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逼停有权利索赔吗
若当事人在发生交通案件之后,存在肇事逃逸之行为,那么在此情况下,作为受害方的您,无疑有权向该当事人提出相应的赔偿申诉。
依据我国现行生效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的专门规定,政府特地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这样的机构。
当车辆肇事情节严重,例如出现逃逸现象时,此款基金可责无旁贷地预先支付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所遭受人身伤势的丧葬费用以及部分或全部的抢救费用。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
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能取保候审吗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不批准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例如申请人不交纳保证金或者不提供担保人,或者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等。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肇事逃逸逼停有权利索赔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被诬告肇事逃逸可否索赔
263人看过
-
肇事逃逸可以截停吗
327人看过
-
停车场有没有肇事逃逸?
359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自首交警有权利扣车吗?
201人看过
-
寻找肇事逃逸线索
364人看过
-
找到肇事逃逸车主如何索赔
206人看过
-
轻微肇事逃逸怎样索赔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发生交通事故,当下很多
-
如何进行肇事逃逸索赔?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12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 1. 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在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3. 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 当事人
-
保险公司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有赔偿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6对于肇事后逃逸行为,应参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对抢救费用等承担先行垫付责任后,有权向致害人进行追偿,由致害人承担终局赔偿责任。
-
肇事逃逸索赔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0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条例》第二十二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
肇事逃逸有目击者有利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4交通肇事逃逸有目击证人,对侦破逃逸案提供了条件,但认定该车是否确实是交通肇事逃逸,单凭目击证人的证词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证据互相证实,例如驾驶人的口供,车辆的碰撞痕迹,事故发生地周围监控的记录等证据证实,才能最后认定。