过
  • 帮助他人诈骗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帮助他人诈骗涉嫌诈骗罪。帮助他人诈骗,是指促进别人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构成诈骗罪的帮助犯。只是在诈骗罪中起到从犯的作用,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信用卡诈骗涉嫌什么罪信用卡诈骗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定罪标准是:(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构成要件有什么1、信用卡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信用卡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信用
    2023-07-06
    394人看过
  •  阻止他人救助行为是否涉及犯罪?
    救助他人时,若妨碍施救行为或导致施救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则需认识到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些潜在的风险,积极采取行动,确保他人得到及时救助。构成阻碍他人实施救助的因素,以及阻止施救行为的人,必须认识到需要救助者的生命、健康法益正处于危险状态,施救行为正在进行中,以及自己的阻止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按刑法理论,该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救助他人需谨慎救助他人是一个值得赞赏的行为,可以体现人们的善良和社会责任感。但在进行救助时,需要注意一些法律事项,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首先,救助他人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救助过程中自己受伤,需要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应的证据,以便后续索赔。其次,救助他人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发现需要救助的人,需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如果是在户外需要救助的人,需要确保自己具备相应的技能和
    2024-02-19
    242人看过
  • 违规经营快艇致多人死亡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违规经营快艇致多人死亡行为人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一、较大的安全事故刑事责任刑法处罚的一般是重大安全事故,也就是一般死亡1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以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司法实践中一般在三到五年以下量刑,后果特别严重的可能排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安全事故分可能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二、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吗过失致人死亡是否构成犯罪依具体情况而定。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
    2023-02-28
    163人看过
  • 开车致人伤亡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一、开车致人伤亡是否构成犯罪行为意外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1.行为人驾车发生意外,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若其对交通事故不承担主要责任,则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2.造成交通事故死亡并承担主要责任以上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诉讼的时效是多久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交通事故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
    2023-12-14
    80人看过
  • 聚众斗殴中驾车撞人行为人构成应该何种犯罪
    一、聚众斗殴中驾车撞人2014年12月3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姚某某、刘某某、杨某某、赵某某、王某某等人酒后在某KTV唱歌过程中因琐事发生矛盾引发双方聚众斗殴。在斗殴过程中,被告人姚某某见同伙赵某某被对方王某某、刘某某等多人围攻殴打,遂驾驶其黑色本田雅阁轿车冲至院内人群,先后撞倒王某某、李某某、高某某等人,然后驾车离开。经鉴定,王某某的伤情属轻伤一级。公安机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但对于姚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存在较大分歧。二、行为人构成应该何种犯罪本文认为,姚某某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首先,姚某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从本案证据来看,姚某某受杨某某之邀参与斗殴,主观上首先具有斗殴之故意,但当姚某某看到同伙赵某某被对方王某某、刘某某等多人围攻时,自感力量悬殊、
    2023-06-04
    463人看过
  • 一人被四人斗殴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四人殴打一人属于的罪名如下:1、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2、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罪是指拉帮结伙,人数一般达三人以上,有聚众斗殴故意的互相殴斗的行为。要严格掌握聚众斗殴行为的定罪标准,防止把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以犯罪论处。聚众殴打他人是什么罪名聚众殴打他人构成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聚众斗殴罪的客观要件,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聚众斗殴主要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成伙结帮地殴斗。”聚众”,一般是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斗殴,主要是指的
    2023-07-03
    433人看过
  • 司机驾车过失致人死亡后逃跑再次撞死他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基本案情: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司机李某驾驶汽车进城拉货,和他同座在驾驶室的好友王某对李某说“今天早晨雾真大,开慢一点,免得出事”,李某随口说“没事儿,你放心好啦”,但接着又对王某说:“你也注意看着点”。于是,李某继续按照原来的速度开车,结果在一弯道处将一行人撞死。李某为了逃避责任,丢下被撞死行人的尸体,驾车逃跑,不久,他发现后面有车追来,以为是交警追来了,为了甩掉后面追来的的车,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驾车逃跑,结果又将一骑车人撞死。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分歧意见:在本案的审理中,对李某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其理由是:李某因过失将行人撞死后为了逃避责任,驾车逃跑,为了甩掉后面追来的车,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驾车逃跑,当时,李某应当预见到了雾天超速行驶有可能发生事故,但李某轻信凭借自己熟炼的技术和王某的帮助看望,
    2023-06-22
    117人看过
  • 阻拦其他人犯罪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
    一、阻拦其他人犯罪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如果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构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1、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2、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过程中怎样才算中止(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1、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2、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3、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
    2021-10-13
    196人看过
  • 为索财物在公共场所对他人进行围殴,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李某(女,21岁)因所乘坐的出租车在市内交通干道上发生小型交通事故,手臂皮肤被擦伤,回去后告诉其男朋友王某某。王某某遂带四名男子赶到事故地点,待交警处理事故完毕离开后,王某某称自己的女朋友刚才乘坐该出租车受伤,要求司机(在事故中未受伤)支付一万元赔偿款“私了”,五人还对司机拳打脚踢。司机不敢还手,辩解说自己没钱,是替别人打工的。经讨价还价,双方谈好6000元“私了”。司机给车主打电话详细地介绍了事件经过并请求车主送6000元来“解围”,车主赶来向王某某等五人支付了6000元。五人离开,将6000元挥霍一空,未交给李某。司机和车主报警,遂案发。公安机关对出租车司机未作伤情鉴定。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本文认为,因王某某的勒索行为与聚众斗殴行为之间属手段与结果的关系,故两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应当对被告人王某某择一重罪即以聚众斗殴罪一罪定罪处罚;而司机对于向王某某等五人支付的6000元,不可以作为附
    2023-11-25
    179人看过
  • 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一、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或者是帮助犯罪,但是如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共同犯罪的主犯是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实施教唆行为的人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按照主犯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不进行定罪。属于犯罪行为的,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
    2024-01-29
    22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非法拘禁致人死亡,行为人分别构成何种犯罪
    一、共同犯罪中非法拘禁致人死亡许某于2012年5月向杨某借款30万元,至今未还,许某一直在外躲债。2014年12月17日,杨某得知许某回到家中,便事先纠集邹某、唐某,以谈事为由将许某骗出。当晚20时许,由唐某驾车三人将许某带至郊区一栋荒废的平房内,并要求许某还钱。12月18日早上7时许,因许某没有偿还能力,且许某进行反抗,邹某便持刀在许某的背部连捅数刀。许某受伤后一直在流血,慢慢失去知觉。当日10时许,杨某、邹某、唐某将昏迷的许某留在平房内,三人驾车离开。12月19日早上8时许,死亡的许某被村民发现。二、行为人分别构成何种犯罪刑法第238条规定“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非法拘禁罪的转化规定,指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该转化规定究竟属于法律拟制,还是属于一种注意事项呢?本案中,邹某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
    2023-04-03
    459人看过
  •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2003年3月13日中午,家住河南省义马市香山街的张某(男,40岁)因经济纠纷与千秋镇农民刘某(男,42岁)发生口角,张某一时恼怒用拳头打刘某面部一下,刘某倒地昏迷,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结论为:刘某因患脑基底动脉硬化症,引起大脑右侧内囊出血,造成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干引起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案在对张某的定性上主要存在三种分岐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是意外事件,但张某应负民事赔偿责任。理由:1、在本案中张某虽实施了击打刘某面部的行为,造成刘某倒地、死亡的结果,但没有要致刘某死亡这个结果的故意。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张某与刘某只是因经济纠纷而发生口角,张某仅为了出气打了刘某一下,从张某只打了一下的情况来看,其并不是想将刘某打成个什么样,更不是想要刘某致死,也就是说张某不希望或者放任刘某死亡。2、张
    2023-06-14
    33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通过谈话过程中帮助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构成了帮助杀人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1
      这种行为属于刑法中所说的帮助自杀行为。帮助自杀,是指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或鼓励,从而坚定其自杀的意念和决心;或者在物质上加以帮助,如提供自杀工具,帮助实施自杀行为等,从而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司法实践中,对于前一种情况,由于帮助人对自杀者死亡的结果所起的原因作用很小,危害也不大,一般不追究杀人的责任。对于后一种情况,由于帮助人在物质上为自杀人提供了条件,或者直接参与了自
    • 行为人纠集多人殴打他人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8
      1、需要看具体的情节和造成的伤情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涉嫌和。2、不构成犯罪的,也应当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
    • 聚众斗殴行为人涉嫌什么构成犯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3
      召集但未实际参与聚众斗殴的,行为人构成聚众斗殴罪。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 打架构成他人自杀死亡算犯罪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6
      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
    • 帮助他人诈骗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9
      被迫帮助他人诈骗公司4万元,诈骗金额已达到较大标准,构成诈骗罪,但被迫帮助犯罪的是恐吓犯,必须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所以被胁迫帮助诈骗的按照下列量刑标准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况,处十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