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立案后应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经过现场期查,确实是属于交通事故的,经过事故处理负责人同意立案,立案之后,应该进行调查询问,检验鉴定,事故认定,处罚当事人等程序,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之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且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诉讼立案后多久结案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八十一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参加调解的各方当事人签字,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由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交通警察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
交通事故立案后不立案,应该怎样处理
467人看过
-
骑车闯红灯被撞,应该如何应对交通事故?
223人看过
-
司机逃逸后,如何应对交通事故?
295人看过
-
遇到交通事故后,家属应该怎样应对?
420人看过
-
乘客在公交车上遇到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应对?
217人看过
-
应该如何应对医疗事故
206人看过
交通事故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依法要求交通事故当事人为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依法立案,并按照管辖范围及时派交通警察进... 更多>
-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立案追诉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8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先应该如何办呢?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02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驾驶人应当将车上人员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或应急车道上,并且迅速报警,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
哪些交通事故应该立案追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4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
-
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如果被告拒赔,应该如何应对?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8在事故认定书出具后,当事人需要就赔偿问题进行处理。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 自行协商。 2. 双方一致请求交警调解。 3. 向法院民事起诉。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8条的规定,调解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1. 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2. 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 3. 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4. 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
-
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门应该如何收集事故报案、报案、备案、举报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4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因此,只要提供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