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注册资本罪的法律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0:54:39
70 人看过
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虚报注册资本罪是一种经济犯罪,而经济犯罪是一种行为人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经济法规的行为。
虚报注册资本罪如何量刑
1、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工商登记中虚假出资与虚假注册资本的界定
236人看过
-
虚假注册怎么处罚,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371人看过
-
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还是虚报注册资本罪
95人看过
-
虚假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的区别是什么
229人看过
-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中的相同行为之定性
250人看过
-
法律责任:虚报注册资本的罪责追究
16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
词条
#经济犯罪
最新文章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注册资本金虚假定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9注册资金30万,派出所要定罪为:虚报注册资本罪。让交纳10%的取保侯审的保证金。从注册公司到现在,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包括逃税之类的,都没有做过,一直遵纪守法。 派出所行为应该是非法的。 定罪是法院的职责,没有任何其他机关可以代替。 网络公司如果没有营业执照,属于非法经营,由工商部门处罚。如果有执照肯定就有验资报告,资本金是有的,可能验资后抽逃了,这样也构不成虚报注册资本。处罚也应该由工商管理部门
-
虚假出资罪与虚假注册资本罪的区别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08二者都是违反公司的行为,并且都有虚假出资欺诈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而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申请公司登记的人; (1)诈欺的对象不同。本罪诈欺的对象主要是本公司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认股人;而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诈欺对象主要是公司登记主管部门; (3)行为方式不尽相同。本罪的行为方式除有虚假出资外,还包括抽逃出资行为;而虚报注册资本罪者,没
-
虚报注册资本罪量刑是什么,如何认定虚报注册资本罪,注册资本罪呢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8虚报注册资本罪量刑 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认定虚报注册资本罪: 1、并非所有的虚假出资都构成此罪,必须具备(一)数额巨大;或(二)后果严重;或(三)其他严重情节。此处有如下几点需注意: 1、数额巨大的标准: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
虚报注册资本罪在刑法中是如何规定的? 虚报注册资本罪的情形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6虚报注册资本罪在刑法中是如何规定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案(刑法第158条)虚报注册资本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2、实缴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
-
公司虚报注册资本,虚报注册资本,虚报注册资本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8“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种罪名如果成立的话,实行的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