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9 09:51:57 170 人看过

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一、回避制度的适用程序及适用对象

适用程序: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以下是适用对象: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二、成为诉讼代理人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以下材料:(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

三、领结婚证什么证件都需要

根据法律规定,领结婚需要的证件有:户口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港澳台居民需要的证件有:有效通行证、身份证、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5: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理相关文章
  • 关于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代理权限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的代理权限问题的批复法复[1997]1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陕高法[1996]78号《关于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否包括执行程序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权委托代理人。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记明委托事项和代理人具体代理权限的授权委托书。如果当事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没有写明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有代理权及具体的代理事项,代理人在执行程序中没有代理权,不能代理当事人直接领取或者处分标的物。此复。
    2023-06-06
    103人看过
  • 刑诉法关于诉讼代理人相关规定有哪些
    可以担任辩护人的有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一、刑事案件辩护人不能由怎样的人担任下列人员不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5.人民陪审员。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的人。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二、委托辩护人的主体有哪些?1、申请回避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
    2023-04-11
    190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伤情的鉴定
    第二百四十五条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补充鉴定:(一)鉴定内容有明显遗漏的;(二)发现新的有鉴定意义的证物的;(三)对鉴定证物有新的鉴定要求的;(四)鉴定意见不完整,委托事项无法确定的;(五)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补充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一、做伤情鉴定的程序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做伤情鉴定的流程为:(一)交通事故当事人治疗终结后,向原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写出伤残评定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伤残及治疗情况(伤情鉴定、病历摘要)申请请求事项,申请人、申请日期;(二)伤者必须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如果伤者15天内不提出伤残评定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得到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的权利;(三)
    2023-03-27
    210人看过
  • 刑诉中有关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有哪些
    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有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并代其进行诉讼的人。一、交通肇事逃逸取保候审申请主体有什么规定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即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明文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
    2023-04-12
    328人看过
  • 委托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委托诉讼代理人权限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因此其代理的事项和代理权限的范围都取决于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这些行为一般不直接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如调查收集、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等,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委托人作特别授权时,必须在授权书上写明具体的事项,若委托人在授权书上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应视为一般授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代理进行诉讼活动,其超越代理权限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除非得到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否则便属于无效诉讼行为,由其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023-06-06
    46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概述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以及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以及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民事诉讼基本事实举证责任分配民事诉讼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人民法院解决争议的活动。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解决争议的重要依据。而基本事实举证责任分配,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证据,由当事人
    2023-08-27
    109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二、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怎样的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行使相应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当然应当开始起算。2、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终止,但是此时并不意味着被代理人同时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被代理人并未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诉讼时效期间应自被代理人确定新的法定代理人后起算。3、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的,法定代理终止,如前所述,如果是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并未同时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诉讼时效期间应自确定新的法定代理人后起算;如果被代理人死亡,其请求权可以由其继承人继承的,且该继承人的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法
    2023-06-19
    17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代理人的职责和作用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作用有:一、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应当更好地代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二、律师在民事诉讼中还可以协助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三、律师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四、律师介入民事诉讼,对司法公平进行直接监督。五、律师通过民事诉讼促进法律的完善和进步。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谁按照民诉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被代替或被协助的当事人称为被代理人。“一定权限”又称为诉讼代理权限,即诉讼代理人为诉讼行为和接受对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权利范围。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协助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被代替或被协助的当事人称为
    2023-07-06
    370人看过
  • 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2、同等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他国公民、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对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他国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他国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同样限制的原则。一、道路交通事故诉讼注意事项1、人民法院居于主导地位。在赔偿诉讼法律关系中,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加诉讼的其他参加者原告、被告,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参加诉讼,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2、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活动。赔偿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是属于民事侵权纠纷,在审理案件中各种诉讼活动要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进行。如一审案件所适用的普通程序分
    2023-03-25
    15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人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人有哪些1、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包括:(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二、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权利1、有权调查收集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只有在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时,人民法院才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为了使当事人更好地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民事诉讼法赋予了诉讼代理人收集证据的权利。代理人可以调查收集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并要求有关鉴定部门
    2023-06-17
    69人看过
  • 关于规范法官与诉讼代理人关系的若干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诉讼代理人参与法庭诉讼的行为,充分发挥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坚决杜绝未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公民,以代理人身份参与诉讼活动并以之为业牟取利益和以宴请法官等名义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的现象出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一、凡到隆阳区人民法院参加诉讼活动的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公民,必须同时出示律师资格证或法律工作者证书、律师执业证或法律工作者执业证书、所在执业部门的介绍信、有明确委托权限的委托书,否则不得以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参加诉讼活动。二、公民个人不得以从事诉讼代理活动为常业。以当事人近亲属名义参加诉讼活动的,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公民个人符合担任代理人法定条件,并到隆阳区人民法院参加诉讼活动的,须向隆阳区人民法院出具详细的个人身份证明、与委托人之间关系的证明等材料,经隆阳区人民
    2023-02-15
    340人看过
  • 抗诉的相关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
    1、关于民事抗诉的范围。必须明确的是,民事检察监督应当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或者“全程监督”。2、各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同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裁判及调解书,认为符合法律规定抗诉条件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关于刑事抗诉的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第二百五十五条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百五十六
    2023-07-06
    45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司法鉴定规定的问题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二、现行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一)、司法鉴定的启动中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启动问题是鉴定程序的起点,又是一个国家司法鉴定制度的核心问题。在设置鉴定的启动权时,必须充分实现对当事人双方的平等对待,防止双方的权利失衡。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
    2023-04-01
    40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关于专家辅助人有何规定?
    专家辅助人,具备某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经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在法院同意情况下,到庭对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发表意见,辅助其进行诉讼的人员。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人民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质。律师补充:创设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重要意义:①提高了当事人对专门问题的参与性;②有助于法官保持必要的独立性。专家辅助人的作用:①就案件的专门问题进行说明、接受询问;②帮助当事人对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发表意见、进行询问
    2023-05-06
    35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理
    词条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代理
    相关咨询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规定的内容是怎样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律师、人民团体、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被委托为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
    • 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诉讼吗,有哪些人代理诉讼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2
      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
    • 民法典中关于代理人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02
      民法典对于人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法律,因为许多民事纠纷的解决都需要依据民法典来进行。民法典是一部非常完善的法律,主要作用是解决民事纠纷,保障人们的利益。其中,民法典还规定了代理的相关内容。那么,民法典代理人需要遵守哪些规定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温馨提示】如果您遇到类似问题,不要担心,点击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合适的律师,帮助您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 2019年民事诉讼法关于亲属代理问题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6
      民诉法解释第八十五条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 民事诉讼法诉讼代理人怎么确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28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