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劳动法试用协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31 18:23:30 212 人看过

所谓试用期,又称适应期,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理解和选择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其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决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试用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可以”表示劳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不是必要条款,而是协商条款。是否同意,由员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是,只要协商同意试用期,就必须遵守试用期的有关规定。根据现行法律和政策,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试用期应当约定以下六点:(1)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平等协商约定,用人单位不得约定。(2)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3)劳动合同不满两年的,按照合同期限确定试用期,即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半年)的,试用期不超过十五天;劳动合同期限满半年不满一年的,试用期届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二年的,试用期不超过六十天。劳动合同期限两年以上的,可以在六个月内约定试用期。(4)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不能计入劳动合同,即试用期满后才签订劳动合同。(5)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再就业后更换工作岗位或者工种的劳动者,未更换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劳动合同续订时,劳动者变更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变更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期。(6)试用期不得延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满意或者认为不适合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也可以不延长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3日 05: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期限相关文章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详细解释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具体要件为:1、主体为企业和自然人;2、主观要件为故意;3、在犯罪客观要件方面表现为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4、客体是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即对单位处以相应罚金,对其责任人员处以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
    2023-07-06
    314人看过
  •  试用期内劳动保障的详细规定
    这段内容讲述了用人单位在实习期和试用期需要提供的劳动保障措施,包括依法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保障员工休息和休假权益、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以及试用期员工工资不得低于法定标准。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实习生和试用期的员工在用人单位中获得应有的权益和保护。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在实习期和试用期,用人单位需要提供以下劳动保障:1.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实习生或试用期的员工提供劳动保护;2.应当保障他们的休息和休假的权益;3.应当提供他们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4.对于试用期的员工,他们的工资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休 息 休 假 权 益 : 用 人 单 位 需 遵 守 劳 动 法休息休假权益是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的一项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假等休息休假。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听取工会或者职工
    2023-09-03
    143人看过
  •  劳动协议试用期解除指南
    这是一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及经济补偿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公司保密制度和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规定,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甲方继续支付乙方工资,并给予乙方经济补偿。乙方需在离职前办理相关手续并签署确认工作交接清单。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甲方为XX有限公司,乙方为XXX。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XX有限公司保密制度》和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并达成以下协议:一、双方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解除。二、甲方继续支付乙方年月日至年月日的工资,共元,于年月日前打到乙方的工资卡里。三、甲方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给予乙方相当于乙方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共计元,于年月日一次性打到乙方的工资卡里。四、乙方应于年月日前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
    2023-11-22
    94人看过
  • 赡养协议的详细解析
    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与被赡养人订立的协议,或者是多个赡养人相互之间为分担赡养义务而订立的协议。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简单的赡养协议怎么写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明确约定老年人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生活上可以自理,主要包括探望、日常照料、生病时的照顾和陪伴等;经济上不能自给自足,生活上不能自理的,主要是经济赡养协议,包括赡养费的支付方式、金额、支付时间、医疗费用分摊等细节;日常护理,包括吃饭、穿衣、协助户外活动、陪护住院等,是导致自给自足、不能自理的主要原因。严重者,经常翻身、经常洗澡也是主要原因。赡养协议既能保护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保障被赡养人晚年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
    2023-07-03
    227人看过
  • 通过详细的协商,详细解释了解除劳动合同的特点以及如何计算补偿金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特点及如何计算报酬。解除劳动合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终止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并生效后,在劳动合同完全履行前进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权依法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受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任何约定的违约金和赔偿金无效。劳动合同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如果雇主为工人提供特殊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和技术培训,则可与工人签订协议,商定服务期限。如果工人违反服务期限协议,应根据协议向雇主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25条,除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外,雇主不得与雇员约定雇员应承担违约金。如何计算补偿金:根据原劳动部《违反和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劳发[1994]481号)的规定,用人单位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解除劳
    2023-05-07
    333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条款详细解读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条款有哪些1.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不再需要办理就业证卡。2.用人单位应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3.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4.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5.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等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
    2023-07-03
    472人看过
  • 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的详细解读
    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的相关内容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以下简称“《保险法》司法解释(四)”),《保险法》司法解释(四)将于9月1日起施行。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着重解决财产保险合同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明确了保险标的转让、保险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险代位求偿权、责任保险等相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司法解释》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2023-07-08
    341人看过
  • 工伤规定的劳动法详细解读
    劳动法对工伤规定的细则主要见于《工伤保险条例》。具体而言,《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七种工伤认定的情形,以及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其中包括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从事与工作有关的任务受到伤害等情形。一般来说是在工作场所且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务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但如浙江省等地方规章还规定了上下班途中受伤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新劳动法工伤规定有哪些我国《劳动法》中只是概括性规定了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具体的工伤规范规定于《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工伤或者职业病劳动者可以依据该条例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023-07-01
    256人看过
  •  最新集资诈骗司法解释的详细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了使用诈骗方法实施非法集资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使用欺骗手段非法集资,并且其行为符合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么他就可能会被定罪为集资诈骗罪,并受到相应的刑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名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集 资 诈 骗 罪 定 罪 处 罚 司 法 解 释 出 来 了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司法解释出来了,这意味着对于集资诈骗犯罪行为,法律已经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判断标准。这
    2023-09-03
    449人看过
  • 信用风险转移的详细解释
    信用风险转移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各种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主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包括贷款销售、资产证券化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1、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指的是,在向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转移信用风险的同时,实现资金的融通。工商企业可以通过办理保理业务或者福费庭业务,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专业性的金融机构。2、非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非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与融资相分离的信用风险转移手段有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和信用衍生产品(CD)。信用担保是灵活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通过双边合约,担保人作为信用风险的承担者,当第三方(债务方)不能履行其义务时,承担相应的补偿或代为支付的义务,金额限于潜在风险暴露的损失。【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不出资风险转移;(二)出资风险转移。(一)不出资风险转
    2023-06-09
    241人看过
  • 劳动法39条第四款详细解析
    劳动法39条第四款详细解析:1、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的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2、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不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要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否则,违反劳动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
    2023-08-11
    123人看过
  • 详细解释项目风险
    (1)工程项目风险源,从项目决策阶段,在建设项目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将来发生的,所引用的数据是根据假设和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的,由于没有考虑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和某些因素的突变,因此项目评价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投资决策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一些成果项目和形象项目起步匆忙,前期没有充分论证,往往风险很大。2。自然风险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自然风险是指项目现场客观不利的自然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气候对项目构成的威胁,项目现场的周围环境和不利现场条件。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雨雪、台风、暴雨、洪水等。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自然灾害易发地区无疑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即使没有自然灾害,在防灾减灾的基础上,在设计中也要考虑加固措施,以增加造价。地下水、漂石等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这些因素往往成为施工单位增加造价的原因。此外,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治安、不良
    2023-05-07
    404人看过
  • 详细解释城镇户口
    经济适用房
    城镇户口是指在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镇注册登记的户口。城镇户口又叫城镇户籍,是指过去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城镇户口农村户口的好处是什么?1、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比商品房最少便宜2000多每平方。2、子女上学:这大家比较清楚了,除了免除小孩借读费,最主要的是可以上个好学校。(外地学生的借读费小学、初中、高中,交多少都不一样,每学期都和学杂费一起交)3、上某城市的大学本城市的户籍考生比省属线低20分。4、社会保险,除了医保要高些外,特别是养老金按城镇户口返还的要高很多。5、有些城市针对本市民有很多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我们国家户口性质是包括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不管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所享受到的待遇都是一致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因为不同地方的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还
    2023-07-05
    261人看过
  • 驱逐出境详细解释
    驱逐出境,是指将犯罪分子从我国境内驱逐到我国境外的一种刑法处罚。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由此可知,驱逐出境只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应依刑法规定定罪量刑,依其犯罪结果单独处以主刑或附加刑或者处以主刑和附加刑,对此,刑法专门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附加适用,界定了驱逐出境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而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如某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抢劫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驱逐出境,在该犯罪分子服刑期满后,即被押送驱逐出境或押送该犯罪的外国公民所在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领)事馆押送回国。驱除出境的适
    2023-06-11
    241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合同期限
    相关咨询
    • 河北转让协议详细解释怎么写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5
      转让协议书: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顶让方(乙方):身份证号码:房东(丙方):身份证号码:甲、乙、丙三方经友好协商,就店铺转让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一、丙方同意甲方将自己位于街(路)号的店铺(原为:)转让给乙方使用,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并保证乙方同等享有甲方在原有房屋租赁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二、丙方与甲方已签订了租赁合同,租期到年月日止,年租金为元人民币(大写:),租金为每年交付一次,并于约定
    • 协议解除详细步骤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25
      解除合同的流程分为以下情况: 协议解除取决于双方一致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有解除权的存在。而双方意思一致的达成一般也要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当双方协商一致时,合同就被依法解除了。
    • 商标用尽的详细解释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8-29
      商标权利用尽又称商标权利穷竭,学界一般认为其含义指商标权商品如经包括商标权所有人和被许可人在内的商标权主体以合法的方式销售或转让,主体对该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即告穷竭,无权禁止他人在市场上再行销售该产品或直接使用。
    • 详细劳动合同变更协议样本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08
      变更协议书甲方: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乙方: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对年月日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变更事项达成如下协议:一、劳动合同变更内容:二、本协议签订后,原劳动合同仍继续履行,但变更条款按照本协议执行。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甲方(盖章)乙方(签名)代表(签名)日期:年月日
    •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三的详解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法释〔2010〕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0年7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 二○一○年九月十三日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