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交网站都需要填写一大堆私人信息,我们常常怀着坎特不安的心情在斟酌之后填上了它们,当然还记得检查一下各项的隐私环节。但由于现实中隐私规则的复杂性,一般的网站对于信息的分享程度限制都很有限。
社交网站则像一个小村镇,电脑技术让村民的所有隐私大白于天下,用户在网站上发表有关自己生活和经历的各种信息,其最大的危险在于,一不小心这些照片和信息就有可能被你的上级,老师或者家人看到,或者某个被不认识的人将它公布。其后果不堪设想,就像菲尔普斯一样,因为一张照片被停赛。然而,更为恶劣的是,网络公司也有可能不经你的充许就查阅你的信息,然后向陌生人推介,也许你看了不该看的电影或者买了某个很烂的商品,很快就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为了保护好自已的隐私,专家建议大家在上网时选择高度私密的方式,把自已的搜索记录全部删除;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时要小心谨慎,要记住隐私是你自己创造的,—旦你在网上公布了某些信息或照片,就不知道它们最后会落到谁的手里;采取保护措施,仅仅允许亲密的朋友分享你的信息;当使用邮箱时尽量不要透露银行帐号或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等敏感信息;不要盲目信任他人,避免接受问卷调查或者测验,也不要接受索要你的信息或邮箱的免费软件。
如果说现有隐私规则的简陋以及隐私需求的时间变化性让我们在网上表达时多了分顾虑,那么网站本身的对隐私规则的践踏也同样值得我们去谨慎。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变现,用户的行为可以变现,这些对于网站经营者都是一种诱惑。
据今年的媒体报道显示,谷歌可以绕过Sarari浏览器的隐私设置,对Mac和iPhone用户的浏览行为进行追踪。Facebook迄今为止最大的失误就是推出的Beacon广告平台。Beacon平台能将用户的网络购物等在线活动情况自动发送给其好友,但这一功能遭到了广泛的争议,不少用户纷纷抱怨说Beacon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这也再次表明,网络广告行业亟需在隐私问题上加强自律。如果一意孤行,不仅会失去用户的信任,有朝一日还很有可能会遭到监管部门的重罚。这一情似乎有些况类似于银行。监管松懈导致他们肆意妄为,但现在却面临了更严格的监管。如果谷歌和Facebook等企业的行为太过分,最终也将可能因为严重侵犯用户隐私而必须对其严励监管,导致其业务受到威胁。
-
如何在互联网上保护个人隐私
250人看过
-
网络运营者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255人看过
-
违反儿童隐私保护条例的三网站被重罚
122人看过
-
保护个人隐私的量刑标准
205人看过
-
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有哪些,什么是隐私
358人看过
-
盗窃他人隐私如何定罪,在网络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230人看过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
保护个人隐私包含哪些方面?任何保护个人隐私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7个人隐私包括:身体隐私、行动隐私、行为隐私、身份隐私、名誉隐私、肖像隐私、个人收入隐私、个人经历隐私。个人隐私包括内容: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
-
人在网络中怎样保护个人隐私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141、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2、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3、网络
-
-
如何保护网站中个人隐私权?什么情况下可以在网站中使用对您的信息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此处我们仅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例子。 在申请邮箱、个人主页和进行网上购物之前,网站往往会要求网民们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电话、信用卡号码、家庭住址,甚至是在金融、医疗、税收等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方面的资料。由于网站可以在网民的电脑里设置一种叫做“小甜饼”(Cookies)的记号,它可以帮你记住经常使用的一些密码,使你不必每次重新输入。要是你常在网上购物,它还可以记住你每次购物栏里的内容
-
如何利用互联网保护个人隐私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8网络用户在网上冲浪是应当注意使用安全正规的网站与软件,避免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