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定对方有精神病需要向法院起诉,认定配偶为精神病人的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与精神病人的关系;被申请认定精神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该公民为精神病人的事实和根据。
申请认定配偶为精神病人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管辖,以便于就近了解该公民的实际情况。
法院审理认为对方患有精神病的,应当先变更监护人,之后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代替其参加诉讼。
起诉离婚应该怎样证明双方分居
起诉离婚可以能采取如下方式证明分居:
1、夫妻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新住址接收的信件;
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认;
3、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书面分居文书;
4、双方来往的书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
5、其他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的,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
-
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401人看过
-
男方在离婚诉讼中如何面对距离和障碍?
235人看过
-
协议离婚存在调解的障碍
455人看过
-
在离婚案件中,怎么证明对方精神损害?
214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如何举证证明存在分居?
469人看过
-
精神障碍患者在交通事故中的赔偿问题
269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
在婚姻关系的维护当中,存在一方有精神病离婚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一方患有精神病在离婚时只能选择起诉离婚,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
-
精神损害赔偿存在于民事诉讼中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9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依据《解释》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同时,《解释》第6条规定:“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无效婚姻中的精神障碍症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06无效婚姻中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一方当事人在未治愈前因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不能结婚,当事人在发病期间结婚的,婚姻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