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的医药费由谁支付?
工伤住院费用由用工单位或者个人先行垫付。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机构审核报销;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工单位支付。
由于工伤治疗限定了药品目录等,超范围用药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一般情况下,不能报销的部分都是超范围的用药。但是你只要能证明属于抢救和治疗需要用药,不是本人或者家属自行做主用药,可以由医院出具证明,由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工单位给予报销。
二、工伤导致的误工费由谁承担
工伤期间、误工费由所在单位负责。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按遭受事故伤害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按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确认,满一年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工伤的误工费是谁承担的
工伤期间、误工费由所在单位负责。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按遭受事故伤害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按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确认,满一年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四、工伤案件, 律师的费用由谁承担
工伤诉讼律师费用由委托律师一方承担。受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律师服务收费合同,或者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注明收费条款。
收费合同或收费条款应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收费金额、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
-
车祸受伤由谁负责支付医药费
446人看过
-
工伤保险鉴定费由谁支付,工伤鉴定费用由谁支付
427人看过
-
工伤由谁垫付医疗费
386人看过
-
工伤与交通事故医药费由什么人支付?
292人看过
-
工伤职工的生活护理费应如何支付?由谁支付?
146人看过
-
工伤医疗费用由谁承担,不支付工伤医疗费有什么后果
415人看过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
-
工伤赔偿公司垫付的医药费是应该支付给谁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0该费用应由公司垫付,职工本人垫付的,确认工伤以后,由用人单位进行赔偿时一并给付.工伤认定后,由单位申请由工伤保险进行支付,而不是普通的医保支付。
-
2020工伤营养费由谁支付?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
-
垫付医药费收条由谁写?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8收条,今收到**垫付的医疗费***元。年月日,患者家属或本人签字。 2、如果是全额垫付,要求对方将医疗费等单据全部给你; 3、如果数额不多,尽快找保险公司,数额未超过限额,保险公司会倾向于调解,这样就不用诉讼了。
-
工伤职工轮椅更换的费用由谁支付?工伤后的轮椅更换费用该由谁支付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4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程序申请更换确认,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工伤职工轮椅更换时间,按所在省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费用限额标准》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确定。达到最低使用年限的,按当地劳动部门的规定程序进行申请,经批准后,更换规定标准轮椅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