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没有危害,户口是可以亲属投靠的,这个和产权(一个房子可以挂几个户口)无关,户主只有一个,原来是谁,他投靠过来后,户主还是谁。协议里可以注明如果你们家要处置房产,对方有义务做好配合,把户口迁走。如果你们家房子发生拆迁等,对方无权享受,他的户口只是亲属投靠的关系,而不是继承(收养等)的关系,对方的挂靠只是短期的行为,等对方成家后,可以要求把户口迁到自己的实际居住地上。
亲戚挂靠户口赖着不走怎么办
一、亲戚挂靠户口赖着不走怎么办
1、亲戚的户口赖在自己家不肯走,可以协商解决。建议户口迁入具有本市户口的直系亲属处。要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因为卖出房屋而迁出户口的,可迁入本市户口的直系亲属处,也能迁入本市户口的其他亲属。
2、法律依据:《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二、户口挂靠的条件有哪些
1、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引进的人才、城镇用工人员,本单位集体户尚未建立,不具备家庭户立户条件,亲友同意将其户口迁入家中挂靠的;
2、常住户口居民因工作辞退、离职或调动等原因,人事劳动关系委托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管理的,允许将其户口由原单位集体户内或派出所代管户内迁入人才服务中心等单位挂靠;
3、常住户口居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允许将户口迁入亲友家中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
社保挂靠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97人看过
-
集资活动潜在的风险与危害
392人看过
-
揭示三无产品的危害潜在风险
481人看过
-
残疾证挂靠证书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460人看过
-
户口簿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
293人看过
-
挂名挂靠是否合法?潜在法律风险有哪些?
447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2022年亲戚挂靠户口的危害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0一、一般来说,没什么影响,为了明确权责最好写个协议明确一下。 二、户口是可以亲属投靠的,这个和产权(一个房子可以挂几个户口)无关,户主只有一个,原来是谁,他投靠过来后,户主还是谁。 1、协议里可以注明如果你们家要处置房产,对方有义务做好配合,把户口迁走。 2、如果你们家房子发生拆迁等,对方无权享受,他的户口只是亲属投靠的关系,而不是继承(收养等)的关系。 3、对方的挂靠只是短期的行为,等对方成家后
-
挂靠户口和落户户口的区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3-14一、两者定义不同:靠挂户口是指将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的户口上在另外一个家庭的户口上。落户是指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二、两者办理条件不同:1、落户需要符合户口迁移条件;2、落户某地需具备落户地规定的条件并办理一定的手续才能落户该地;3、国家对小城市和城镇落户限制将进一步放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
-
户口挂靠在朋友家怎么挂靠?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311、转出方出具:户籍证明、无违纪证明。 2、接收方出具:准予迁入证明。 重点环节:1楼说明了一些户口迁移的条件(三投靠),明显你是不符合条件的,但是可以按照其他亲属投靠的形式办理,到社区(街道)和迁出地出具你与迁入地人员亲属关系证明,比如表哥、堂弟、侄子、叔叔之类的关系证明,到接收地派出所征求采信(含人情因素),请接收地派出所出具准予迁入证明即可。关键就在这个准予迁入证明,能开出来,户口才能迁。
-
-
公司挂名股东存在潜在风险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5鉴于约定挂名在实践中的典型表现为公司股权转让这一法律行为,各类与挂名股东有关的法律争端往往牵涉到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性认定。挂名股东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即被动挂名股东和主动约定挂名股东,它们各自面临着特定的法律责任风险。以下将具体阐述这些风险: 1、被动挂名股东的法律责任风险:如果能够充分佐证,经由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股东仅为他人采取虚假名义的代持者,从未实际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未享有或行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