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了离婚时抚养权的判定,与女方是否能够生育并无必然联系。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哺乳期离婚孩子不判给女方的情况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的生活环境明显对子女抚养不利;母亲工作性质特殊,不便于抚养子女;或者母亲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子女等。
4、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子女抚养权如果双方协商不好的话,是可以起诉争决的,因此,对于当事人就需要写一份起诉状来慎得法院的同意,在与的时候不仅请求要符合条款,并且还要把案件的事实与写起诉状的理由全部写在起诉里面,从而保障自己的案件可以得到法院的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生育津贴与停薪留职:孕妇权益如何界定?
275人看过
-
男方在婚姻期间与婚外女性生育,法律如何规定?
487人看过
-
女方结婚生儿育女,男方的财产权益如何?
165人看过
-
女方在婚姻期间出轨,生育后如何维权?
229人看过
-
孕期离婚:关注女性生育权益与家庭稳定
322人看过
-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是如何界定的
287人看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双方可以协议离婚。 但是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不是绝对的,在特殊条件下,出于对男女双方利益的综合考虑,法律允许男方提出离婚。这些情况主要有: 1... 更多>
-
婚前生育的子女离婚后权益如何判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2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是最常引致的纠纷之一,有些案件还涉及到婚前孩子的复杂情况。如果婚前夫妻共同生育孩子,或者可能是婚前一方与第三人所生,那么未生育一方就是孩子的继父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同时,根据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的子女抚养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
-
私生子的权益如何界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51. 非婚生子女问题中,父亲具有获得抚养权的权利。这是因为无论父母是否结婚或生育,子女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父母双方都有资格向法院申请获得子女的抚养权。 2. 在特定情况下,孩子的父亲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母亲进行充分协商,重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法院将予以支持: (1) 与子女一同生活的家长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导致他们无法
-
女方在离婚后与男方生育一子,男方再婚后又生育一女,是否属于独生子女?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您提供的情况,不符合以下条款,因此不能再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
-
结婚彩礼的权益如何界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08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彩礼返还纠纷中,原告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通常,这一规定被概括为“谁主张、谁证明”。然而,在证明责任分配时,我们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证明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证明责任分配的本质在于,负有举证义务的一方在无法提供证据或证据不充分时,应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这是在追求法律真实的情况下,作出的价值
-
离婚后女方在怀孕期间被家暴,男方应该如何维权,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就目前遭遇家庭暴力寻求救济的途径来说,主要有以下七种途径: 1、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寻求帮助; 2、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轻微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3、向相关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寻求庇护和临时生活帮助; 4、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援助; 5、保留证据,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