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合同如何认定,合同出现重大误解怎么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10:44:34 55 人看过

一、重大误解合同如何认定

重大误解合同的认定标准如下:

1.必须是表意人(即作出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必须是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

如果对如下情况发生错误认识,一般则不能认为构成误解:

(1)对订立合同的动机发生错误认识。

(2)对某些用语发生错误,如不影响合同的性质和合同的内容,也不应作为重大误解而使合同撤销。

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对方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合同重大误解的情形

4.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可能对误解人造成较大损失。

二、合同出现重大误解怎么处理

合同出现重大误解的处理是,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后,因重大误解而取得财产性利益的一方应当将财产返还给受损一方,过错方应当对无过错方进行赔偿,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过错责任承担相应责任。

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2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重大误解相关文章
  • 合同中构成重大误解应该如何认定
    一般来说,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也可构成重大误解。主要是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当事人的身份对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具有重要意义。3、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果标的物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目的或重大的利益,则对质量发生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但是对质量本身没有发生误解,而只是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产生了误解的,不应该当作重大误解处理。4、对标的物品种、规格的误解,特别是对同类物品不同品种、规格的误解如误将茅台酒当作二锅头购买,这实际
    2023-06-18
    101人看过
  •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以撤销,重大误解有哪些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重大误解有下列要件构成:一、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二、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三、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行为一旦生效,将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17
    180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性质的错误
    重大误解的认定要件包括: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撤销,应当是由于误解才导致签订合同。一、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重大误解一般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有关标的物的种类、数量、质量等产生了错误认识,导致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那就属于重大误解。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以行使撤销权。二、如果对如下情况发生错误认识,一般则不能认为构成误解1、对订立合同的动机发生错误认识。当事人订立合同都具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如购买电脑是为学习所用,在该合同中购买是目的,学习是动机,如果事实上学习本身是一个错误,则属于动机的错误,不应影响的效力,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交易的安
    2023-03-12
    464人看过
  • 应该怎么确定合同重大误解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例如,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主要是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当事人的身份对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具有重要意义。3、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果标的物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目的或重大的利益,则对质量发生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4、对价款或者报酬的误解。例如误将仅值100元的标的物当作1000元的商品。一、误把买卖当赠与订立合同,是否可以依法撤销呢误把买卖当赠与订立合同,可以依法撤销。这属于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是可以向法院依法申请撤销合同的。当事人针对同一物订立合同,但对合同标的物本质或者性质认识错误,可以构成重大误解。而误把买卖当做赠与就属于对合同标的物性质认识错误,因此这可以构成重大误解,既然
    2023-03-13
    214人看过
  • 对于合同重大误解如何起诉
    1、案件的判决结果要看法律规定以及双方的证据。现在,尚未开庭,判决结果未出,不能判定法官的行为是否偏袒,现在主要是对诉讼程序不了解,才会产生各种误会。2、法官主动调取证据是法律法规允许的,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的,法院可以主动调取证据或应一方申请调取证据,并不属于偏袒一方。如果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也可以申请法官主动调取证据。3、立案八个月未开庭确实是不正常的,可以向有关机关反映。但如果被告充分利用了法律规定的程序,拖延开庭的时间,立案八个月未开庭是可能存在的。如果是被告利用法律规定的程序,与法官无关。律师就经常利用法律规定的程序,拖延审判的期限,以取得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4、被告就同一案件起诉原告,是正常的,可能属于反诉,也可能是另行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
    2023-03-16
    424人看过
  • 隐瞒重大事实可否撤销合同,合同重大误解的认定
    一、隐瞒重大事实可否撤销合同隐瞒合同的重大事项,致使一方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等情形签订合同的,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合同重大误解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1、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
    2024-01-14
    419人看过
  • 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
    一、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损失如何承担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是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然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原则上是有效的,合同当事人在履行的过程中,发现其符合法定重大误解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撤销后就无效。而没有申请撤销的合同,是仍然有效的。重大误解合同撤销后,需要赔偿对方损失合同被撤销的,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而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需要注意的是,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在实际中,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赔偿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合同存在法定重大误解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但是在撤销后,容易产生譬如赔偿损失的合同纠纷。遇到这种纠纷问题,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申请起诉,主张
    2023-04-26
    88人看过
  • 那么如何认定重大误解呢?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依我国学界通说以及审判实践的做法,等同于传统民法中的错误。重大误解是可撤销行为的一种。重大误解是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定撤销事由,除了重大误解之外法定撤销事由还有: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是在民法意思表示中仅可撤销的行为,是基于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撤销权而产生的。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对这四种行为行使撤销权。因当事人行使撤销权而使得该项行为不产生法律效力,其原理在于当事人所撤销的是该项行为。所谓的撤销是原本存在的可撤销的行为归于消灭。一、重大误解合同后果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2023-06-28
    304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有效吗: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一、重大误解合同有效吗: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有效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重大误解的四个构成要件(1)必须是因误解而作出意见书的人(即作出遗嘱的一方)。首先,表意文字的人想表达他的意思(在合同条款中),否则无法评估是否存在误解问题。其次,表意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必然是误解造成的,即对表意文字的错误理解与其意义表达有因果关系。(2)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必须是合同内容被严重误解,导致合同订立,使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在法律上,普遍的误解不能使合同被撤销。我国的司法实践
    2023-06-05
    69人看过
  • 合同订立重大误解的五大表现形式
    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将补偿贸易或者来件装配误认为涉外货物买卖,将借贷合同误认为借用合同等,则当事人将承担完全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发生此误解也完全违背了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应作为重大误解。(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也可构成重大误解。主要是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当事人的身份对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承揽、委托、演出、约稿等合同中都十分注重相对人的技能、信用、资历、身份等情况下,如果对
    2023-06-09
    264人看过
  • 合同存在重大错误如何处理
    一、合同存在重大错误如何处理合同存在重大错误的可以申请撤销或者变更。《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可撤销合同】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此外,合同还应当遵守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并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的本质特点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的本质特点如下:1.订立合同时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2.在提出变更或撤销前。合同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某些对社会,对他人无影响的有效要件,如果当事人无异议,则可以正常履行,视为有效合同。3.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对合同的变更或撤销有选择权。4.经当事人变更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变更协议达成后
    2023-07-01
    274人看过
  • 合同履行遭遇重大误解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可以变更或撤销。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构成并产生使合同变更或撤销的法律后果。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依法可以撤销吗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依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
    2023-07-08
    311人看过
  • 预售合同有重大误解怎么办
    在签署了涉及重大误解的合约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享有向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利。对于因重大误解而做出的各类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亦有权利寻求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的撤销协助。然而,若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诱导另一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基础上完成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受害方即可凭借这个事实向相关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等交易。《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5-10
    116人看过
  • 重大误解要如何认定以及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重大误解要如何认定以及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是什么重大误解认定标准以及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如下:1.重大误解的认定标准:(1)行为人因为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2)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3)造成较大损失。2.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是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合同,撤消后该合同自始无效。二、合同重大误解撤销时间是多久合同重大误解撤销时间是九十日。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期限,没有约定的一般自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
    2023-04-30
    115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大误解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对合同的性质、目的、对方当事人等方面存在误解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这种误解必须达到使合同对一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程度,才能构成重大误解。... 更多>

    #重大误解
    相关咨询
    • 如何才能辨别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处理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18
      1、对合同性质的认识错误,此种错误多为单方误解。 2、对合同标的同一性的认识错误。 3、关于对标的是否存在的认识错误。 对于重大误解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如何认定合同签订重大误解,重大误解的情况有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二、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三、产生重大误解的合同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
    • 如何区分重大误解,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大误解,重大误解的认定标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3
      重大误解还包括: (1)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如将冷冻机误解为冷藏机。因为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属于对合同标的本身的误解,所以将造成合同的目的落空,使误解者遭受重大损失,当归属重大误解。 (2)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将赝品当作真迹,将合金当作纯金购买,即属重大误解。但仅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发生的误解不属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的误解。如果对上述的误解造成了
    • 重大误解撤销合同如何认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7
      因重大误解而撤销合同的除斥期间是九十日。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但是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在重大误解下如何认定合同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8
      一般来说,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 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 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 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