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案率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2、金额巨大,银行、客户损失严重。票据诈骗犯罪的金额无论单笔还是合计数,均呈大幅上升趋势,且金额巨大。票据诈骗犯罪给银行、客户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了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使银行票据结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活动职业化和团伙化。许多票据诈骗犯罪活动都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和周密的策划,犯罪分子内部分工明确,相互掩护,精心设计,设置圈套,骗取银行、客户资金,呈现出职业化和团伙化特点,形成票据印制、实施诈骗和洗钱等犯罪活动的一条龙“作业”。
4、手段多样化和智能化。诈骗手段多样化,如使用“克隆”票据、伪造投递假汇款电报、买通邮局工作人员拍发假查复电报等;诈骗手段已从传统的办法向借助高科技手段转化。
5、以汇票为主,且有向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蔓延的趋势。票据诈骗犯罪以汇票为主,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又是重点目标,近年有向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蔓延的趋势。使用伪造、变造的进账单回单、收款通知、汇兑凭证等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
6、内外勾结案件较多。由于少数银行内部管理混乱、内控机制不健全,有章不循以及忽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监督,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内外勾结,为犯罪分子提供客户预留签章、提供虚假证明等。
一、怎么追回投资电影份额被骗的钱
投资电影份额被骗可以通过报警或者通过法律追回钱。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进行处罚,拘役: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票据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进行处罚,拘役:
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
票据诈骗的五大特点
67人看过
-
有哪些款叫票据诈骗罪
164人看过
-
诈骗罪行为是否具有犯罪中止的特点?
112人看过
-
票据行为具有什么特点
392人看过
-
犯了贷款诈骗罪票据承兑罪共犯有哪些
424人看过
-
违法行为有哪些会触犯票据诈骗罪
394人看过
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 更多>
-
票据诈骗罪的起刑点具体是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21区分票据诈骗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界限 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惩治的是伪造、变造行为本身,而金融票据诈骗罪惩治 票据诈骗罪 票据诈骗罪 的是使用这些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仅是伪造、变造金融票证,而没有使用的,则这种行为触犯了第177条的规定,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但司法实践中这两种犯罪往往又是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为行为人先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其他银行结
-
哪些企业可构成票据诈骗罪,具体点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1票据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1款),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票据诈骗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或作废的金融票据、误签空头支票、对票据事项因过失而导致记载错误等,不构
-
诈骗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具体哪些特征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2022年网络诈骗具有哪些特点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5第一,犯罪工具高科技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 第二,作案目标具有不特定性,资金流向复杂性; 第三,作案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手段呈现智能化; 第四,作案过程隐蔽性,作案时间较短。 【法律依据】
-
哪些票据犯罪不属于诈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8一、票据诈骗罪应该如何界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否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本条为避免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一些状况进行了特别规定。如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明知”的,在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是划分是否构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在主观上确实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