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倒地后死亡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08:25:50 101 人看过

从犯罪的构成要件来比较分析,主观方面,是否具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客观方面,是否实施了伤害的行为并造成损伤的后果,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罪虽然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方面不具有要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后者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则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

《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8: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间接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22日发布消息,就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驾驶保时捷越野车撞死小贩的被告人孙某过失致人死亡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提起抗诉,认为量刑畸轻。这起案件背后的法检分歧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无证套牌保时捷越野车撞死小贩今年1月16日晚11点,被告人孙某开着一辆保时捷卡宴越野车,载着女友从上海赶到杭州参加朋友的派对。当时孙某驾龄只有一个月,家人就给新买了这辆走私车,不仅是套牌,连驾驶证也没有。在AA路BB宫附近,孙某倒车时撞到了小吃摊主王XX和王YY的手推车。王XX要求孙某下车查看,孙某未下车并趁机驾车朝北继续行驶。因找酒吧,被告人孙某驾车经前方路口又折返沿保俶路由北向南行驶。看到车辆返回,王XX追上去将车拦下。妻子王YY见状,也站在被告人孙某驾驶的车辆右侧前方阻止车辆前行。王XX随即到驾驶室左侧前车门处敲窗坚持要求孙某下车处理纠纷。孙某欲赔款了事但拒绝下车。僵持之下,孙某连续踩了三脚油门,
    2023-06-11
    270人看过
  • 本案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一、被告人身份概况被告人王*安,男,49岁,1955年4月16日出生,黑龙江双城市人,汉族,初中文化,职业司机,从事个体运输经营,住黑龙江绥化市团结街9委62组16号。2004年3月7日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同月19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二、犯罪事实2004年3月6日8时许,被告人王*安与甄*江一起驾驶黑M-04777解放大货车运送货物,途经陕西省310国道姜谭超限运输检测站时,被路政人员拦挡到站内停车场等候检测。王*安为逃避检测,当日一直未开车通过超限检测站,伺机闯关逃逸。至晚6时许,王*安见路政人员减少,决定驾车逃逸,当其驾车行驶至超限检测站西侧出入口时,被路政人员范*强发现,遂上前手持停车牌示意王*安停车检查。王*安不服从,继续开车行使,范*强被迫跑向车左侧,一边用手去抓该车倒车镜连杆,一边用停车牌击打该车左侧车门,王*安置之不理继续开车,致范*强跌落在地,被大货车左侧
    2023-06-01
    195人看过
  •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主观意识上的,防卫过当的主观意思是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进行防范和阻止,但是防卫的措施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对过当造成的伤害后果是过失;而故意伤害是以伤害对方身体,侵害对方健康权为目的的故意侵权行为。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罪名,因防卫过当造成相对人重伤或死亡,一般会定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且应当从轻处罚,一般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故意伤害及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则要重的多,根据后果严重性、主观恶意程度不同,量刑范围很大。从拘役开始,严重的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一、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是一种轻微的犯罪行为,它的本质应当是较轻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因为,从防卫过当的整个过程来看,防卫人虽然出于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目的,但是有一定的罪过心理,在主观上对自己反击和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和结果持放任态度或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客观上防卫人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二、故意
    2023-06-20
    142人看过
  • 本案是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案情]2007年4月7日夜21时20分,某县第高中教师李某到被告人高某所在宿舍检查时,发现有学生在讲话,就敲门制止,并与高某发生口头争执。李某走后十几分钟又返回到该宿舍检查,发现还有学生在说话,就用脚把门踢开,命令学生们穿好衣服到楼下,高某下楼后对李某提及刚才双方发生争执一事。李某即拳打脚踢高某,同学们将高某劝回宿舍。李某让同学们五分钟内再次到楼下,高某在宿舍找刀被同学张某阻止。高某下楼后称其没穿衣服,又返回到寝室趁机将张某枕头下的匕首藏在腰里尔后下楼,当李某殴打完寝室长后见到被告人高某,便质问高某说话没有,高某否认并与李某又发生争执,李某即用拳头,手电筒殴打高某,高某后退中与李某进行撕抓,后掏出匕首朝李某胸部刺一下。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李某系被锐器刺破主动脉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分歧]本案在处理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被告人高某的行为已构成防卫过当;第二种意见:被告人高某的行为已
    2023-05-31
    22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意外事件
    钟某酒后同妻子一起去观看放焰火,途中钟某推开本村李某家院门,要买酒喝。当时李某一家正在吃饭,李某讲:没酒卖。并用手推着钟某往外走,这时李某不小心摔了一跤,二人发生口角。李某的妻弟谭某出来劝二人,用双手推开两人。由于钟某脚穿拖鞋,又喝了酒,在谭某用力推时,钟某身体后仰未站稳,仰面倒在地上致使头部受伤。此后钟某的爱人将钟某拉回村医疗站为之敷药,伤者当时只感头昏、胀痛。次日晨,钟某伤情恶化,送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结论:死者钟某被他人推倒后造成左侧枕部颅骨骨折,右侧颅内出血,颅脑损伤死亡。对谭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谭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理由是,一是发生了致他人死亡的实际结果;二是谭某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即用力推倒了钟某,但他对推倒钟某会发生死亡结果没有预见;三是谭某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钟某的死亡结果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二种意见认为,谭某的行为构成
    2023-04-22
    177人看过
  • 河南一街道干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怎么判?
    一、河南一街道干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怎么判?8月24日晚,平顶山市石龙区高庄办事处多位当班人员一起聚餐,酒局中,干部侯某飞与另一名干部刘某峰发生口角、撕打,被劝阻后,候某飞回宿舍,刘某峰追到候某飞处打砸门窗。侯某飞则拿水果刀将其刺死。目前,侯某飞已经被警方控制,案件已移交石龙分局刑侦大队侦办。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怎么判?故意伤害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
    2023-04-13
    355人看过
  • 骂死人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吗
    因发生言语争执,导致一方发病甚至死亡的,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言语侮辱情节严重的,涉嫌侮辱罪。如果骂人者明知对方存在潜在疾病而故意追求对方死亡的结果,那就构成犯罪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一、喝酒死人同桌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2、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
    2023-06-23
    10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将他人推倒导致死亡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吗
    一、将他人推倒导致死亡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否1、过失将他人推倒导致死亡的,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行为人犯此罪的,依法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属于情节较轻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什么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具有过失且
    2023-12-05
    265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究竟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具有过失且只有过失。一、故意伤人和过失伤人的区别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明显只具有轻伤的故意,但过失造成重伤;二是行为人明显具有重伤的故意,客观上也造成了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没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的未遂犯,如果主观上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故意,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二、故意伤害和伤害有什么区别主要在于主观意愿不同,伤害可以认定为无意伤害和故意伤害,最主要的是看犯罪人的主观是怎么样的,如果他是以
    2023-06-21
    108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情节?
    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特别残忍手段”,是指故意造成他人严重残疾而采用毁容、挖人眼睛、砍掉人双脚等特别残忍的手段伤害他人的行为。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一、故意毁容罪怎么判刑故意毁容的判定包括: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故意伤害罪的要素如下:1、故意轻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或造成轻微伤结果的,不以犯罪论处;2、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
    2023-03-09
    21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致人死亡有哪些区别?
    1、主观方面不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意外事件主观上既不存在犯罪的故意,也不存在犯罪的过失。2、是否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意外事故,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尽管行为人的行为已造成损害结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3、承担责任不同。过失致人死亡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意外事件根据因果关系承担民事责任。综上所述,酒后追赶将他人推倒致其死亡,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二者在承
    2023-06-17
    165人看过
  • 故意伤害他人导致死亡是否构成过失犯罪
    一、故意伤害他人导致死亡是否构成过失犯罪故意伤害罪不属于过失犯罪,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涉嫌故意伤害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规定故意伤害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1.行为人犯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较轻;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的;3.严重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处于哺乳期,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仍未结案,有必要取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
    2023-11-18
    247人看过
  •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吗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不是过失致人死亡,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构成非法行医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犯了非法行医罪怎么处罚?犯了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犯非法行医要怎样处罚对于非法行医的处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视为结果加重犯,则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并不是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根据案情,可视为本法中的情节严重,
    2023-03-23
    16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如何界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9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都没有杀人的故意,但是都造成了死亡的结果,很难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界定呢?构成犯罪就要受处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下文为您解答。一、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界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犯罪构成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
      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犯罪中的故意杀人与过失致死的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08
      简单的解释就是: 故意杀人对死亡结果是持故意的心态,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抱以期待或积极的心态。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对死亡的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不是持故意、希望发生死亡结果的心态。 这个区别虽然表述上是清楚简单的,但是实务当中确实是比较难以分辨的,主要考虑: 1.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通过细节来印证例如矛盾之深,恶性极大等; 2.客观上的判断:伤害方式,是否是足以致命,这
    • 故意伤害死亡后过失致死罪的定性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05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罪是故意犯罪,无论罪犯是否有致人死亡的故意,均按故意犯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和防卫过当,哪个罪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2
      第234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