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账户核对法
一是到企业的开户银行调查其开户情况,掌握其全部银行账户,然后同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所掌握的账号比提供的多,就有账外经营的情形存在。
二是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对银行对账单上有业务记录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无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应作重点调查。
三是将销售收入明细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有关记录进行核对,如果存在库存商品明细账有减少记录,而销售明细账无记录的现象,应进一步调查库存商品的去向,检查是否有隐匿收入的行为。
四是将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与库存商品入库单核对,检查有无将库存商品少入库或不入库而进行账外经营的现象。
2、投入产出核对分析法
即在掌握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部门的消耗与产出配比,计算出产品的产量,再按企业产销比率计算出企业应实现的收入,然后与企业实际销售收入进行对比,若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隐匿收入不入账的问题;还可以将企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和年报中反映的产品产量与会计账表所核算的产品入库产量进行核对,若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产品不入账、账外销售的问题。
3、核对营销业务记录法
企业销售业务一般在营销部门都有所记录,可以通过核对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并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现货交易或销售收入不入账、账外设账、偷逃税款等问题。
4、突击盘点法
即对库存资金及存货进行突击检查,从中查找漏洞。
一是对库存现金的盘点采取临时检查的方法,检查其账实是否相符。如果盘点的实际数大于账面数,且无正当理由的,就很有可能存在账外经营,需进一步进行核查。
二是对存货实施突击盘点,如果实际数量、品种要比账面多,说明有库存商品少入账或不入账的现象,应进一步检查其是否存在账外账的情形。
5.票据、存根核对法
企业的票据、存根是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核对票据存根和会计记录可从中发现账外收入。将单位对外开具的发票、收据存根联与记账联逐一进行核对,检查记账联是否有缺号的现象,是否与存根联相符;同时将发票、收据存根与销售合同核对,检查企业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的行为。
-
税务稽查人员查处企业“账外账”的方法有哪些
400人看过
-
国有企业内外收入的监督检查方法有哪些?
253人看过
-
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项目有哪些?
497人看过
-
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有哪些?
321人看过
-
企业社保账号登陆查询的方式有哪些?
304人看过
-
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98人看过
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签约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会计记录是指对经过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经济业务。采用一定方法记录下来的过程。 在会计记录中,对于经过确认而可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每项数据,要运用预先设计的... 更多>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的法定条件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的法定条件如下: 1、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 2、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3、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 4、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它解散原因已经出现。
-
境内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经营方式都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91、受理 委办收文窗口接收项目备案申请后,当日通知外资处经办人员收文并签收。经办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委职权范围的,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2)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需要补正有关材料的,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3)申请事项属于我委职权范
-
国有企业参与中外合资经营有哪些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且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所享有的权利为一定是私有企业经营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3私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董事会及经理人员代表公司法人经营业务的权利。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所以说,所谓经营权是指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对企业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 管理权: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证明,管理权和所有权密不可分,所有权决定管理权。投资者依据公司章程就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投票表决进而对企业经营形成控制权力。合资企业各方
-
小企业经营标准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27小企业标准具体如下: 1、若为农、林、牧、渔业,则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3、其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