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审新证据的认定依据
二审新证据的认定依据是: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违反客观事实的。但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能在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明确排除在客观原因之外。
二、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跟一审程序是一样的,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1.所谓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
2.所谓关联性,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证据材料最终被采信为证据的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必须看证据材料是否具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不能考虑采用为证据。其次,对于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还应就其关联性的程度加以评价。
3.所谓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为法律禁止。合法性不仅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和提供,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
如何认定和审查二审中的新证据
278人看过
-
二审新证据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
82人看过
-
认定一房二卖的依据
101人看过
-
一审后提供的证据是二审新证据吗?
109人看过
-
济南市价格认证的审批依据依据流程
63人看过
-
二审新证据的最新解释
467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二审证据新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12-15律师解答 二审新证据的最新解释是在刑事二审程序中,新发现的未经一审举证、质证的证据都可称之为新证据,不论其在原审裁判前是否存在。根据法律规定,在二审期间,新证据必须经过开庭举证、质证才能作为改变案件定性量刑的依据。
-
二审的新证据怎样会被认定有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41、二审新证据是在一审结束后二审审判中向二审法院递交的新的证据,其必须是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新证据要查证属实,才能被认定为新证据。 2、举证期间内已经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道掌握的证据也可称为新证据。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也是新证据。
-
行政案件二审怎么认定新证据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5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两种: 1、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但2020年《》及其司法解释对逾期证据予以放宽,不必然发生证据逾期的失权后果,其实质上是扩大了新证据的范围。逾期的证据是否符合新的证据的条件,需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得出结论。《证据规则》虽然没有明确对逾期证据进行审查及有关程序上
-
如何推定二审新证据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2司法实践中一般是这样认定新证据的: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
-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是新证据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二审可以调解。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的;二审可以提交新证据。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二审程序中新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