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给付的特征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8 20:13:27 404 人看过

(一)行政给付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条件

也就是说,行政相对人要获得相关的物质帮助,必须事先向有权实施一定给付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即使是在自然灾难等特殊条件之下的行政给付行为,一般也需要行政相对人在领取救济物资时办理一定的手续,这些手续可以视为一种补办的行政给付申请。

(二)行政给付是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给付的主体一般是行政机关,但是也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行政给付的方式逐步趋向多样化。在许多领域内,行政给付并不是由行政机关直接实施,而是由行政机关拨出专门的款项,支持某些社会福利组织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来实施。只要这种给付行为有特定的法律依据,它就仍然属于一种行政行为。

(三)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以一定的物质帮助权益

我国行政法学界通说认为,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行政机关给与行政相对人一定的物质利益,这种物质利益表现为一定的金钱、物品等实物。实际上,行政给付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一定的物质帮助权益。至于行政主体所为的给与行政相对人一定事物的行为,只是对该行政给付行为的执行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事实行为。

(四)行政给付的对象是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之下的行政相对人

究竟何种特殊状态之下的行政相对人可以成为行政给付行为的对象,必须由规范性法律文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因为行政给付的基础是国家的财税收入,国家机关的一切财政收支必须依法进行,而不得随意支配。一般而言,行政给付的对象是因为某种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与对国家、社会曾经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公民,如灾民、残疾人、鳏寡孤独的老人与儿童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29日 0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主体相关文章
  • 政府采购特征有哪些
    政府采购与其他采购活动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方式的市场化。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变革,是财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从采购决策到采购方式和程序的选择都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第二、政府采购不以赢利为目的。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不是为了生产经营和转售,但是政府采购也注重社会效益,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为采购的出发点。第三、政府采购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政府采购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可以起到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第四、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并以竞争的方式作为实现采购目的的主要手段。竞争是在开放的市场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也就必然成为政府采购的最主要的方式。第五、政府采购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突出表现在:采购决策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采购的方式和程序由法律明文规定;采购机关的权利受到法律的制约;采购的对象受到法
    2023-06-13
    254人看过
  • 什么是行政复议,有哪些具体的特征
    一、什么是行政复议呢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申请的具体申请行为进行合法审查、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如果有以下情形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1、行政复议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在行政复议中受到审查。2、行政复议审查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为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在提起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的同时,可以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规定,提出进行审查的请求。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二、行政复议有哪些特征1、行政复议以行政争议和部分民
    2023-06-06
    318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1、独立的权利主体;2、利害关系人同行政许可行为有内在必然联系;3、利害关系人受法律保护;4、利害关系人是随着行政许可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一、行政复议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利害关系人的法律特征:1、独立的权利主体;2、利害关系人同行政许可行为有内在必然联系;3、利害关系人受法律保护;4、利害关系人是随着行政许可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
    2023-06-26
    290人看过
  • 简答交通事故的行政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属于行政行为。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进行的划分。而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所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有行政行为的特征。一、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处理?一、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不是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二、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复核的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二、交通事故认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交通事故认定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核,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
    2023-03-31
    199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
    一、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1.无效行政行为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没有法律约束力,不产生行政主体期望的法律效力。2.无效行政行为赋予权利的,任何人无尊重权利的必要,在任何诉讼程序中均可作出独立判断。3.进入执行程序的无效行政行为,执行行为是无效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赔偿。4.以无效行政行为为基础性条件作出的其他行政行为也无效。5.对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不因时效的完成而认为有效。不受起诉期限和复议期限的限制,随时可提起确认。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的特殊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多样的二、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是:1.无效行政行为的范围上仅指重大且明显的违法行为,此限定范围是依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说,即其具有外在的明显违法性和内在的重大违法性,前者指依一般公民之理性和经验所能判断的违法行政行为,后者指其违反了重要的法律法规,该通
    2023-06-06
    139人看过
  • 行政确认判决有哪些概念及特征
    1.仅具有宣示效果。确认判决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效力的评价,判决结果无法构成执行的理由,也不具有直接变更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功能。它仅仅是对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做出的宣示性评价而已。2.具有辅助性和补充性的特点。适用确认判决的各种情形,实际上都是行政法上行政权的优越性和优先性造成的,是在其它各种判决形式不宜适用的情况下,法官所做出的无奈之举。其目的在于弥补充分的救济手段所留下的“真空地带”,是对公权力行为救济手段的拓宽。3.救济功能相对弱化。即便确认判决最终对行政相对人有利,但也不能直接给其带来物质利益。它只是为相对人可能获取的国家赔偿提供一个前提条件。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相对人的心理需要,即通过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满足了相对人“讨个说法”的强烈愿望,促进了行政纠纷的彻底解决。
    2023-06-03
    292人看过
  • 行政强制程序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行政强制程序具有如下法律特征:(一)法定性行政强制程序的法定性是指行政强制程序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程序。这一特征的基本内容是:(1)法定性中的“法”应当是指包括了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内的所有规范性文件。这里需说明的问题之一是,位于法律之上的宪法是否可以规定行政强制程序,在我国不无疑惑。从法理上看,宪法可以为行政强制程序规定基本程序,如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英国不成文宪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都是行政程序的核心内容,成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强制权所应当遵循的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宪法没有成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直接依据,宪法规范无法通过行政程序加以落实;其二,现行宪法基本上是一部宪法实体法,没有英美国家宪法中“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性规定,更不用说为行政主体提供基本的行政程序规范。从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看,这是一个应当解决的法律问题。另一个问题
    2023-06-01
    408人看过
  •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行政行为吗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是: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一、征地补偿协议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征地方和被征地方的基本信息;2、土地的位置和面积;3、土地补偿费;4、土地补偿费的支付相关手续的办理;5、土地的动迁及净地交付;6、拆迁方的承诺;7、违约责任;8、争议解决。二、征收国有土地的补偿项目有哪些?(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三、征地补偿流程是怎样的?1、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2、进行调查。3、征地批准事项应当网上公告。4、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5、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四、征收国有土地的法定条件有哪些?(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2023-04-10
    385人看过
  •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有哪些特征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组成要素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即联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标的和利益载体,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二、行政法律关系的组成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2、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4、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5、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特征1、行政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2、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是行政权的归属者。3、行政主体有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国家并独立行使职权4、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参加诉讼四、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
    2023-06-19
    139人看过
  • 行政征用和行政征收的异同有哪些
    一、行政征用和行政征收的异同有哪些?行政征用和行政征收的相同点:行政征收和征用都是国家为了公共需要而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行为的主体必须为行政主体,行为对象都是行政相对人。行政征用和行政征收的区别是:1、法律效果不同:行政征收的结果是将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收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2、是否有偿:行政征收一般是无偿、强制性的,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行政征用应当给予相对人适当比例的补偿。3、行为性质不同:行政征收一般是特定国家利益需要,但行政征用具有一定的应急性,针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危机情况,这种情形下就可能发生行政征用。4、内容不同:行政征收一般包括税费征收和财产征收,如个人所得税、排污费、港口建设费、公路养路费等;行政征用针对财产使用权或劳务。二、行政征收的类型有哪些?1、税收征收。它是行政征收中最主要的方
    2023-06-02
    359人看过
  • 继续履行有什么特征?立即代履行的特征有哪些
    一、继续履行有什么特征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其特征为:(1)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履行。(2)继续履行的内容表现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这一点与一般履行并无不同。(3)继续履行以对方当事人请求为条件,法院不得径行判决。二、立即代履行的特征有哪些代履行是指义务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由他人代为履行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为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向义务人征收代履行费用的强制执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适用于该行政法义务属于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例如排除障碍、恢复原状、强制拆除等。对于不能够由他人替代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特别是与人身有关的义务,不能适用代履行。代履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代履行是行政
    2023-06-05
    325人看过
  •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有哪些特征
    第一,复合性。在行政诉讼中不再只存在着单一的行政诉讼,而是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即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第二,关联性。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即二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具体而言,本来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就可能产生民事争议,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使行政纠纷和得民事纠纷交织在了一起。这样一来,一旦进入司法程序,民事争议的解决必须仰仗于行政争议的解决。第三,主从性。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两个诉有主从之分,行政诉讼处于主要地位,民事诉讼处于附属地位,如果没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将不复存在。没有附带民事诉讼,不影响行政诉讼的成立。第四,目的特定性。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民事利益。在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他们起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民事利益。行政争议的解决,只是他们寻求权利
    2023-06-11
    233人看过
  • 行政管理法规规定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行政管理法规规定有哪些基本特征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2、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3、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二、行政行为的特征有哪些行政行为的特征是: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2023-06-19
    297人看过
  • 债权转让的特征有哪些特征?
    1、债权让与具有非要式性。债权人与第三人就让与债权意思表示一致,债权让与合同即告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以外,无须履行特别的合同的形式,债权让与合同是否作成书面形式,不影响其效力。对已经作成债权证书的债权进行让与,虽须交付债权证书,但该行为属于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让与的成立要件。2、债权让与具有无因性。债权让与是基于各种原因而产生,可能基于买卖、赠与,也可能是代物清偿,但不论其原因为何及其有效与否,对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并无直接影响。这就是债权让与的无因性。该无因性,其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让人的利益。3、债权让与是处分行为。债权让与是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所以要求让与人就债权必须具有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除非经债权人追认,否则,其行为无效。综合上面所说的,债权转让就是把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但前提一定要在债权人和第三人都同意
    2023-03-10
    83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行政主体
    相关咨询
    • 行政予以行政给付有哪些特征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
      1、行政给付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条件。 2、行政给付是一种行政行为。 3、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以一定的物质帮助权益。 4、行政给付的对象是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之下的行政相对人。
    • 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有哪些特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10
      1、从责任的形势看,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形式要收到某些限制。由于行政主体代表国家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因此,适用于自然人和一般法人的许多责任形式,不能适用于行政主体。 2、从引起责任原因看,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是尤其实施行政管理行为引起的。 3、从责任的内容看,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以补救为主。
    • 行政法含义有哪些行政法律特征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22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
    •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哪些?相关规定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0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 行政复议不履行给付金钱给付的规定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6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5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