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定义和诈骗罪的定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的防卫行为,而诈骗罪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非法取得被害人财产的行为。正当防卫的非法侵害需要防卫,即具有暴力性、攻击性和紧迫性,而诈骗罪不具有这些特征,因此不能对诈骗行为实施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非法侵害需要防卫,即非法侵害具有暴力性、攻击性和紧急性,不立即采取防卫行为会对刑法保护的法益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2)诈骗罪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非法取得被害人财产的行为,不具有暴力性、攻击性和紧迫性,因此不能对诈骗行为实施正当防卫。
【刑法
刑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刑法的规定包括各种犯罪行为的定义、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等。
在刑法中,犯罪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或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诈骗、贪污、赌博等。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刑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殊的条款,如缓刑、假释、量刑等。缓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缓付刑罚,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满后,符合一定条件后获得提前释放的刑罚。量刑是指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情节,确定刑罚的种类和刑罚期限等。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对于犯罪行为会进行严格的制裁和惩罚。
正当防卫和诈骗罪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的防卫行为,而诈骗罪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非法取得被害人财产的行为。刑法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刑罚种类和缓刑、假释等特殊条款。对于犯罪行为会进行严格的制裁和惩罚。
《刑法》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防止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
217人看过
-
正当防卫具有的现实意义
168人看过
-
正当防卫存在防卫过当吗
359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界定什么是防卫过当?
499人看过
-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
464人看过
-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行使条件
438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防卫过当打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5这种情形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构成正当防卫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且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对不法侵害
-
动物是否能够实施正当防卫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8对动物是不能实施正当防卫的,但是可以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对象应当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的对象是他人的法益,当动物是他人的私有财产时,伤害动物就是在损害他人法益。
-
正当防卫能否逮捕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0如果证据证实确实为正当防卫,属于违法阻却事由,不构成犯罪,当然就不能对正当防卫人实施逮捕等强制措施。 司法实践中需要具体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假象防卫的区别,如果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构成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当然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 假象防卫就是主动实施犯罪不存在减轻处罚的问题。
-
2022年对诈骗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121、对诈骗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2、而诈骗不属于具有暴力性、攻击性和紧急性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