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不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5 16:56:12 231 人看过

犯罪未遂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中止则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只要在既遂以前均构成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是自发放弃犯罪行为并有效预防犯罪结果的发生;

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刑事中止名词解释

犯罪中止的名词解释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就是犯罪中止。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盗窃了东西又送回去是否算犯罪中止?

盗窃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又将东西又送回的情形,不构成犯罪中止,在对财物获得控制的一刻就已经构成了犯罪的既遂。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1: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未遂相关文章
  • 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
    一、与未遂犯罪中止的情形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情形如下: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3.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4.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2.未能完成犯罪
    2023-04-26
    302人看过
  •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这三者有哪些不同
    中止的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也是它与预备犯、犯罪未遂区别的标志。预备犯、未遂犯也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它们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由而未得逞的。即不是出于犯罪分子本人意愿,而是由难以克服的外部障碍造成的。所以,犯罪未遂也可称为障碍的未遂。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碍;物质的阻碍;犯罪人能力不足;认识发生错误等等。例如,张三意图强奸而使用暴力将被害妇女按倒,未能性交即被赶来的警察抓获,就属于因第三者的阻止而犯罪未得逞;再如李四进入银行却打不开保险柜以致一无所获,就属于物质障碍及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而未得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1.在进行了犯罪准备,而后放弃了着手实行的,应当认定为中止犯。例如,甲某准备了毒药杀害其夫,因为害怕而没有敢下毒,后来放弃杀人念头,把毒药扔掉。因为尚未着手就自动放弃犯罪,属于在预备过程的中止。2.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在进行了
    2023-06-03
    381人看过
  • 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预备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而犯意表示不构成罚罪。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完全具备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备的,则不是既遂。一、犯罪既遂和犯罪成立概念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
    2023-03-06
    300人看过
  • 剖析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中止情形
    犯罪未遂和既遂中止的区别有:1、定义不同: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2、处罚不一样:犯罪既遂的罪犯在量刑时,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
    2023-07-18
    205人看过
  • 2022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1、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处罚标准如下::(1)、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
    2022-02-05
    296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既遂、中止的区别
    犯罪未遂与既遂、中止的区别:1、犯罪既遂一般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2、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一、是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属于犯罪的一种形态。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危害性大于犯罪预备小于犯罪既遂。因为,它较之犯罪预备,已实施了某一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直接威胁到犯罪客体,并可能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较之犯罪既遂,实际危害结果又未发生。尽管如此,犯罪未遂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刑法未遂立案标准刑法未遂立案标准: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第二,犯罪未完成
    2023-03-25
    109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一、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而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主动放弃或者是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2.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3.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对于中止烦,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刑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三、犯罪未遂
    2023-06-19
    283人看过
  • 犯罪既遂未遂中止
    犯罪既遂是指完全符合刑法中某项罪名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犯罪未遂指违法行为有造成侵害任何个人人身或财产的危险,但这种行为人希望、放任的危险结果并未发生,或发生的危害结果比预想的结果程度轻的犯罪情形。犯罪中止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因悔悟、同情等因素自动彻底放弃犯罪行为,或采取足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真挚、努力行为的犯罪情形。一、故意犯罪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离不开明知的内容。从明知的内容可以分析行为人罪过的大小。明知的认识内容应当以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或行为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为内容,他包括:首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其次,对行为对象的认识。再次,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二、故意犯罪的意志因素:是指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根据意志因素的不同表现,可以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必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023-03-25
    176人看过
  • 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概念
    一、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概念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三者区别:(一)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中止是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二)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三)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实现。犯罪未遂和既遂中止的区别有:犯罪的既遂是指罪犯完
    2023-04-12
    214人看过
  •  探究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1、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2、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 犯 罪 未 遂 与 犯 罪 中 止 的 区 别 : 发 生 阶 段 与 结 果 预 见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犯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犯罪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成犯罪目的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分子实行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从发生阶段
    2023-09-02
    100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定义及特点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时间上有所区别。犯罪中止可以在准备阶段或开始后既遂前中止,而犯罪未遂只能在开始后既遂前出现。此外,两者失败的原因也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失败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犯罪分子自身意志而失败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时间上有何区别呢?犯罪中止可以在准备阶段中止,也可以在开始后既遂前中止,但犯罪未遂只能在开始后既遂前出现;2、失败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失败的;犯罪中止是由于犯罪分子自身意志而失败的。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这里的犯罪中断主要是指犯罪未遂的情况。 犯 罪 未 遂 与 犯 罪 中 止 的 成 因 : 分 析 、 探 讨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们的成因值得深入探讨。犯罪未遂是指在实行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
    2023-09-10
    219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特征是怎样的?
    一、犯罪未遂——欲达目的而不能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一)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二、犯罪中止——能达目的而不欲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一)犯罪中止具有的四个特征: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2、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3、中止的客观性;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
    2023-04-14
    394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有何不同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不同有:1、定义不同,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而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2、发生的时间的不同,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一、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什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所指的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的是共同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二、抢劫罪犯罪中止怎么判抢劫罪犯罪中止的判决如下:1、抢劫罪的量刑在三年以上;2、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3、造成损害的,应当减
    2023-03-31
    134人看过
  •  成功与失败: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概述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分在于未能达到犯罪目的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被迫放弃犯罪,例如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犯罪中止是行为人的犯意消退,主动自愿地放弃犯罪,例如实行杀人行为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同时要注意这几种犯罪形态是互斥的,如果形成了终局形态,就排斥掉其他的犯罪形态。例如,当把人杀死后后再送往医院,由于犯罪的目的已经达到,成立了犯罪既遂,排斥了犯罪中止,只能认定未犯罪后的悔过行为。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分在于未能达到犯罪目的的原因不同。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的最终犯罪目的没有达成,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导致未能达成犯罪目的的原因不同。简单理解来说,犯罪未遂是被迫放弃犯罪,例如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犯罪中止是行为人的犯意消退,主动自愿地放弃犯罪,例如实行杀人行为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同时要注意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这几种犯罪形态是互斥的,如果形成了终局形态,就排斥掉其他的犯罪形态。例如,当
    2023-08-29
    19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犯罪未遂
    相关咨询
    • 复杂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1-02
      如前所述,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分工的共同犯罪。在这种共同犯罪形式中,实行犯的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对教唆犯、帮助犯有何影响?教唆犯、帮助犯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如果存在,它对实行犯有何影响?需要分别加以研究。 1、实行犯的未遂或中止。 实行犯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时,对于教唆犯或帮助犯来说,如果实行犯未遂也是出于他们意志以外的原因,教唆犯或帮助犯与实行犯同样都构
    • 犯罪预备未遂犯罪中止预备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三者有什么异同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
      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是预备犯。 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三者的相同点:三者都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犯罪行为都没有最终完成,没有达到犯罪既遂。 三者的不同点: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 犯罪中止与未遂有何不同?量刑又有什么不同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29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有什么不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仅发生在故意犯罪中。那么,这两种未完成的犯罪形态的具体量刑又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下文
    • 犯人被判了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与未遂区别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23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不管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没能最终完成,没有达到犯罪行为人期望的犯罪后果的情形。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犯罪未遂(attemptofcrime)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其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中止与此不同,犯罪中止是指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样一种情形。 从两
    • 犯罪中止, 既遂, 既遂, 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 犯罪既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制造条件的,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法定结果出现(结果犯),简单地说,并且所实施的行为已具备了刑法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准备工具,或者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危险犯),是犯罪预备,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或者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行为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为了犯罪,或者已着手实施犯罪(举动犯)。在犯罪过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