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捐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并且公益性的捐赠也不可以随意撤销。如果公开承诺了捐赠,那么就相当于达成了捐赠协议,此时如果有诈捐行为就会涉及到民事纠纷。如果捐赠人有诈捐行为,受赠人可以向法院请求判决捐赠人限期内如约依法完成捐赠,如果捐赠人在法院判决后仍然拒不完成捐赠协议的,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定罪论处。此时诈捐的相关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诈捐金在法院判多少年?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第一百零七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第一百零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
(五)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
责任归属的思考与探讨
247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后损失责任归属的探讨。
403人看过
-
远光灯事故责任归属探讨
375人看过
-
小区火灾责任归属问题探讨
358人看过
-
探讨高空坠物责任归属问题
383人看过
-
门面房失火后责任归属探讨
39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自行车事故责任归属探讨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3在分析具体案件的实际情节及其与相应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之间的关联性时,关键在于评估交通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对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影响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如果不足的部分,则机动车一方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
-
有关连环车祸责任归属的探讨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3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如下: 1. 后方车辆与行驶中的前方车辆发生的追尾交通事故,后方车辆承担全部责任。 2. 夜间前方车辆未开启尾灯或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后方车辆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前方车辆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3. 前方车辆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后方车辆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前方车辆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4. 前方车辆在道路上停车后按规定开启了危险报警闪光灯并设置
-
有关货车司机酒驾事故责任归属的探讨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2在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下,责任判定依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中各方行为对事故产生影响及过错程度进行判断。首先,如果驾驶员饮酒过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那么责任应完全归其承担。 如果涉及两方或多方涉事,那么根据各自行为在事故中的影响及过错程度来划分主要、次要及共同责任。 最后,如果酒驾驾驶员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其他相关人员不需承担责任。
-
重新表述:探讨打架斗殴中的经济责任归属问题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0在某些情况下,打架斗殴中的经济责任可能需要双方共同承担。此外,各自承担的相应赔偿比例需要考虑到打架的起因以及双方的受伤程度。目前,法律已经规定了打架斗殴的民事赔偿责任承担问题。因此,到底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并不能简单地做出决定,需要具体案情来确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明确规定,如果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
-
骗捐诈捐要承担刑事责任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01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