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中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该怎么处理?
步骤/方法
从本质上讲,一部分交通事故的伤者之所以让案件久拖不决,其目的就是想获得更多的赔偿。特别是对于那些受伤看起来挺严重,但构不成伤残等级的,他们除依法获得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赔偿外,无法获得一次性伤残赔偿金等。这样一算下来,依法其所能获得的赔偿非常有限,因此他们打心里不乐意接受这么有限的赔偿,认为自己吃大亏了,但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让车主着急,拖得车主多掏点钱。
案件迟迟不能顺利解决,对车主来说心理着急是难免的,他们还担心自己已经为伤者垫付的费用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依据我们现行保险法的规定,财产保险的理赔时效是2年,人寿保险的理赔时效是5年,车险属于财产保险。况且,车主支付的费用到保险公司通常是要打折扣,车主自行认可的费用不等同保险公司也认可了。
当然,肇事车主一旦碰到此类事故,针对受害人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完全坐以待毙是不可取的:首先,首先与伤者沟通,清楚对方的要求,如其要求的金额在保险范围之外增加的赔偿额度并不特别高,比如受伤较重的适当增加三五千元,肇事车主/驾驶员可考虑接受,花钱消灾、息事宁人也是一种方式;其次,伤者及其家属的要求超过合理的尺度,大有狮子大开口的架势,需要肇事车主付出较大的代价(如肇事车主经济富裕可接受除外),大可放话让受害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再次,伤者只是一味地拖延,仅找肇事车主本人要求补偿,但就是不去法院提起诉讼,针对只认肇事者不认保险公司等情形,如有必要,肇事车主可考虑主动提起诉讼等方式,以达到尽快解决纠纷的目的。
注意事项
当然,绝大部分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是值得同情的,他们在事故中人身受到了伤害,但只要不构成伤残等级,其能获得的赔偿都就非常有限,构成伤残者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这涉及到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总体标准问题,问题的彻底解决,亟待法律制度的完善。
-
自行解决轻微交通事故的法律途径是什么
391人看过
-
男方出轨不愿离婚,女方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166人看过
-
解决交通事故协商差异的途径
382人看过
-
寻求解决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
151人看过
-
诉讼解决途径: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贷款问题?
155人看过
-
诉讼途径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怎么做
170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受伤方不愿意做伤残鉴定,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该问题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5协商不成,应尽快起诉处理。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伤残了,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的慰抚金等。具体赔偿数额要根据伤者治疗后来计算,因计算此赔偿数额较大,建议请专业律师来处理,以更好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提示:法
-
交通事故处理不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交通事故调解结果出来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5调解不服,可以起诉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一)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三)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
-
解决交通事故诉讼的途径台湾在线咨询 2021-07-26交通事故诉讼途径解决方式: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同时要全保全查封对方车辆,以保证将来的执行。特别是伤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的,或者手术治疗的。 3、法院立案后,向交警部门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查封车辆。 4、法院开庭,可能构成需要伤残鉴定的,向法院提交鉴定申请。 5、
-
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1(一)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二)调解。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三)仲裁。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
-
家暴应该怎样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1、遇到家暴应该申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予以劝阻、调解。也可以直接报警,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并对施暴者进行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也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