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的终止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不再存在的情况。主要情形:1、债的履行,即清偿,债务人向债权人为特定行为,从债务人方面说,为给付;从债权人方面说,为履行;从债的消灭上说,为清偿。2、债的解除。即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双方的协议而导致债的消灭。双方协议终止债的,债即因双方的协议而消灭。3、抵销。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相同种类的给付,将两项债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4、提存。这是指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交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5、债务免除。这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而使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6、混同。即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个民事主体,而使债的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7、债务更新,是指当事人双方成立新债务而使旧债务消灭的法律行为。
民法典规定什么情形导致债权债务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债务人履行了债务,债权人的权利实现,债的目的达到,债当然也就消灭。
(二)债务相互抵销;
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相同种类的给付,将两项债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提存,是指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交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
债务人履行债务需要债权人协助,如债权人不协助债务人的履行,对债务人的履行拒不接受,或者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人就不能清偿债务。于此情形下,债务人将因债权人不受领而继续承担着清偿责任,这对于债务人是不公平的。通过提存,债务人得将其无法给付给债权人的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保存,以代替向债权人的给付,从而免除自己的清偿责任。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务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而使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免除成立后,债务人自不再负担被免除的债务,债权人的债权也就不再存在,债即消灭。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是指混同,发生混同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概括承受,即债的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概括承受他人权利与义务。例如,因债务人继承被继承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或者债权人继承被继承人对其负担的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合为一人。概括承受是发生混同的最主要原因。二是特定承受,指因债权让与或债务承
担而承受权利义务。例如,债务人自债权人受让债权,债权人承担债务人的债务,此时也发生混同。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条部分连带债务人履行、抵销债务或者提存标的物的,其他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在相应范围内消灭;该债务人可以依据前条规定向其他债务人追偿。部分连带债务人的债务被债权人免除的,在该连带债务人应当承担的份额范围内,其他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消灭。部分连带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同归于一人的,在扣除该债务人应当承担的份额后,债权人对其他债务人的债权继续存在。债权人对部分连带债务人的给付受领迟延的,对其他连带债务人发生效力。
-
债券债权人和债务人应注意的事项
133人看过
-
预防债务风险:债权人的注意事项
480人看过
-
债务重组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333人看过
-
怎么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防范债权债务纠纷的注意事项
363人看过
-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16人看过
-
债权债务清算程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31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债务的终止属于哪些事项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01债务的终止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债权债务关系终止的原因有哪些,债权债务关系终止的原因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0中止债权债务的原因有: (一)债务已按约定履行; (二)终止合同;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属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是可以终止的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20合同终止后债权债务算是消灭的。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有: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务已经履行;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债务转移注意事项?债务转移需要注意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1债务是债务人的一项权利,也是义务,债务的转移就意味着还债责任的转移。如果受转移一方没有履行该义务的能力或者根本没有行为能力,那么,债务的转移将会造成债权人的巨大损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借此逃避债务,或者对债权人进行诈骗。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我国法律对债务的转移作了以下制约: (一)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经债权人同意。正因为债务的转让关系到债权人是否能收回欠款,因此,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时候必须
-
转移债权债务交税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301、债权转让: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债务转让: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