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如何确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21:24:31 359 人看过

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的确定需要遵循如下规则: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缓刑的规定,则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一、取保候审可以当庭带走吗

取保候审判缓刑可以当庭释放。缓刑的执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督官,罪犯应定期与缓刑监督法官联系,报告情况,这一类占绝大多数。另一类是由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由原审法院指导。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设有这样的机关。此外,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1款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应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告缓刑时,应同时宣告缓刑的考验期。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对犯罪人已先行羁押,羁押的期间也不计算在缓刑考验期限的时间之内,更不能将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缓刑考验的时间。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此外,根据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害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这是一种特殊的缓刑规定,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的对象缓刑执行的特殊处理制度,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

二、交通事故必须没有谅解书才能缓刑吗

可以。谅解书只是缓刑的适用条件之一。

1、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3)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2、缓刑的考验期:

《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3: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缓刑相关文章
  • 缓刑考验期是什么意思,缓刑考验期如何计算
    一、缓刑考验期是什么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二、缓刑考验期如何计算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根据刑法第42条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即使犯罪分子被判处一个月的拘役,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也不能少于2个月。如果实行数罪并罚,犯罪分子被判处1年的拘役,缓刑的考验期限最高也只能在1年以下、2个月以上的范围内确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决定缓刑考验期限,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犯罪的情节,悔罪的表现以及判处的刑期,在考验期限的幅度内决定犯罪分子的考验期限。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提出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的法定上诉、抗诉期满的第2天。
    2023-04-20
    253人看过
  • 有期徒刑、缓刑和考验的限制时间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是在原判刑期以上,然后五年以下的,但最低的考验期限是一年的。因为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是在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的,并且最少不能低于一年的,其缓刑考验期限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的,所以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是要根据原来判处的刑罚来确定的。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多久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一般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此外,缓刑的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3-07-01
    363人看过
  • 缓刑有考验期吗缓刑考验期分为哪几种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缓刑考验期一般根据主刑的种类不同分别有两种,分别为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以及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什么是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2023-07-29
    371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计算缓刑考验期的起始日期
    一、如何正确计算缓刑考验期的起始日期缓刑考验期的期间的起算日,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其中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少于二个月;而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少于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二、缓刑后需要做什么缓刑后需要做的是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管理、依法参加社区矫正。同时在缓刑考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等等。《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
    2023-10-05
    395人看过
  • 死刑缓刑考验期内怎么办缓刑考验期满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依据《刑法》第五十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判死刑缓刑考验期怎么算在改造罪犯的刑事司法实践活动中,有的死缓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虽然没有故意犯罪,但也没有明显的悔改表现,应当如何处理有的人提出,对这样的罪犯可以延长其死缓的考验期限,视其在延长的死缓考验期限内的表现,再作处理。我们认为,这种意见的提出缺乏法律依据如果死缓的考验期限能够任意延长的话,那么本法所规定的二年期满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对
    2023-07-24
    303人看过
  • 考验期起始:缓刑犯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期限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刑法条文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的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理由如下:(一)从刑法条文来看,确定之日不应是生效之日;(二)从缓刑考验期限的性质上看,确定之日不是生效之日;(三)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将出现法律漏洞,即在被宣告缓刑的判决生效以前被告人有撤销缓刑的法定情形却面临缺乏撤销缓刑的法律依据;(四)将缓刑考验期限从宣判之日起计算,可以在判决书中明确缓刑考验期限的起止时间;(五)将缓刑考验期从宣判之日起计算,并不影响公安机关对被告人的考察。缓刑考验期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
    2023-07-03
    319人看过
  • 拘役缓刑和有徒刑缓刑的考验期是一样的吗?
    一、拘役缓刑和有徒刑缓刑的考验期是一样的吗?1、拘役缓刑和有徒刑缓刑的考验期不是一样的《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2、曾经被判处拘役不可以开出来无罪证明因为拘役是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体现,所以拘役属于一种刑事处罚,不可以认为是无罪。既然犯过罪,有犯罪记录所以不能开具无犯罪证明。3、被判拘役能缓刑。缓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适用缓刑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适用缓刑必须是确有悔改表现,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累犯不能适用缓刑。(4)上法院争取缓刑(5)缓刑不需交保证,但要交罚金。二、有期徒刑、拘役的区别是什么?有期徒刑、拘役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不同、执行场所不同等。1、适用对象不同有期徒刑既适用于罪行较
    2024-01-27
    272人看过
  • 有期徒刑最少为多少年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一、有期徒刑最少为多少年,缓刑考验期是多久有期徒刑最少六个月,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二、缓刑考验期的要遵守什么缓刑考验期要遵循的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三、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怎么办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处理: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
    2023-05-10
    94人看过
  • 如何确定有期徒刑的期限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可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可达20年。此外,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又犯新罪,以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为基础来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可能超过15年,甚至超过20年。有期徒刑的刑期,刑法规定从判处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所谓“判决执行之日”,是指人民法院签发执行通知书之日。一、有期徒刑期限的例外情况《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第一,根据《刑法》第50条的
    2023-03-27
    103人看过
  • 缓刑考验期期间的义务有如何的
    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此外,根据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害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这是一种特殊的缓刑规定,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的对象缓刑执行的特殊处理制度,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它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和影响一般的罪犯(暴力犯罪除外),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只是不用进监狱
    2024-01-25
    58人看过
  • 有期徒刑一般缓刑考验最低多少时间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是一年。因为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因此最低是一年。缓刑的考验期限,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的。一、根据刑法规定,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是什么意思?有期徒刑一年并缓刑两年,是指宣告缓刑,两年期满后,原判一年不用再执行。前提是两年内不能再违法犯罪,否则撤销缓刑,执行一年的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罪犯刑罚,但是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就对其不再执行刑罚了。不执行刑罚并不代表罪犯没有犯罪,而且其毕竟对社会有不利的因素存在,所以法院就依法会对罪犯规定一个考验期,在此期间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如果在考验期内罪犯真的对社会没有危害性了,且遵守法律法规。经过这个考验期后就不再执行以前的刑罚了。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
    2023-06-27
    281人看过
  • "缓刑考验:有期徒刑是否可达四年以上?"
    四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判缓刑。缓刑的执行条件虽然是由法律规范所明文规定的,原则上只能那些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罪主体,或者是是拘役的违法者,才可以适用缓刑的规定。判处四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更高,不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不能适用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拘役和有期徒刑能否并罚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可以并罚,只执行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
    2023-07-09
    445人看过
  • 考验期与缓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缓刑的考验期限如下: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的刑期要大于两个月。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的要大于一年。缓刑考验期故意犯罪还能缓刑吗?实践中,对缓刑考验期间内犯新罪的被告人能否再次适用缓刑争执不下。一种意见认为,在考验期间内再犯新罪是被告人违反应遵守的规定中最严重的形式,数罪并罚后应一律不得适用缓刑。另一种意见认为。此种情况既然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即属于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即可。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和后罪为过失犯罪的,如果符合条件可以适用缓刑,对缓刑考验期间故意犯罪的不能再次适用缓刑。第一,从缓刑制度的沿革来看。1997年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一是增加了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的规定;二是使缓刑犯考察要求更符合实际;同时将撤销缓刑的条件进一步具体化。刑法修正案(八)
    2023-07-19
    250人看过
  • 缓刑期间打人如何处理?缓刑的考验期有多长
    一、缓刑期间打人如何处理缓刑期间打架,如果造成轻伤以上的,可能构成犯罪,会被撤销缓刑。如果是一般的治安违法事件,会被给予行政处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有三种情况:第一,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9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第二、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
    2023-04-28
    17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缓刑
    词条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缓刑
    相关咨询
    • 缓刑考验期是不是缓刑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是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3
      缓刑是不用坐牢的,缓刑期内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定期要道当地公安机关报到备案。 缓刑在我国刑法中,使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这样轻微的刑事处罚,如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执行。 2年内表现良好,确实有悔过表现,没有新犯错,2年后,无需坐牢,1年的刑期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缓刑2年内有新的犯罪行为,则撤销缓刑,之前1年刑罚与新的罪行一并处罚。 死缓是一种特例,一般都会是无期徒刑。 拓展资料:
    • 考验期怎么计算,如何确定缓刑考验期标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缓刑考验期怎么计算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
    • 缓刑考验期限是多长时间,为什么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5
      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按照判决确定之日起算缓刑考验期的原因如下。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
    • 缓刑考验期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会有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缓刑考验期是如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为什么缓刑考验期要这样规定?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
    • 如何确定缓刑考验期的起算日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6
      这样确定缓刑考验期的起算日: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