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工作,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优抚对象是指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含直接参与铀矿开采军队退役人员)、烈士老年子女(含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以及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优抚对象住房优待以现行住房保障制度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属地管理、因地制宜。优抚对象申请住房保障的,其依法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优待金和护理费等待遇,在准入审核中不计入家庭收入。
2020年优抚政策怎么调整
首先提高了残疾军人或者是因公牺牲军人遗属、退伍老兵的生活补助水平。一些为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作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人员,对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每月给予500元,进行补偿和褒扬。优抚工作的资金支持一般是由国家和社会承担,一般个人只需要缴纳医疗保险等部分费用。优抚政策与其他社会救助的性质不同,是针对某一类特殊身份的人所进行的补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四条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和加强军人抚恤优待工作。
军人抚恤优待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十一条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随军的现役军官家属、文职干部家属、士官家属,由驻军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随军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驻军所在地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接收和妥善安置;随军前没有工作单位的,驻军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安置;对自谋职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
参战军人待遇最新政策有哪些
194人看过
-
2023年北京抢人大战政策概述
42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概述
145人看过
-
军人退役后的优待政策
269人看过
-
优抚政策针对战争受伤军人
284人看过
-
军事家属优待政策
138人看过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更多>
-
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优待政策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7《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
-
军人优待证买酒店优惠政策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9所有的旅社都有优惠。《军人优待抚恤条例》规定:第三十四条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具体办法由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规定。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第三十五条现
-
山东省优待烈属军属和伤残军人优待政策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11山东省优待烈属军属和伤残军人规定 第十七条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子女、弟妹,自愿参军又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征兵期间可优先批准一人入伍 第十三条优抚对象按下列规定享受医疗待遇: (五)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的家属以及带病回乡的复员退伍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因病治疗无力支付医疗费,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证明,由当地卫生部门酌情给予减免,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落实
-
城市参战退伍军人有户口为什么有优抚政策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5涉核参战人员享受定期定量的生活补贴根据《军人优待抚恤条例》第三十二条符合国家限定要求的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伍军人和国务院民政部门限定的其他人员,经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调查核实确认身份后,从确认身份的当月起按限定标允予以生活补贴。第三十三条对依靠残疾抚恤金、定期抚恤金或者生活补贴费生活仍有困难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
-
大学生报名参军是否能享受优待政策?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1即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或精神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能获得离婚赔偿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的、具有虐待、遗弃行为的。(二)因为上述行为而导致判决离婚。也就是说,离婚赔偿应该以离婚为原因,如果没有达到离婚程度,而是在婚内损害,则不应该单独提起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