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6 19:20:35 78 人看过

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别为:物权为对物的支配权,债权为对人的请求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一、不当得利的增值能否要求返还

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返还。根据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增值也属于不当得利的一部分,理应是要进行返还的。

二、物权的性质是什么

1、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

2、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3、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的绝对性权利(绝对性、对世性)。

4、物权是权利人排他性的享受特定物的利益的权利(独占性或排他性)。

5、物权是一种不可侵性的权利,是侵权行为的客体。

6、追及性,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而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具有排他性。

7、公示性,物权是一种具有强大性质和效力的权利,为了确保安定的物权秩序与物权交易的安全,物权的归属、物权的内容乃至物权的次序等,均需要向社会一般公众予以公示,理论上称为“物权的公示性”。

8、物上请求性,即“物上请求权”或“物权请求权”效力。

9、独立处分性,近代民法肇端以后的财产权,是同封建的人格关系、身份关系彻底分离开来了的纯粹的财产权。

三、民事权利是什么?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在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关于民事权利的分类(一)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区分为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1、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因为人格权是直接与权利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相联系的。财产权是通过对有体物和权利的直接支配,或者通过对他人请求为一定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享受生活中的利益的权利。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特定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这些客体包括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3、社员权。民法中的社团的成员(社员)基于其成员的地位与社团发生一定的法律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社员对社团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体,称为社员权。社员权的权利主体是社员,其相对人是社团。社员只是社团的一分子。所以社员权与前面的各种权利不同,不是个人法上的权利,而是团体法上的权利。(二)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区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1、支配权。指可以对权利的客体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支配权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其客体通常是特定的。第二,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第三,支配权的实现不需要义务人的积极行为,但义务人不得实施妨碍支配权实现的行为。第四,支配权因支配而产生排他性的效力。支配权常常是确认之诉的对象。2、请求权。指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的请求权、非债权的请求权等。其中债权的请求权属于独立请求权,可以独立存在;3、抗辩权。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依其行使的法律效果得区分为永久抗辩权和延期抗辩权。所谓永久抗辩权是指该项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久地阻止某项请求权的实现。4、形成权。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依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根据形成权的行使是否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可以将形成权区分为简单形成权与形成诉权,前者如合同解除权,后者如债权人的撤销权;根据形成权的行使是着眼于消灭一特定的法律关系还是形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可以将形成权区分为消极形成权与积极形成权,前者如抵销权,后者如追认权、优先购买权等。(三)根据权利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1、绝对权。

指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的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如所有权、人格权。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人可以向一切人主张权利的实现,在这种意义上,他可以对抗除他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又称为对世权。2、相对权。指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义务人积极地实施或不实施一定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如债权。由于相对权的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的实现,在这种意义上,他对抗的是特定的义务人,因此又称对人权。(四)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1、主权利。指在相互关联着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2、从权利。指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权利。如债权与担保债权的抵押权,前者是主权利,后者是从权利。二者的区分意义在于:主权利移转或消灭时,从权利也随之移转和消灭。(五)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可以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1、既得权。指成立要件已全部具备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等都属既得权。2、期待权。是指的是处于向既得权过渡阶段的权利,是指权利的成立要件尚未完全具备,但将来有可能完全具备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21: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优先购买权相关文章
  • 债权让与是准物权行为吗
    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都属于处分行为。二者的区分标准:处分行为的对象是不是物权。处分行为的对象是物权,这个处分行为就是物权行为。反之,处分的对象是债权、股权等物权以外的财产权时,这个处分被称为准物权行为。债权让与属于权利的处分,行为的对象是债权,而非物权,因此属于准物权行为。需要强调的是,设立债权质权也是准物权行为。因为这个行为属于设置权利负担,同时其行为对象是债权,所以它是准物权行为。一、债权让与的生效要件(一)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三)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四)必须有让与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
    2023-02-27
    171人看过
  • 权利的滥用与侵权行为的区别?
    1、构成权力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的存在,且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力行使有关的行为;而侵权行为事先并无正当权利的存在,不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利形式无关。2、禁止权力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权利的行使予以一定限制,通过对权利滥用的禁止或制裁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并没有限制民事权利的目的。3、权利滥用以当事人故意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想法为要件,在行使权利时仅仅因为过失造成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不构成权利滥用;而侵权行为不仅以故意为要件,仅因过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可以构成侵权行为。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民法典中,如果行为人滥用权力的话,根居后果的严重,对滥用权力的人,进行相应的民事惩罚。其实滥用权力,在我国的执法机关还有商业,和公司发展过程当中,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滥用权力会给国家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麻烦。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有哪些?主要区别有:
    2023-08-16
    495人看过
  • 物权行为是处分行为吗
    物权是权利,是对世权,不是行为,更不是处分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处分行为指的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其处分的客体是权利。物权行为,是指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或消灭为目的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概述物权行为的理论基石是:(1)“交付是一种真正的契约”。它包含双方当事人归于移转所有权的意思表示的合意,并以移转物权的意思为移转占有或登记等行为,表现了鲜明的目的性,从而具备了契约的全部构成要件。(2)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不同于债的意思表示。它的交付的合意,仅在于产生物权变动,使所有权发生移转,体现物权人支配物和行使处分权利的意志。(3)物权的变动,必须以移转物在于交付或登记等方法进行公示。(4)物权行为追求的法律效果为物权的变动,债权行为的法律效果为债权的变动。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正是基于以上阐述,萨维尼抽象概括出物权行为的理论,亦称“抽象物权契约理论”
    2023-08-10
    373人看过
  • 无权处分行为和无权代理行为有什么差别
    一、无权处分行为和无权代理行为有什么差别无权处分行为和无权代理行为的差别是无权代理行为经被代理人追认才有效。如果不被追认的,则代理行为无效。而无权处分中,只要受让人是善意取得的,则处分行为有效,不需要所有权人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二、无权代理订立合同有效吗无权代理订立合同不一定有效,属于合同效力待定。经被代理人追认,合同有效;被代理人拒绝追认的,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善意相对人可以向无权代理人请求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二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
    2023-04-26
    423人看过
  • 行为的暴力程度和暴力行为的区别
    抢劫罪中的暴力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双重威胁,强度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使其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的暴力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强制,且是不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轻微暴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抑制反抗的标准定得过严,否则可能放纵罪犯,导致重罪轻判。实践中,如何认定“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是区别抢劫与敲诈勒索的难点所在。笔者认为,一般应从暴力、胁迫的形态、手段、时间、场所等因素,结合被害人的年龄、性别、体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一性质的胁迫对一个人可能“足以抑制反抗”,而对另一个人则未必,所以在具体案件中,应以个案中“具体的人”为标准进行认定,而不能以“一般人”为标准,否则不利于实现个案的公正。在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的情况下,如果足以抑制个案被害人的反抗,则应认定为抢劫,否则宜认定为敲诈勒索。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如下: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
    2023-08-05
    124人看过
  • 经常被敲诈的行为和“诈骗”行为的区别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区别如下: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一、敲诈勒索的四个要件是什么?敲诈勒索罪的四个要件:1、犯罪主体: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二、招摇撞骗罪是如何认定的(一)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这两种犯罪的区别
    2023-03-11
    158人看过
  •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界定及区别是什么?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区别有:1、不同侵权行为侵犯的侵权权利是绝对权利,其违法性体现在违反法律直接规定和针对普通人的义务上;违约侵犯的是一种相对权利,其违法性体现在当事人违反自己设立的义务和针对特定当事人的义务上;2、侵权人与受害人之间没有法律关系,只有由于侵权的发生,侵权损害赔偿关系;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的有效存在;3、一般来说,不同侵权行为的主体不具体。行为人可以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不具备民事责任能力,不影响受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违约的主体是具体的合同当事人,因为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4、不同的侵权责任将依法承担侵权民事责任;违约行为将承担违约责任。民事侵权行为有哪些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侵权责任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2023-07-15
    234人看过
  • 侵权行为和无故管理有什么区别
    侵权与无因管理有何区别?在侵权行为中,行为人的意思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在无故管理中,管理者只是有机会为他人谋取利益。侵权行为违反社会道德标准,对社会有害,不受法律保护;无故管理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应当受到法律的鼓励和保护。第一,什么是无故管理(一)无故管理的概念是指为避免他人利益的损失,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自愿为他人管理或提供服务的行为。(2)无故经营的法律特征。无因管理的主体包括管理者和管理者本人,这与一般民事主体不同。一般民事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无因管理主体只要能够从事一定的事实行为,就没有这种限制。任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无故成为管理的民事主体,即只要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就可以无故成为管理的主体。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无故经营是一种法律事实,是无故经营债务产生的法律原因。基于无因管理的无因管理债务是一种法定债务。债务关系的内容是法律直
    2023-05-02
    387人看过
  • 网络侵权的侵权行为地怎么区别
    一、网络侵权的侵权行为地怎么区别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可以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二、法律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对侵权行为地予以明确,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该解释中,针对日益活跃的信息网络,专门就侵权行为实施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进行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界定。该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
    2023-05-01
    222人看过
  • 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行为的区别
    一、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行为的区别根据我国法律中针对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的规定,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的区别在于:1、无权处分是处分行为,比如将他人的财物买卖、抵押、质押出去,该财物会有物权上的瑕疵,而代理行为是对外签订合同,仅仅只是债权行为,对外承担义务;2、无权处分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值得,无权代理不适用。二、代理权终止后的无权代理1、根本没有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人根本没有经过被代理人的授权,就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的合同。2、超越代理权而签订的合同。是指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有代理关系存在,但是代理人超越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与他人签订了合同。3、代理关系终止后签订的合同。这是指行为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原有代理关系,但是由于代理期限届满、代理事务完成或者被代理人取消委托关系等原因,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已不复存在,但原代理人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三、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1、无
    2023-06-08
    191人看过
  • 先予执行和行为保全的区别
    一、先予执行和行为保全的区别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局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适用的案件范围是:第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案件;第二,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第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所谓的情况紧急,主要是指下列情况: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需要立即制止某项行为的;需要立即返还用于购置生产原料、生产工具款的;追索恢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的。所谓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的损害,法院得依他们的申请对相关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对行为保全的裁定,不可以上诉,但可以申请复议。先予执行和行为保全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行为保全仅适用于专利权、
    2023-06-14
    476人看过
  • 聚众赌博行为和开设赌场行为的区别
    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的区别:首先,从组织的特征来看,开设赌场的行为人内部都有明确的分工,有赌场服务人员在赌场内负责收费、记账、发牌或洗牌,有专人望风,参赌人员需由赌徒介绍或熟人带路才能进入赌场参赌,但参赌人员与行为人之间不局限于认识的人之间,也可能完全不认识。只要行为人开场,场子在一定范围内为人所知,场子就能自动起到吸引他人赌博的客观作用,而不需要被告人做特殊的广告、组织和吸引。而且聚众赌博往往规模较小,没有明确的分工,聚众行为人除了施特殊的"聚众行为往往需要行为人每次分别吸引他人赌博,比如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组织人员,与其他赌徒没有区别,也一起赌博。其次,从对赌博行为的控制力及赌博方式的确定方式来看,开设赌场的行为人处于中心地位,对赌场的经营具有绝对的控制力。赌博方式和规则由开设赌场的行为人决定,赌具由他们提供,盈利方式也是固定的。聚众赌博具有临时聚合性,聚众行为人与赌徒处于平等地位,赌博方
    2023-08-09
    479人看过
  • 权力滥用与行为侵犯的区别
    1、构成权力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的存在,且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力行使有关的行为;而侵权行为事先并无正当权利的存在,不属于权力行使或与权利形式无关。2、禁止权力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权利的行使予以一定限制,通过对权利滥用的禁止或制裁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并没有限制民事权利的目的。3、权利滥用以当事人故意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想法为要件,在行使权利时仅仅因为过失造成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不构成权利滥用;而侵权行为不仅以故意为要件,仅因过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可以构成侵权行为。权力不能滥用,是针对出资人和民事主体的相关规定。在第83条当中规定,出资人不得利用自己的权利,做出损害其他出资人利益的事情。同时对于我国的民事主体,如果滥用权力,造成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损失的话,需要追究责任。禁止权力滥用的含义有哪些吗1、民法典第132条新增关于禁止权利滥用
    2023-08-16
    149人看过
  • 房屋租赁权是物权还是债权,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一、房屋租赁权是物权还是债权承租人对房屋的使用权是债权。房屋租赁,是指房屋的所有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屋租赁是一种财产使用权转移的民事活动,房屋租赁并不发生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只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将房屋的使用收益权及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让渡于承租人。换句话说,只是承租人通过合同购买了替所有人行使某些权利的权利。而他所行使的权利中,可能会包含类似用益物权的方面,但是他只是替所有人行使,具有相对性。因此对租赁房屋的使用权是债权,不是物权。二、物权和债权的区别1、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一种支配权,而债权是一种典型的请求权。所谓直接支配物,是指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其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物权直接支配标的物,是物权的基本内容。在这一点上物权与债权不同,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债务人的行为,不能直接支
    2023-06-16
    274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人在特定的买卖关系中享有的,能够优先于其他人购买标的物的权利。该权利在法律或者合同中可以约定,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权利人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的权利。在公共交易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主体一般是特定的当事人,如承租人、共同共有人等... 更多>

    #优先购买权
    相关咨询
    • 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和非法行为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1
      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和非法行区别: 1、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违法行为(非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定义解释:违法行为:又称“非法行为”或“不法行为”。“合法行为”的对称。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并应受法律追究的行为。民法中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
    • 授权委托的行为与自为行为的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05
      以行政职权的来源为标准,可以把行政行为划分为自为的行为、授权的行为和委托的行为。自为的行为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职权,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授权的行为指由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授权给非行政机关性质的组织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而实施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为是指由行政机关委托的非行政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而实施的行政行为。上文中区分为了九种,各位不妨具体了解一下。对行政相对人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不一定
    • 民法总则中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有哪些不同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6
      面五种都属于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 责任和侵权行为的区别(附上)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3
      1,侵权责任是由侵权行为引起的,有侵权行为,不是必须要承担侵权责任;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则必是有侵权行为。2,侵权行为的程度决定侵权责任的大小。多人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时,经其责任大小来确定赔偿责任。3,《侵权行为法》规定: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一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
    • 主债权与次债权的债权转让行为是否有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
      不能转让的债权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基于特定当事人的身份关系签订的合同,比如雇佣合同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约定,未经同意,禁止权利人转让权利的。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