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罪,应当追查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别人的生命权。法令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推陈出新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观要件
(1)有必要有掠夺别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施行的杀人罪,只要那些对防止别人逝世成果发作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才干构成。
(2)掠夺别人生命的行为有必要是不合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令。履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饱尝害人赞同而掠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则。
(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逝世为要件,可是,只要查明行为人的损害行为与被害人逝世的成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干判定行为人负罪责。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许减轻处分。
4、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上须有不合法掠夺别人生命的成心,包含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作别人逝世的损害结果,而且期望或许听任这种成果的发作。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扑朔迷离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愤慨、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能够反映杀人者片面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
保险犯罪故意杀人主体要件
257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假释要求什么条件
320人看过
-
被害人主动求死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333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主体人数上有何要求
375人看过
-
怎样判处主犯的故意杀人罪?
19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41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恶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认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从主观恶意上来看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其区别在于: 一、直接故意一般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而间接故意则只是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给你分别举个例子: 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中毒死亡。 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正在哺乳期,妻子给小孩喂饭,小孩
-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构成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6一、故意杀人罪的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必须符合哪些条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
-
故意杀人罪中的以尸体为标准,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1(1)故意杀人罪的中的人是指他人的生命。 在我国,自杀行为不是犯罪。胎儿和尸体均不属于故意杀人罪构成的行为对像。毁坏尸体的行为,也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以构成侮辱尸体罪。但是,误以尸体为活人而加以杀害的,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溺婴是一种故意杀人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杀人行为的行为方式一般表现为作为,有时也表现为不作为。不作为杀人方式以行为人对防止
-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年龄是多少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0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
间接故意杀人罪主体怎样理清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30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