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方互负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债务到期,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消的除外。
一、借款合同解除的情形有什么
借款合同解除的情形有:
1、债务已按约定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价格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全面履行;
2、合同终止。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合同终止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时,合同关系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图而被消灭的行为;
3、债务相互抵销。是指当事人相互承担到期债务,相互享有债权,用自己的债权抵消对方的债权,使自己的债务和对方的债务在相同数额内消除;
4、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是指债务人因债权人原因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交付存款机关,消除合同项下债务的制度;
5、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债权。债权人可以免除部分债务或全部债务;
6、债权和债务属于一人,是指由于某一事实的发生,合同中原一方享有的债权和另一方承担的债务属于一方,使当事人既是合同的债权人,又是合同的债务人。
二、合同抵消的条件
合同抵消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且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可以合意抵销;
2、双方债务均已到履行期;
3、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4、主张抵销应当通知对方;
5、抵销不能附条件或附期限。
三、婚前双方为债务关系结婚后能抵消吗
婚前双方为债务关系不因结婚行为而抵销,但是双方可以协商一致抵销。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
债权债务怎样才能抵销,要件有哪些
235人看过
-
怎样才能债权抵消?又是怎样抵消的?
132人看过
-
债务大于债权,怎样才能化解?
345人看过
-
怎样才能抵消债权?-----即债权抵消的要件是什么?
110人看过
-
债权债务相互抵协议该怎么写?
160人看过
-
怎样才能行使抵押权
450人看过
合同抵消是指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双方协商一致后,将一方的债务与对方的债权相互抵销。 抵销通常适用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互负债务的情形,通过抵销可以减少双方的债务负担,简化交易过程。合同抵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双方债务须相互对应、双方协商一致... 更多>
-
2022年债权债务能否相抵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04可以,但债权债务相互抵销必须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一、抵销人与被抵销人之间互负债务、互相债权。 二、抵销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 三、必须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四、双方适用抵销的债务是能抵销的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
-
怎样行使债务抵销权辽宁在线咨询 2021-07-29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抵销权人必须向对方当事人作出抵销的意思表示,抵销的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须对方当事人同意,抵销权人也不得撤回。但是,抵销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附有条件或者期限的抵销意思表示无效。正因为抵销权行使具有上述特点,对抵销权人的要求有一定条件,不是互相有债权债务的当事人都可以行使抵销权。前面讲过, 当一方的债务已经到期, 另一方的债务尚未到期,只有债务已经到期的
-
债权债务相互抵债的相互抵债协议是怎么写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16甲乙丙三方。鉴于: 1、截止(日期),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七万元。 2、截止(日期),乙方欠丙公司货款五万元。 3、截止(日期),丙方欠甲公司工程款五万元。鉴于以上事实,为解决债权债务,甲、乙、丙三方依法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现说三方债权债务的抵偿及归还问题达成以下协议。
-
公司债务怎样行使抵销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5公司要如下行使债务的抵销权,具体为: 1、审查债务是否符合债务抵销的规定,是债务抵消的首要问题。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债务是否合法、是否属于法定抵销、是否有债务抵销约定; 2、检查持有的债权是否到期; 3、主张债务抵销人履行通知对方的义务。双方虽然互相负债,但不会主动抵销,每个人都有权主张自己的债权;若一方主张抵销债务,则必须通知对方,让对方知道抵销。 风险提示:企业破产债务抵销要件: 1、抵销人与被抵
-
债务人的债权怎样才能执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22债权人一方人数为两个债务人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