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著作权原始主体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8:31:40 499 人看过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为作者,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若是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主持,代表非法人组织或者是法人意志创作,并由非法人组织或者是法人承担责任的作品,非法人组织或者是法人视为作者。

一、自然人著作权保护期为多久

自然人著作权保护期为多久?《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自然人著作权中的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具有著作权。

第二十二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摄影作品的保护期是多少年

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为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从创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公民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作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在其变更、终止后,其单位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保护。

三、雇佣关系谁版权

分两种情况。版权即著作权,雇佣作品著作权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1、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通常可以享有人身和财产两方面的权利,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2、特殊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1: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什么是著作权的原始性利益人?
    著作权的原始性利益人,是指著作权的最初的、最充分的利益享有者。在以有体物为权利客体的权利领域如物权领域中,存在着原始性利益人,即通过生产行为、先占行为、添附行为等获得物权的人。在以创新的知识信息为权利客体的权利领域如著作权领域中,同样也存在着原始性利益人,即通过创作作品行为获得著作权的人。在我国著作权立法所确认的著作权主体规则中,以利益的享有为划分标准的观念已经存在,即作者是原始性利益享有者,而作者之外的作品传播者和终端性利用作品的公众,则是从作者那里获得著作权部分利益的主体,因而具有派生性利益人的属性。
    2023-04-23
    500人看过
  • 废除著作权原始归属模式
    经过两次修订的著作权法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完善,而关于著作权归属模式没有作任何修改。但现有著作权归属模式是否存在缺陷?如何完善呢?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曹新明在《法学》上发表文章《我国著作权归属模式的立法完善》中指出:我国著作权法确立的著作权原始归属模式是以著作权属于作者为原则,以特殊规定为补充,以合同约定为例外。该种模式中作为原始归属原则补充的特殊规定包括有关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的规定,涉及范围宽广、条件模糊,而且没有充分考虑私权自治理念,导致现实中时常发生作品著作权归属纠纷,并且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随意性比较大。为了解决这种由法律规定的模糊性而导致的纠纷,建议废除我国著作权法关于委托作品、法人作品以及职务作品的规定,采取以著作权归属于作者为原则,以合同约定为补充,以名义创作并发表为例外的著作权归属模式。规定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为作者,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但创作者与他人签订创作合同或者服
    2023-06-08
    101人看过
  • 著作权原始取得如何判断作者
    一、著作权原始取得如何判断作者在权衡创作者身份的问题时,常见的立场包括两方面考虑因素:首先是正式署名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作品上明确签署姓名以确立其作者身份的个体、公司或其他法律实体,被默认为拥有该作品的知识产权和所有权。署名人的具体形式可以依法通过个人之间或者与相关出版商签订合约的方式确定;也可依据行业惯性在书籍的版权页、封面位置标注作者姓名;或是在出版说明、后记部分或者在其他适当的位置注明“作者”、“撰稿人”等字眼来表明原创者身份。其次,实际创作原则也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这意味着,真正创造出作品的智力劳动应当得到应有的在一般情况下,作家通常都是自然人,由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决定,才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然而,根据现代法律的相关规定,法人或其他法律实体也可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假设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由法人或其他机构为主导,且表现出了这类组织的主观意愿并且由它们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这类法人
    2024-04-01
    360人看过
  • 著作权原始取得会附带权利吗?
    一、著作权原始取得会附带权利吗?会附带一定的权利,著作权取得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确认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发生。著作权的取得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即因一定法律事实,确认著作权法律关系的最初发生。它不是著作权主体的变更或取代,不须以他人的权利为前提或依据,关于著作权的原始取得,各国立法不尽一致。大陆法系国家实行著作权自动保护制度,著作权自作品创作活动而产生,一旦作品产生便发生著作权而无须履行一定手续。中国著作权取得,采用自动保护制度。(2)继受取得。继受取得,即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新所有人继原所有人而取得著作权。继受取得必须以原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为前提和依据。其取得方法有:转让、继承。继受取得著作权的仅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二、著作权可以继承吗?可以继承。遗产包括“公民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一般而言,继承人对著作权的继承,主要是继承
    2023-04-18
    194人看过
  • 著作权原始取得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规定,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但是,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和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可见,国家作为全社会的总管,可以通过强制方法取得所有权,取得所有权的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质,得按法律的规定用于特定的场合,但其共同特征是:都具有不顾所有权人意志的强制性,都不是按照平等、自愿之民事流转方法取得所有权,因而都属于所有权之原始取得方法。原始取得作为著作权取得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当按照上述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当事人或者单位是否可以获得著
    2023-03-26
    447人看过
  • 著作权主体的表述
    一、一般主体(一)作者即创作作品的人,一般情况下是自然人,特定条件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通常来说,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是作者,除非有相反证明。同时具备以下情况,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1、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2、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3、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二)继受人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者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着享有,但是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注意:第三人使用演绎作品时须获得演绎着和原作者的双重许可。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二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注意: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驶时不可以侵犯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合作作品不可以分
    2023-03-28
    123人看过
  •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1、简述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之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为作者。由此,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可以分为两类,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首先,自然人是原始作者。一般而言,创作是指作品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具有思维的自然人才能完成,因此只有自然人才能够直接创作作品。自然人作为作者在创作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因而其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应当享有原始和完整的著作权。其次,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法律拟制的作者。自然人以外的社会组织事实上不可能成为作品的创作者。但是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明确规定法人甚至非法人的其他组织均可以被视为作者,而获得相当于自然人作者的原始著作权主体地位。一方面,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被视为作者,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作者只能是自然人这一原则并没有被改变;另一方面,法人和其他组织被
    2023-03-28
    408人看过
  • 继受主体取得著作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因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而取得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2、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1)依委托合同取得著作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如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委托人享有,委托人即成为作者之外的“其他著作权人”。(2)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将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受让人也是著作权的主体。3、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即国家。国家因以下原因而成为特殊权利主体:(1)购买著作权。即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从著作权人那里购买著作权,从而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2)接受赠送。即作者将其受保护的作品赠送给国家,国家接受其赠送而成为。(3)依法律规定。即法律规定某一作品在受保护有效期限内,著作权由国家行使。
    2023-06-13
    418人看过
  • 著作权的原始取得是指作者因什么取得
    因创作取得。(1)、自然人因创作行为取得著作权。(2)、法人等组织因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就法人等组织而言,它们在主持体现其意志的创作活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原始性获得著作权。(3)、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因法律推定取得著作权。当自然人是否实施了创作行为有争议时,或者法人等组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被视为作者条件有争纷时,在没有充分证据否定于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或者法人等组织是作者的情况下,法律直接推定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是作者。原始取得根据法律的规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而直接取得所有权。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取得物权。物权的继受取得又称为物权的传来取得,是指基于一定法律事实,依赖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权。原始所得主要形式劳动生产: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
    2023-06-17
    270人看过
  • 继受主体的著作权取得有哪些原因
    1、因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而取得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2、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1)依委托合同取得著作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如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委托人享有,委托人即成为作者之外的“其他著作权人”。(2)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将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受让人也是著作权的主体。3、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即国家。国家因以下原因而成为特殊权利主体:(1)购买著作权。即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从著作权人那里购买著作权,从而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2)接受赠送。即作者将其受保护的作品赠送给国家,国家接受其赠送而成为。(3)依法律规定。即法律规定某一作品在受保护有效期限内,著作权由国家行使。
    2023-06-13
    226人看过
  • 我国法人著作权主体是谁?
    一、我国法人著作权主体是谁?我国法人著作权主体是法人,法人能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首先我们需要先确定哪些是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属于作者,是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在法律上,这里的作者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著作权人和作者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除作者以外,其他自然人、法人或社会组织依法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判定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位作者”。二、特殊类型的著作权主体是谁1、合作作品的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13条的规定,合作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著作权。其中,无法分割的合作作品之著作权,适用财产共同共有原则,由合作作者共同共有。对著作权的行使,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有约定的依从约定。约定不得违反著作权法,既无规定又无约定的,则按财产共有原则处理。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但是
    2024-01-20
    355人看过
  •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
    我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颁布并于次年6月1日生效,但因当时互联网络在我国尚未兴起,因而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空白。面对新传播技术下著作权保护的新环境,《著作权法》已日渐显示出其不完善性。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年会上正式将这种新兴媒体称为“第四媒体”,即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第四媒体”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而不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因特网具有的其他功能。本文是基于狭义意义上的“第四媒体”讨论网络作品著作权问题的。它与传统媒体(主要包括以报刊、书籍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具体分析上述三件案例之前,有必要
    2023-06-08
    469人看过
  • 原始取得著作权有怎样的方式
    所谓“原始取得”系指权利的取得不是以他人已存权利为取得基础,而是初始性地取得权利的情形。通过原始取得所获得的著作权是完整的著作权,包括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全部著作权的权能。著作权的原始取得主要包括如下具体情形:(1)、自然人因创作行为取得著作权。(2)、法人等组织因法律规定取得著作权。就法人等组织而言,它们在主持体现其意志的创作活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原始性获得著作权。(3)、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因法律推定取得著作权。当自然人是否实施了创作行为有争议时,或者法人等组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被视为作者条件有争纷时,在没有充分证据否定于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或者法人等组织是作者的情况下,法律直接推定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是作者。一、著作权继受取得的方式有几种情形所谓“继受取得”系指权利的取得是以他人既存权利为基础的派生性取得权利的情形。通过继受取得的著作权是部分的著作权,即仅涉及著作权
    2023-04-02
    287人看过
  • 著作权的主体及范围
    中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著作权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著作权法保护。
    2023-06-08
    386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和被保护主体的关系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21
      保护期限如下: 一、作者为公民的,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者的死亡时间起算。 二、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
    •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范围和保护期限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2
      保护期限如下: 一、作者为公民的,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者的死亡时间起算。 二、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
    • 著作权的保护期从原始主体上算起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7
      保护期限如下: 一、作者为公民的,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者的死亡时间起算。 二、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
    •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在法律中的保护期限是多久?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9
      保护期限如下: 一、作者为公民的,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者的死亡时间起算。 二、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
    • 什么是原始著作权人?什么是继受著作权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1
      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规定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继受著作权指通过继承、受让、受赠等法律许可的形式取得著作权财产权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原始著作权人享有的是完整的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继受著作权人享有的只是著作权的财产权,而对著作权的人身权则只有保护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