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赡养能力在法律上是指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1 22:01:18 336 人看过

失去对被抚养者提供经济支持的能力通常是指,有负抚养责任之责的个体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承担起负担其应尽职责的财务压力。

若成年子女对此置若罔闻,无视父母在经济上与物质上所面临的困境,那么身陷经济匮乏或生活苦难的父母则享有向该成年子女追讨赡养费用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子女丧失劳动能力,还赡养父母亲吗
    一、子女丧失劳动能力,还赡养父母亲吗失去劳动力的未成年人同样具有赡养义务,虽然在物资上可以暂缓提供援助,然而在精神层面上仍需承担陪伴年迈长辈的义务。成年子女对于父母而言,具有抚养、扶持及维护其权益的法定义务。赡养者必须履行对老年人在经济上予以供养、生活上给予照料以及在心理上给予抚慰的责任,顾及老年人生活中的各项特殊需求。《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二、有养父母扶养的孩子对生父母有赡养义务吗在亲生父母将子女交付他人并依法完成收养手续之后,该子女与生身父母所形成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便随同收养关系的确立而被消除。正因如此,收养的子女相对于他们的生身父母而言,无需承担赡养义务。当收养关系正式建立之时,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将与生父母与其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呈现出同等的水平。养父母对养子女负有为其提供生活救助、教育培养等
    2024-05-01
    81人看过
  • 丧失强制执行效力是指什么
    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一、法院判决后执行期多长法院判决后执行期两年,法院判决书具有两种效力,一种是法律效力,另一种是执行效力。法院作出的判决一经生效(上诉期满未上诉的第一审判决和第二审终审判决均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除非依法撤销,否则具有永久的法律效力。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即债务人不履行判决书规定的义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债权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他将失去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载明履行期限的,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二、民法典可以执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范围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流程第一步: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
    2023-02-07
    125人看过
  • 法律上赡养费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赡养费赡养费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二、支付赡养费的条件是什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应是无条件的,即使子女无能力履行,也不能排除义务本身的存在;而父母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子女须是成年并能独立生活的;(2)子女须具有负担能力;(3)父母须是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向子女提出给付赡养费的请求,也不是所有子女都负有给付赡养费的义务。三、支付赡养费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法承担赡养或抚养责任,若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
    2023-06-22
    314人看过
  • 在法律上赡养抚养和扶养分别指代哪些内容
    一、在法律上赡养抚养和扶养分别指代哪些内容1.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2.扶养,是指特定亲属间一方须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责任的法律关系;3.赡养,主要是指儿女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二、没有支付抚养费可以要求赡养吗未履行抚养义务也能要求履行赡养义务,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申请赡养费的条件有:子女已成年且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子女具有负担能力;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等法定情形。满足支付赡养费的条件,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请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
    2023-12-19
    238人看过
  • 如果子女丧失了对父母的赡养能力怎么办?
    根据我们国家现有法律规定,如果成年子女丧失了对父母的赡养能力,他们如果有孙子女或者是外孙子女,而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又有赡养能力,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孙子女或者是外孙子女进行赡养义务。如果没有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或者说孙子女、外孙子女又没有赡养能力,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有弟妹,而这些弟妹在少年的时候曾经接受过自己哥哥或者姐姐的抚养,弟妹在哥哥晚年的时候也有义务赡养,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赡养义务的前提下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哥哥、姐姐对他们进行抚养,在哥哥、姐姐年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赡养。如果没有弟妹或者是弟妹没有对哥哥、姐姐抚养就出现第三种情况,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救助,在城市里体现为由有关的民政部门进行救助,在农村里应当由有关的乡、县、有关政府对他们进行救助。总之,根据我们国家现有法律规定,老年人在年老以后有获得救助的权利,无论是否有子女,无论子女是否有赡养的能力,都应当获得帮助。
    2023-04-25
    495人看过
  • 是否需要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一、是否需要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是需要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并且不得以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二、赡养纠纷法院起诉要求的条件是什么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
    2023-11-23
    306人看过
  • 具有赡养可以力指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具有赡养能力就是指子女或晚辈具备的赡养父母或长辈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2024-07-28
    348人看过
  • 履约能力在法律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所谓履约能力,其本质乃执行合约之能力,尤其针对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各类协议和契约更具重要性。该项评估标准包含两大重要维度:支付能力与生产能力,明确定义为解释、衡量履行经济合同的具体能力及程度。对支付能力进行精准审核,涵盖的范畴极为广泛,如始终关注注册资本、资金来源、银行存款状况,且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督促相关方提高收款能力等等。而对于生产能力的严格审查,则需着眼于对公司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产品质量以及货物交付能力等多方面考察和评估。《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08-14
    291人看过
  • 在法律上,丧偶的儿媳需要赡养配偶的父母吗
    一、在法律上,丧偶的儿媳需要赡养配偶的父母吗寡居儿媳并无赡养公婆之责任与义务。据现行法规,法定的赡养义务由老年人家属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承担,且此类责任仅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适用。若赡养者与其配偶解除婚姻关系或出现赡养者离世情况,则配偶协助赡养的责任将自然终止。如寡妇儿媳已尽力为公婆提供主要生活照顾,则可享有遗产继承权,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二、父母不赡养子女违法吗父母对未成年人承担养育责任,如未尽抚养义务,可通过诉讼途径索取抚养费用。若法院判令支付而父母仍拒付抚养费,许可于裁决如实付清时起两年内提请强制司法措施。拒绝执行法院抚养费判决者,将受到15天以下拘留处罚;若行为严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监
    2024-07-08
    287人看过
  • 什么是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就是行为人变痴呆或者患神经病,如果行为人完全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就是完全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事项没有行为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那就是丧失了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什么是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
    2022-07-22
    133人看过
  • 什么是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1.治疗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L)单肢瘫痪,二级以下肌力(含二级)(2)四肢瘫痪,三级以下肌力(含三级)(3)双手或双脚瘫痪,二级以下肌力(含二级)(4)完全(感觉,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症(5)非肢体瘫痪的中度运动障碍:包括由肌肉张力增加、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吞咽肌麻痹引起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运动障碍,但可以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如:脑外伤(周围神经、脊髓、大脑),炎症(周围神经代谢、中毒性炎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瘤(已明确诊断并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血管疾病(脊髓或脑血管疾病、常见脑梗死或脑出血)、变性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脱髓鞘壳病(如多发性硬化、白质脑病等)、中毒性或代谢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有机磷中毒)、寄生性脑和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严重的脑和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严重呼吸困难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疾病。临床表
    2023-05-07
    458人看过
  • 法律政策调整:女方在抚养权上是否丧失优势?
    法院把孩子判给男方,女方就是不给可以去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携带以下材料:1、强制执行申请书一份。2、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一份,受委托代为申请强制执行的,一并提供委托代理资料。3、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一份及法律文书生效证明一份。4、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女方出轨孩子判给谁女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出轨属于女方的过错,但孩子抚养权判给谁不是依据婚姻过错来划分的。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形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判决。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的依据,主要是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1、对于子女不足两周岁的情形,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一般会判给母亲。但如果母亲有特殊情况,实际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也可以判给父亲,随父亲一起生活。特殊情况主要是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
    2023-07-18
    360人看过
  • 什么是指继承权丧失
    故意杀害死者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无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继承人都丧失了继承权。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是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主观故意和争夺遗产的目的;非法剥夺其他继承人生命的行为客观存在。遗弃、虐待被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是指具有法定义务和依法扶养能力的继承人故意不履行对无独立生活能力的被继承人的扶养义务的行为。一、女儿什么情况下没有继承权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二、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的法律规定(一)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动机是否是争夺遗产,也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只要是主观故意,都应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至于过失杀害被继承人的,则不能确认继承人丧失
    2023-03-07
    471人看过
  • 十级手指功能丧失标准是什么
    一、十级手指功能丧失标准是什么肢体损伤致:1、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2、双手感觉缺失25%以上;3、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4、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5、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20%以上;6、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7、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8、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骨折;9、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二、在明确十级伤残鉴定的具体标准之前,应明确相应的划分依据,分别是:1.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2.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3.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三、十级伤残的具体鉴定标准为:(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2、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3、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4、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5、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6、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7、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8
    2023-04-27
    14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为什么啊?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1
      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为什么啊?子女或晚辈赡养父母或长辈的扶助行为须以子女或晚辈所具备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为前提。其中心理条件应为赡养者能够自觉地理解赡养行为的法律意义,通过在物质上和生活上对被赡养者的扶助,作出自己履行赡养义务的意思表示。有些精神病人因病理性精神活动影响,生活懒散,高级意向要求缺乏,行为乖张,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可对自己的亲人实施危害行为,且其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无辨认
    • 丧失赡养能力还要赡养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1
      赡养是法定的义务,与经济能力无关,虽然自身身体条件不行,但是还是可以照顾老人的,所以丧失赡养能力还是可以尽赡养义务的。
    • 丧失赡养能力是怎样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7
      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丧失赡养能力是怎样的,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6
      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丧失赡养能力的现象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26
      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