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勒索罪中的帮助犯怎样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17:24:15 257 人看过

诈勒索罪中帮助犯的认定:

1、该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他人实施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帮助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的行为;

3、其帮助行为是否是在犯罪过程当中,对犯罪的既遂是否起到了帮助作用。

涉黑团伙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6: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帮助犯的犯罪中止应该怎么认定?
    帮助犯的犯罪中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1、在实施帮助行为以前,也就是帮助预备时,其只要消极地不予帮组,就成立中止犯;2、在实施帮助行为以后,实行犯实施犯罪行为以前,帮助犯想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及时有效地撤回其帮助行为,阻止实行犯利用本人所创造的条件去实行犯罪,才成立中止犯;3、在帮助犯实施帮助行为以后,实行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帮助犯要想成犯罪中止,必须及时制止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并且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成立中止犯;4、事后帮助犯,虽然事前曾答应为实行犯提供帮助,但在未将帮助行为付诸实施以前,仍可以消极中止的方式成立犯罪中止。此外,对于那些虽然已经进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除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力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为能够防止犯罪的完成或者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帮助犯,也可以犯罪中止论处。一、介绍贿赂罪犯罪中止的标准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预备或者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
    2023-03-10
    310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1)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2)要挟,通常是指抓住被害人的某些把柄或者制
    2023-04-12
    402人看过
  • 帮助犯中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帮助犯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具体如下:1、在帮助预备时,其只要消极地不予帮助,就成立中止犯;2、在实施帮助行为以后,实行犯实施犯罪行为以前,帮助犯想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及时有效地撤回其帮助行为,阻止实行犯利用本人所创造的条件去实行犯罪,才成立中止犯;3、在帮助犯实施帮助行为以后,实行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帮助犯要想成犯罪中止,必须及时制止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并且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成立中止犯;4、事后帮助犯,虽然事前曾答应为实行犯提供帮助,但在未将帮助行为付诸实施以前,仍可以消极中止的方式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4-04-18
    16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同时也要把上诉的理由阐释的清楚明白才行,通常来讲,对于敲诈勒索罪的判刑来讲,一般会给以三年到十年的刑期,情节严重的更是重判。如还有问题可咨询网。敲诈勒索罪索贿罪的区别是什么?(1)侵犯的对象不
    2023-08-15
    201人看过
  • 法律中规定帮助犯怎样的罪?
    一、法律中规定帮助犯怎样的罪法律中规定帮助犯将会根据被帮助人所犯的犯罪罪行来确定的。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至于对实施了多种帮助行为的人能否以主犯论处,还值得研究。1、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2、胁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对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至于对具
    2024-01-25
    132人看过
  • 诈骗罪如何认定帮助犯?
    诈骗罪中,如果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是对整个犯罪的预谋、实施和完成,所起的作用不大,或者是只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帮助,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等的人员可认定为从犯。帮助犯也就是从犯,就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22
    164人看过
  • 信息网络敲诈勒索犯罪的认定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行为方式。1、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行为方式《解释》第六条规定,“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发帖型”敲诈勒索和“删帖型”敲诈勒索两种方式。“发帖型”敲诈勒索,是指行为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有关被害人的负面信息,然后主动联系被害人,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相关负面信息为由,威胁、要挟被害人,进而索取财物。而“删帖型”敲诈勒索,是指行为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有关被害人的负面信息后,先在信息网络上发布,然后主动联系被害人,以删除上述负面信息为条件威胁、要挟被害人,进而索取财物。与“发帖型”敲诈勒索相比,“删帖型”敲
    2023-04-28
    113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的认定,敲诈勒索
    一、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的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的认定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自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并不限于被害人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还可以是与被害人有特别关系的第三者基于被害人的财产处分意思交付财产。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小的公私财物的,不以犯罪论处。二、敲诈勒索罪可以判缓刑吗敲诈勒索罪可以判缓刑,但需同时满足下列要件:1.犯罪分子因犯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较轻;
    2023-06-25
    383人看过
  • 如何认定帮助犯罪中止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认定帮助犯罪中止对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共同犯罪的预备阶段,如果帮助者以消极态度放弃了提供协助,则视为成立犯罪中止;其次,当帮助者实施了协助行为之后,在实行犯实际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帮助者若希望构成犯罪中止,须立即且有效地撤销自己的协助行为,阻止实行犯利用其所创造的条件进行犯罪活动,方能被认定为犯罪中止;再次,在帮助者完成协助行为后,实行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帮助者如欲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及时制止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并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中止;最后,对于事后帮助犯而言,尽管事先曾经承诺为实行犯提供协助,但在尚未将协助行为付诸实践之前,仍然有可能通过消极中止的方式来构成犯罪中止。《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2024-04-06
    204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处理是怎样的,敲诈勒索犯罪判多久
    一、敲诈勒索罪怎样处罚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敲诈勒索罪能从轻处罚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下情节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一)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
    2024-01-21
    185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和妨害罪怎么认定
    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行为人,例如提供场所、资金、工具的帮助犯。对于帮助犯,应当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从犯的定义是什么从犯是犯罪过程中的次要或辅助犯罪分子。从犯的标准: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帮助犯。每个共同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处理每个共同犯罪分子时也需要区别对待。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如果有犯罪记录,在量刑时也要适当从重,从犯的具体刑罚应该由法院综合考虑各种量刑情节后来确定。二、主犯判了从犯没判是个什么情况区分主犯和从犯的情况下,一般要等主犯归案之后才能判刑,只有主犯逃跑一年以上没有办法抓获归案的,才能把现有的罪犯进行这审判和宣判。从犯的量刑是比照主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来说从犯判处的刑罚不可能比主犯重,但如果从犯有其他从重处罚的
    2023-06-24
    186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定性,敲诈勒索犯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8修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6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共9条,提高了打击力度。司法解释主要规定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特殊认定标准,“多次敲诈勒索”的认定,敲诈勒索“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敲诈勒索罪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敲诈勒索罪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事实事实认定显然是不一样的,具体情况下应当由司法根据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进行合法的认定,涉及到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还需要对相
    2023-08-05
    308人看过
  • 帮助索要逼打的欠条上的钱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为了正确认定敲诈勒索罪,应当把握本罪的威胁和要挟方法(即胁迫)的以下特点: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布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
    2023-06-03
    52人看过
  • 如何认定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犯罪
    对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的定性,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颇有争议,域外各国对其刑法评价也不相同。通过摆出目前理论与实践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争议,介绍国外对该问题的刑法评价,明确解决该问题的理论根据,最终表明笔者对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的认识。通过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三个影响较大、争议激烈的典型案例,引出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各种争议观点、理由。对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理论上有两种争议观点,一是无罪论,一是待定论。实践中的争议也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权利行使中以威胁要挟方式索要巨额财物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权利行使中的威胁要挟手段是否属于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实践中的这两个争议分别都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介绍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四国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不同刑法评价,旨在期望能对我国司法实践处理该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英国对权利行使中的敲诈勒索行为,处罚范围呈
    2023-02-21
    40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敲诈勒索罪罪过怎样判刑?谢X帮助。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5
      敲诈勒索罪量刑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2000.5.12法释〔2000〕11号)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
    • 敲诈勒索的帮助犯要如何处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01
      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三条的规定,从宽处罚,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人%-50%;犯罪较轻的,可准刑可减少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
    • 如何认定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敲诈勒索罪量刑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3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
    • 敲诈勒索罪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敲诈勒索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5
      敲诈勒索罪认定关键是区分威胁和要挟(即胁迫)方法,威胁和要挟方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步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
    • 怎样认定帮助犯?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31
      实践中具体在认定帮助犯时,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在共同犯罪中,应当认识到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是两个行为,注定两者间犯罪故意存在一定空隙,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是完全重合、一致。第二,在共同犯罪中,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点在于能预见风险而参与。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罪结果的预见,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预见特定、具体犯罪的结果;二是预见概括性的犯罪结果,即并非某种具体结果,而可能是某几种犯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