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报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0 03:33:53 129 人看过

一、肇事逃逸如何报案

交通肇事者逃逸,拨打110报警,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120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的争取他人帮助。

2、保留事故现场证据。交警部门赶到后,积极配合交警对事故现场的勘查与检验,尽可能多的提供逃逸车辆的信息,好让交警根据线索尽快的找到逃逸车辆和逃逸司机。

3、静待案件的侦破。逃逸者往往是害怕因交通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终究得归案,逃逸更是加重其惩罚的情节之一。

4、受害人在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需一直保留,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二、重伤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重伤肇事逃逸构成重伤肇事逃逸交通肇事罪。处罚如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下:

1.交通事故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2.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n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7: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肇事逃逸未破案肇丰车如何处理
    一、肇事逃逸未破案肇丰车如何处理肇事逃逸未破案,车主对事故发生存在过错的,应当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不存在的过错的,无需承担责任。肇事逃逸处罚如下:1、情节轻微,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受害者家属或者目击者应当报警处理,警方会查缉肇事者并作出责任认定;如果逃逸方负事故主要责任或者负事故同等责任且事故造成三人
    2024-01-16
    336人看过
  • 逃逸肇事致死案件判决如何
    一、逃逸肇事致死案件判决如何逃逸肇事致死案件判决: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行为人造成他人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怎么认定逃逸肇事罪逃逸肇事罪认定标准如下: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2023-07-10
    447人看过
  •  肇事逃逸交通案件如何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需要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信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需要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起 诉 状 写 作 技 巧 : 确 保 赢 得 胜 诉
    2023-09-07
    197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逃逸人主动投案的算肇事逃逸吗?
    算肇事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事实已经存在,已经构成肇事逃逸。在逃逸后主动投案的,属于自首,在对其处罚时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对其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其处罚应当在交通肇事逃逸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在交通肇事逃逸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其肇事罪的刑事处罚。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在其行政处罚的基础上从轻、减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
    2023-06-25
    384人看过
  • 肇事逃逸主动归案如何处罚
    肇事逃逸后又主动归案如何处罚,首先要看肇事后果构成了什么程度的处罚,然后在现有处罚基础上,结合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肇事逃逸主动自首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规定,“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
    2023-03-29
    18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帮别人报警如何进行?
    一、肇事逃逸帮别人报警如何进行肇事逃逸帮别人报警在确保现场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之下及时的拨打报警电话。肇事逃逸被报警的法律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二、肇事逃逸的其他责任是什么1、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
    2023-04-18
    63人看过
  • 肇事逃逸后,肇事者无意逃逸会要如何处罚
    一、肇事逃逸后,肇事者无意逃逸会要如何处罚如果出现了交通事故后无意进行了逃逸行为不会认定是肇事逃逸行为,会对无意逃逸的当事人进行治安处罚。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驾车或遗弃车辆离开现场的行为,也就是说逃逸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逃逸法律追究,如果没有这个意思,那么不能定性为逃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二、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要要如何进行处罚呢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分别视有关情形予以处罚: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2024-01-28
    172人看过
  • 酒驾肇事逃逸不归案如何索赔
    受害人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报警处理或者是写好起诉状,直接向法院起诉。具体的赔偿标准是,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
    2023-06-18
    118人看过
  • 如何合法地撤销肇事逃逸案件?
    凡是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已经立案可以撤销案件:(一)情节明显认定是轻微、造成很轻的危害,不会构成犯罪行为;(二)逃逸行为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国家特赦免除刑罚的;(四)根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五)肇事者或被告人已经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撤销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写撤销案件的报告。检察机关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肇事逃逸对方都撤案了还追究责任吗民事责任可以私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不可以私了。交通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并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构成犯罪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
    2023-07-08
    69人看过
  •  肇事逃逸罪案:不认罪如何应对?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在交通事故中承担责任,但仍然驶离现场或未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或者在弃车离开后又返回,那么你可能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以下8种情况,如果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却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或者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都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你不承认这些事实,就需要寻找证据来支持你的说法了。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2023-11-09
    304人看过
  • 肇事逃逸第二天报案行不行
    法律无明文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多长时间后必须报案,所以只要能够查清交通事故的事实和责任,就可以报案。一般应该及时报警,因为越早越有利于事故的认定和处理。一、重大交通事故如何界定重大交通事故的界定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1人死亡,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的事故;3、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伤3人以上不满10人,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满6万元的事故。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如下: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4、护理费,按照误工费标准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
    2023-04-10
    278人看过
  • 肇事逃逸已经报案怎样私了
    一、肇事逃逸已经报案怎样私了肇事逃逸立案后,民事赔偿部分可以私了解决,但是刑事、行政处罚不能私了。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
    2024-01-24
    67人看过
  • 肇事逃逸如何处罚2022
    肇事逃逸需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罚:1、不构成犯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逃逸作为量刑情形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出现交通肇事逃逸后果:1、损害赔偿重;2、行政处罚重;3、刑事责任重。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罪处罚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2023-08-11
    192人看过
  • 如何证明肇事逃逸了
    一、如何证明肇事逃逸了证明肇事逃逸的标准: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逃逸构
    2023-04-26
    42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已经报案如何私了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8
      肇事逃逸报案之后就没办法私了。肇事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是刑事犯罪。刑事犯罪依法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私了的情形,只有民事赔偿部分可以协商解决的。
    • 肇事逃逸自首逃逸能报案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7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肇事逃逸后自首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虽然不能否定逃逸定性,但并不妨碍对自首情节的认定。法院根据其自首情节,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不算肇事逃逸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2
      交通事故发生后,无故离开现场都算逃逸行为。一、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标准,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
    • 无人员逃逸,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如何处置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29
      交通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并且承担全部损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
    • 报警肇事逃逸能否撤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5
      不能,法律规定,肇事者逃逸了的,受害方报警处理,警方立案了的,是没法撤案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逃逸案件进行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