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算婚前债务
算婚前债务的办法:一般情况下,产生于结婚登记之前的债务认定为婚前债务,且婚前债务一般由债务人自行清偿,但有证据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应由夫妻共同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婚前债务离婚后如何办
有婚前债务的,在离婚后,应当这样处理:
1、婚前有债务的,一般来说,该债务是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在离婚时,应当由一方个人偿还,另一方无偿还义务;
2、婚前的债务是为婚后生活而欠,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在离婚时,应当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的,双方可以达成清偿协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三、婚前债务婚后如何处理
婚前债务婚后分情况处理:
1.如果是双方又共同意思表示为共同债务或者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2.如果是夫妻一方在婚前所借的债务,夫妻没有共同意思表示,也不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就由债务人一方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n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婚姻前的债务如何婚后清算?
285人看过
-
婚前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结婚后如何计算?
265人看过
-
婚前债务公证:如何解决婚前债务问题?
426人看过
-
夫妻之间婚前债务应该如何算呢
245人看过
-
目前有债务如何离婚
97人看过
-
如何准确界定婚前债务和婚后债务
129人看过
-
婚前债务如何算离婚债务怎么认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24婚前债务离婚时一般应算作一方的个人债务,依法归个人偿还。但若债权人或债务人有证据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偿还。
-
丈夫借钱还婚前债务如何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3丈夫借钱还婚前债务,其所负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应该由丈夫个人承担。如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借款,特别是女方也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的,属于婚约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了。
-
离婚前债务是如何来算的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04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不予支持。但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按处理。”可见,即使是在婚前所负的个人债务,如果将其用于婚后的家庭共同生活,债权人都可以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对于婚后以个人名义向他人借款的,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也应当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用予以清偿
-
夫妻之间的婚前债务如何计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4夫妻之间婚前债务一般属于一方债务。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
婚前债务算共同债务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17如果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是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偿还。如果是赌债等债务,则不需要共同偿还。具体需要了解案件详细情况才可能给你专业的意见,如需要法律帮助,可以直接致电咨询(如遇本人繁忙可请稍后再拨)或者最好携带相关资料来律所与我当面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