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原先的公务员管理条例还是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均将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制度列入其中,按该法规的说法认为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制度是对于保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活力,促进国家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哪一方面说都的确是可起到多方面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换位思考、优势互补的用人方式;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创造新的环境和条件的作用。
公务员法在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原则一章中还说公务员交流制度可以达到一是优化配置原则。现有职位上的国家公务员有国家行政机关干部过渡人员由于来源的多样化及其素质的差异就可能出现能力和志趣与职位要求的错位。这样既不利于国家行政机关的高效率原则的实现,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对国家公务员进行交流,就是努力实现优化配置。二是效益合理原则。效益也是交流的目的,没有效益的交流,既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因此,国家公务员的交流,既要注重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要有利于人才发展。此制度如一切在正常合理的运作中,确实应该是达到这样的目的和起到这样的作用。但在实际中又是怎样的呢?
近期不少单位公务员交流制度又进入实质性操作期,你来我往很是热闹,但我对这一本该拍手赞成的制度不得不报以哭笑不得的、悲哀无奈的认可;我披露一些近年来就我所见的事例,以说明公务员交流制度现存的问题。
一、成为政府某些实权在握人手中的以权谋私庳护犯罪人的手段
事例一、某人原是企业厂长,靠贪污手段弄垮了投资一千多万元的厂子,个人肥的盆满钵流,本应该法办的,却靠着某人事部门的铁哥儿们顺理成章交流进了公务员机关;一个在某企业任车间主任的企业干部,承包了车间后没两年,该车间效益每况愈下终于倒塌,工人下岗他则靠政府当高官的亲戚交流进了司法部门,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穿警服的管教警察。
事例二、某人在原单位的工作中严重违犯法律法规,该单位慑于该人上面有人在要害部门做高官,一时奈何他不得,该单位领导灵机一动交流出去了事。树挪死人挪活,还有上面指名点姓要某某人交流到某地的,客观上实实在在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二、成为某些领导打击报复、排斥已己工具
在领导与下级的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工作分歧,个别由于处理不当导致结怨很深,或某些下属个性很强,不识时务不大听话不顺眼的,不能团结在自己的麾下,也都借此交流出去。一些在单位工作中坚持原则,正义直言,特别是揭过领导短处的同志,就都成为了交流的牺牲品。
三、成为提供给亲戚,哥儿们自家人进城升官的机会
有些单位一把手官员的亲戚或铁哥儿们在远离大城市的县城做公务员,早就打过招呼要进城来,俗话说正好瞌睡给了个枕头,经过上上下下一番符合人事制度的交流程序的运作,他们的亲戚、哥儿们就如愿以偿的进城了。〔这一手法目前被假公济私的官员广泛的加以利用着,最有本事的几乎把乡下的亲戚全交流的弄进了城。〕
四、成了新的官场腐败滋生的条件
一些单位每到国家公务员交流工作开始进行,这种交流活动成了一些有权力决定下属公务员交流的领导的吃口,权力有意无意间被最大限度的利用。那些担心被交流走的,担心别家离口被交流到边远地区的人,他们愈来愈认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钱和关系来摆平,热衷于忙于上下打点,不惜花钱请客送礼托关系找后门,一时间吵的骂的哭的闹的,真是有人欢笑有人愁。特别是那些交流走的人留下的肥缺,更是靠硬关系硬后门进行钱权交易打通关节,成了争相哄抢目标。
五、有职权的官员利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干不合理的事,而且名正言顺腐败作为的隐蔽性极强。上述行为现象的出现打击公务员机关的正气,破坏了公务员队伍干部的思想稳定。相当人为了以后不被交流走,出现了一些干部不愿再秉公护政,放弃组织原则不干实事,热衷于投机钻营纷纷争做领导圈内人,以期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上述所言是有效益的交流吗?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制度执行到这个份上是应该有所加深思考认真对待了。
从根本上来讲,我们相信国家公务员交流有利于从多方面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换位思考、优势互补的用人方式;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创造新的环境和条件。这样的作用理应不应置疑的,但如今上述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希望能及早引起关注。
我们一再期望的交流往往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即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希望以频繁的人事变动打破即成的关系网达到扼制腐败的目的。但这个目的目前显然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更由于岗位上的不稳定也容成人心浮动,更由于戏虐地被认为是发配造成人们的误解而破坏公务员系统的稳定,影响到个人家庭生活的稳定,致人妻离子别而难有和谐。一旦系统稳定被破坏,政府的相关制度会受到破坏,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公务员个人责任心会进一步降低,还会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滋生腐败,破坏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什么所设想的公务员交流制度不能顺初衷健康发展?对一种管人的行政制度带来的弊端久久不能发现,或装聋作哑不予闻问,这是否说明了我们的相关机构已趋严重的官僚主义了呢?上述情况有没有相关机构进行过调研呢?
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并非我们不想看或捂住眼就没有了,种种迹象表明,公务员交流制度己渗入腐气极需打补丁了。此外在法律制度不甚完善又奈何不了权大于法的情况下,亦可适时考虑暂时废止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这总比让官员滋生腐败暗自窃喜让群众骂我们无能强。
-
公务员交流制度规定了公务员交流的法定形式有
265人看过
-
公务员辞退制度,就应该这样刚性十足!
390人看过
-
公务员交流制度执行中的弊端
127人看过
-
公务员“回调”交流制度很有必要
444人看过
-
回避制是不是避免公务员腐败发生的意向重要制度
265人看过
-
公务员制度历时11年立法引入“引咎辞职”制度
104人看过
录用国家公务员,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编制录用计划、拟定录用职位及职位条件;(二)制定考试录用实施方案;(三)发布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四)报名与资格审查;(五)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六)体检;(七)考察;(八)公示;(九)录用... 更多>
-
如何落实公务员干部养老保险交流制度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30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必须交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另行规定。同一地方(部门)的党政
-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什么意思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容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6公务员回避是指为了使公务活动不产生不良影响,而在法律上对公务员在认知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因亲属关系等因素,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一定的先执行规定的制度。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回避制度”指的是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0
-
公司法务员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3第二十六条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或者利用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偷税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由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处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9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开有关亲属关系和公务的制度。 (1)任职回避亲属 ①夫妻关系;②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④近婚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
-
公务员实行交流制度, 我国公务员人员与原机关人事关系复核处理办法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3第六十三条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第六十六条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第九十条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