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履行合同时,有些时候会因为双方意见、办事方法、处理结果等而产生争议。针对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如下:
1)对工程项目合同条件的理解和解释不同。
2)在确定新单价时论点不同。
4)在处理索赔问题时发生争议。
造价争议解决的途径有:
(一)友好协商解决
(二)调解解决
(三)仲裁或诉讼解决
1.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
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双方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应当具有的内容:①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②仲裁事项;③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2.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当合同中约定采用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虽然双方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但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实行二审终局制度。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起上诉的,执行一审判决。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的,执行二审判决。
-
解决房屋买卖争议的途径
455人看过
-
解决土地争议的法律途径
153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
159人看过
-
付款争议诉讼解决途径
442人看过
-
劳动人事争议解决途径及程序
138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的新发展
231人看过
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从业主(投资者)的角度来定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设成本,即为建设一项工程预期支付或实际支付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工程造价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 更多>
-
2022年解决合同争议的途径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5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多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重庆银行争议解决途径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3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
-
担保争议解决途径探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5-02-17担保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协商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首先,协商和解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式,双方可自行沟通或通过代理律师进行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和解协议。其次,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或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帮助双方达成一致。再次,仲裁适用于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的情形,通过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具有法律效力。最后,诉讼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在处理国际担保争议时,还需考虑适
-
工伤争议解决途径及注意事项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05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