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抚养权问题
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抚养权问题的方法是:
就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探视等都可以做具体约定。比如,约定清楚抚养权归谁,离婚后随同男方或女方共同生活;抚养费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例如每月、每年给付多少钱,也可以约定分几次给付抚养费。探视权的时间、地点、方式都可以进行约定。比如:每月看几次,每周的哪一天或者每天的探视时间、在哪里探视等都可以进行。
二、离婚抚养权法院怎么判决
法院判决子女抚养权的问题实际上是遵循的原则是:首先是由夫妻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才由法院进行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离婚抚养权可以变更吗
离婚后能变更子女抚养权。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有以下理由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院会予以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n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n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未成年孩子的抚养问题需要在离婚协议中明确规定。
282人看过
-
关于孩子抚养问题在离婚协议中怎么约定
356人看过
-
抚养权如何在离婚协议中解决
114人看过
-
抚养权如何分配?协议离婚中的孩子数量问题。
428人看过
-
抚养费纠纷:如何应对协议离婚中的抚养费问题?
477人看过
-
离婚协议中对于户口问题要如何约定
420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如何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2两周岁以下,一般给女方,除非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两周岁以上,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
-
协议离婚抚养权不明确应该如何办?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3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子女随哪方生活。 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是双方协议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除外。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应该尊重双方协议。
-
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如何处理, 在抚养问题中如何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对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应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因素。 2.应考虑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难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 3.在双方的各种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 4.10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随父还是随母,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在抚养问题上如何实施: 1.哺乳期内的子女的抚养。“离婚后,哺乳期内
-
离婚协议中如何约定财产分割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4协议离婚财产分割有效。协议离婚中,夫妻双方对于财产的分割是建立在夫妻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且没有损害社会或者第三人利益,那么该协议是有效的。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
离婚协议的抚养权问题能约定管辖地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03一般不能约定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服指定监护或者变更监护关系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法院《民事诉讼意见》第十条规定,不服指定监护或者变更监护关系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