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危险责任的归责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2:14:11 474 人看过

一、高度危险责任的归责原则

高度危险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高度危险作业作为一种行为,其行为的方式是作为只要作业人实施了作业行为就构成了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

(二)有损害结果。高度危险作业的损害结果包括人身方面的损害结果和财产方面的损害结果。其赔偿的计算方式和其他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结果的计算方式大致相同,只要高度危险作业行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害就符合损害结果的这一要件。

(三)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高度危险作业行为必须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应由被侵权人负举证责任。如果无法证明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则推定为存在因果关系并由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高度危险责任的法律特征

(一)某一活动或者物品对周围环境(不是对自己)具有高度危险性:

1、该活动或者物品的危险性变为现实损害的几率很大;

2、虽然活动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害非常大,后果计较严重,也应视为具有高度危险;

3、该种活动或者物品只有采取技术安全的特别方法时才能适用。

(二)涉及该种活动或者物品的高度无限作业具有合法性(至少不为法律所禁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6: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高度危险责任相关文章
  • 高度危险责任的特征是什么?
    一、高度危险责任的特征是什么?1.某一活动或者物品对周围环境(不是对自己)具有高度危险性:A.该活动或者物品的危险性变为现实损害的几率很大;B.虽然活动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害非常大,后果计较严重,也应视为具有高度危险;C.该种活动或者物品只有采取技术安全的特别方法时才能适用。2.涉及该种活动或者物品的高度无限作业具有合法性(至少不为法律所禁止)。高度危险行为人实施高度危险活动或者管理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高度危险责任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二、高度危险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1.须有危险活动或者危险物对周围环境致损行为;2.须有损害后果存在和严重危险存在;3.须有因果关系存在。三、高度危险责任的赔偿法律关系主体是谁?1.赔偿义务主体:危险活动或者危险物的作业人(所有人或者经营者);2.赔偿权利主体:受
    2023-06-18
    271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原则是怎样的
    (一)在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承担责任的比例如何确定,通说认为以“平均分担说”为妥。即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契约另有约定外,在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划分上,一般是平均分担的,各人以相等的份额对损害结果负责,在等额的基础上,实行连带责任。因为在共同危险行为中,不知谁是实际致害人,各行为人致受害人损害的概率相等,过失相当,且由于共同危险行为责任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在共同危险行为人责任的承担上,各人以相等的份额对损害结果负责。当然,这种平均分担是以他们应首先承担连带责任为前提的。(二)部分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后,可否向其他共同危险行为人追偿,各国的法律规定不一。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负有连带债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民法典》规定:“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
    2023-04-04
    78人看过
  •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是什么,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包括什么
    一、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是什么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意义是:1.能体现国家对违约行为立法政策的选择。如严格责任在于合理补充债权人的损失,体现了维护非违约方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的旨趣;而过错责品交易中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观念相一致,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则能体现合同责任的惩罚和教育功能。2.理论意义。由于归责原则所解决的是合同责任的责任根据或标准,它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归责原则也就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任何人对违约责任制度予以探讨,都不可能回避归责原则问题。3.司法意义。司法人员正确掌握归责原则,有利于从案件伊始判明非违约方有无证明违约方过错的义务,从而正确司法。4.对当事人的意义。当事人明确自己案件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利于收集有利于自己主张的证据,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包括什么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通常包括两种: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2023-02-28
    424人看过
  • 高度危险作业的举证责任分配
    一、高度危险作业的举证责任分配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诉讼与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不同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构成侵权行为的四要件,由于两种侵权类型都适用无过错的归责原则,故受害人都无须对加害人具有过错负举证责任,但受害人均须证明存在有侵权行为、有损害后果,差异在于损害后果与加害人的侵害行为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证明上。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应对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学和科学有时尚不能完全揭示侵害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原因,受害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是一种盖然性的证明,否则对受害人来说并不公平。在受害人就因果关系的盖然
    2023-06-18
    493人看过
  • 归责原则在合同责任制度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归责原则决定着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范围主要依据损失的多少、过错的程度等因素。第二、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以过错为核心,有过错便有责任,无过错便无责任。第三、归责原则决定着合同责任的承担方式。在过错责任原则下,损害赔偿责任系最重要的责任承担方式,而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须以其过错为条件。第四、归责原则决定了举证责任承担的问题。一般采用过错推定的方式,即要求非违约方仅就对方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第五、归责原则决定了免责事由的情形。在过错责任原则下,不可抗力是主要的免责事由,但债务人遭受的没有过错的意外事故也是免责的事由;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有不可抗力是免责事由。
    2023-06-18
    229人看过
  •  危险驾驶刑事责任的判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危险驾驶罪行的刑罚为拘役,并处以罚款。该罪行为包括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危险驾驶罪行的刑罚为拘役,并处以罚款。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行为。 危 险 驾 驶 罪 如 何 认 定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违反交通规则,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危险驾驶罪的认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要件: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险,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险发生。2. 行为要件:行为人在道路上违反交通规则,包括酒驾、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3. 危险程度: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达
    2023-09-03
    462人看过
  • 教务机构责任归责原则
    一、教务机构责任归责原则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教育机构实行推定过错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除非其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才不承担责任;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教育机构实行过错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举证教育机构未尽教育、管理职责,并由教育机构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否则教育机构不承担责任;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没有作出特殊规定,则应按照一般侵权责任来认定教育机构是否应担责。对于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则应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第三人侵害场合,教育机构未尽管理职责的证明责任应当由教育机构承担;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第三人侵害场合,教育机构未尽管理职责的证明责任则应当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承担。二、教育
    2023-06-07
    402人看过
  •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归责原则
    劳动者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一、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一)、《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条款、违反竞业限制的行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表现在劳动者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主要包括:(1)自动离职。即劳动者以擅自离职、违约出走、不辞而别、跳槽等方式强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故意失踪。即长期不回用人单位工作或与用人单位失去联系。2、违反保密条款。《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五条规定:“劳动者违反
    2023-04-06
    414人看过
  •  责任归属判断原则
    以上三种改写都表达了追尾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主要思想是如果事故是由于一方当事人过错导致的,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过错导致的,各方根据其过错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改写:1.追尾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如下:-如果事故是由于一方当事人过错导致的,那么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过错导致的,那么各方根据其过错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如果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2.以下是追尾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过错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于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过错导致的,那么各方根据其过错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
    2023-09-05
    261人看过
  • 哪些情况属于高度危险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的一般规定主要有:1、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活动区域受到损害,管理人能证明已经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尽到充分警示义务的,可以减轻或者不承担责任。3、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但行为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高度危险责任构成要件(一)须有危险活动或者危险物对周围环境致损行为;(二)须有损害后果存在和严重危险存在;(三)须有因果关系存在。2、高度危险责任的法律特征(一)某一活动或者物品对周围环境(不是对自己)具有高度危险性:1、该活动或者物品的危险性变为现实损害的几率很大;2、虽然活动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害非常大,后果计较严重,也应视为具有高度危险;3、该种活动或者物品只有采取技术安全的特别方法时才能适用。(二)涉及该种活动或者物品的高度无限作业具有合法性(至少不为法律所禁止)
    2023-08-02
    484人看过
  •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免责事由
    「侵权法第6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法第7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一般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大原则,具体细分为五项(一)、过错责任含义:过错——注意义务之违反:故意、重大过失、一般过失注意: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二)、过错推定责任注意:发生损害即推定有过错,被告通过证明无过错可以免责(仅限于法律特别规定)过错推定责任的范围:1.物件致人损害责任(侵权法第22章:大多数的建筑物、工程物、堆放物、树木等)2.动物园的饲养动物责任(侵权法第81条)3.无行为能力学生校园事故责任(侵权法第38条)4.医疗事故责任(侵权法第58条)(三)、相对的无过错责任注意:不以过错为要件,但存在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
    2023-04-26
    391人看过
  • 医疗责任归责原则及医疗责任的例外
    医疗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原则、过错推定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三种,其中过错原则是医疗责任归责的基础原则,后两种归责原则只能其辅助作用。医疗责任的例外主要是指当发生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情况特别危急而医院尽到了合理诊疗义务、受制于医疗水平无法治疗时,医疗机构不承担法律责任。一、医疗责任归责原则医疗责任归责原则有如下三种:1过错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2.过错推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3.无过错责任。在医疗行为中,只要医疗机构使用了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无
    2023-06-04
    450人看过
  •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二)
    2、过错责任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在美国,过错责任原则起源于1851年郎迈德诉霍利德[27]一案和1852年托马斯诉温彻斯特案[28]的判决根据,正式确立是在1916年美国纽约上诉法院审理的麦克弗森诉别克汽车公司案。该案案情为:原告从零售商处购买了一辆由被告制造的汽车,当他驾车行驶时,因车轮破裂,汽车突然翻覆,原告被抛在外而受伤,遂向被告提起求偿诉讼。被告引英国合同责任判例作为抗辩。卡多佐法官代表上诉法院多数意见表示拒绝接受英国判例的约束,因为它不适用于今天的旅行条件。他还指出:托马斯诉温彻斯特案的原则并非局限于毒物、爆炸物及具备同等性质的物质,还包括其他危险品。他进一步指出:制造者如果知道该项物品将由买受者以外的第三者未经检查而使用的。则无论有无契约关系,制造者对该项危险的制造,均负有注意义务。制造者未尽注意的,就所产生的损害,应负赔偿责任。[29]最后,法院判决被告败诉。在英国,
    2023-06-07
    130人看过
  • 高度危险责任纠纷的类型有哪些
    (1)民用核设施损害责任纠纷,是指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核设施的经营者依法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所引发的纠纷。民用核设施包括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气供热厂)、其他反应堆、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以及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的核设施;而核事故是指核设施内的核燃料、放射性产物、废料或运入运出核设施的核材料所发生的放射性、毒害性、爆炸性或其他危害性事故,或一系列事故。(2)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纠纷,民用航空器损害责任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之外的航空器(包括飞机、飞艇、气球等)造成他人损害的,航空器的经营者依法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所引发的纠纷。(3)占有、使用高度危险物损害责任纠纷,是指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就其依法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所引发的纠纷。(4)高度危险活动损害责
    2023-05-05
    101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高度危险责任
    相关咨询
    • 什么是高度危险责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高度危险责任的法律特征: 1.某一活动或者物品对周围环境(不是对自己)具有高度危险性:.该活动或者物品的危险性变为现实损害的几率很大;b.虽然活动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害非常大,后果计较严重,也应视为具有高度危险;c.该种活动或者物品只有采取技术安全的特别方法时才能适用。 2.涉及该种活动或者物品的高度无限作业具有合法性(至少不为法律所禁止)。二、高度危险责任归责
    •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是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2
      1、被侵权人故意,如自杀、自伤。 2、不可抗力。 3、自甘风险,自甘风险是指受害人原可预见损害的发生又自愿甘冒损害发生的危险,结果损害却真的不幸发生了。 4、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
    •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是什么意思,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
      高度危险作业是指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高度危险责任是指:持有或经营某特定具有危险的物品、设施或活动之人,于该物品、设施或活动所具危险的实现,致侵害他人权益时,就所生损害负赔偿责任。一、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高度危险作业作为一种行为,其行为的方式是作为只要作业人实施了作业行为就构成了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
    • xx系中高度危险责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6
      第一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二条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核设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或者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第三条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第四条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
    • 高度危险品致害责任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8
      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占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责任。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